記者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近日,該校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的數字農業研究團隊,聯合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發布了“浙江春茶開采期預測”,這也是浙江省內首次發布茶葉采摘期大數據的預測。經歷史數據回代驗證,這項預測精準度在3天以內。
“今年受疫情影響,人力流動比較困難,采摘工來源不確定性增加。所以精準預測采茶最佳時間,就顯得非常重要,可協助地方政府提前做好對開春茶采摘人員的安排等工作。”該大數據項目負責人、杭電自動化學院的張競成博士告訴記者。
龍井、烏牛早、白葉一號、鳩坑等浙江主要茶樹品種的最佳采摘期,都包括在此次預測中。記者了解到,杭州西湖龍井的開采時間為3月15日—3月17日。也有些茶葉品種開采時間比較晚,比如浙南慶元地區的鳩坑,據預測,最佳開采期是3月29日—4月1日。
2020年1—2月,浙江省平均氣溫整體較常年異常偏高,降水量、降水日數與常年持平。杭電數字農業研究團隊負責人吳開華表示,預計3月全省氣溫與常年相比相對偏高,浙北大部分區域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其他地區接近常年略偏少。
“受此影響,部分茶樹品種在部分地區出現一定程度開采期提前。我們的預測數據顯示,最早開采的烏牛早,采摘期分布在2月中旬左右,比去年提前開采一周左右。結果真實開采情況表明,我們的大數據預測基本準確。”吳開華說。
記者了解到,吳開華團隊的預測依據,主要是歷年的氣象氣溫數據和真實的歷年茶葉采摘時間,再加上一線茶農的問卷調查,然后通過建立模型進行分析,最終得出今年的春茶最佳采摘時間。
浙江省七山一水兩分田,而茶葉適合山區生長,因此浙江省成為產茶大省。數據顯示,2018年浙江全省茶園面積約300.5萬畝,產量約18.6萬噸,產值約190億元。
“茶葉是高附加值經濟作物,例如浙江省的西湖龍井、安吉白茶享譽世界,也正因如此,更需要增加這一領域的科技含量,所以我們的數字農業研究團隊,正在圍繞茶葉產業鏈深耕努力。”吳開華說。
目前,杭電數字農業研究團隊,已經為安吉白茶建立了“數字化地圖”,有助于實現安吉出產的白茶“每一包茶葉均可溯源”,都有其專屬的“身份證”。同時,該團隊研發的經濟作物全自動植保無人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農耕時代靠經驗,現在的現代農業,時時處處要有科技支撐。”吳開華認為,隨著城鎮化推進,鄉村人員流失嚴重,茶葉種植生產會逐步走向職業化和專業化。在未來,利用大數據分析除了預測茶葉最佳采摘期之外,在茶葉種植面積監測、茶樹生長監測、茶樹災害預警、茶葉產量、品質監測等方面將會有更大的應用潛力。(黃齡億 程振偉 記者江耘)
關鍵詞: 浙江春茶開采期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