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武變得越來越忙。自今年 4 月接管閱文之后,這位現任閱文集團 CEO、騰訊影業 CEO 幾乎成為加速閱文融入騰訊、鏈接上下游板塊的關鍵角色,頻繁出現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相關的多個發布會,為業務站臺,“以前從沒這么密集露臉過,公司很多集團層面的活動,也需要他幫忙出席。”閱文內部人士告訴搜狐科技,公司高層對他的希冀,往大了說,就是能不能將這個產業做起來,往小了說,就是之后能不能持續有優秀作品出來。
這無疑讓程武壓力巨大。
今年 4 月 27 日,程武正式從吳文輝手中接過閱文的指揮棒,管理層變動公布之后,網文作者直呼行業變天,霸王團合同事件、五五斷更節事件持續發酵,市場反饋卻是另一番景象,閱文股價在第二天上漲 18%,新任管理層上任至今,閱文股價已經翻番。
閱文的變動承擔著內外兩層意義,一方面是騰訊縱向整合影視產業上下游,實現 IP 延伸的路徑,另一方面,這也是騰訊 930 架構整合的一次后續動作,解決內部業務融合,同樣是課題之一,對騰訊這樣一家體系龐大的公司而言,內部比外部甚至更難推動。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 CEO 程武,入主閱文已過半年時間,官方向外傳達的融合措施、計劃和動向不少,但多位業內人士對此的感知是,成效仍要等到更長期來看,而內部,騰訊吸收閱文、新麗,融合騰訊影業 “三駕馬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要從根本的 “人”入手,也絕非易事。
舊管理層基因
“騰訊接管閱文,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雙方博弈的結果,騰訊最初注資的目的沒有達到,才不得不走出這一步。”艾媒咨詢 CEO 張毅向搜狐科技表示。回看閱文的成立過程,2014 年,騰訊全資收購盛大文學,隨后第二年,騰訊聯合盛大文學成立了閱文集團,閱文自此將盛大和騰訊文學旗下的多個網文品牌全部整合,閱文手握市場中八成份額 IP,堪稱內容產業鏈源頭的富礦。
而創辦了起點的吳文輝將付費網文產業一手帶大,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網文市場就是吳文輝做起來的,作家的飯都是他給的。只不過,吳文輝行業元老的地位及其鮮明的個人性格,在閱文時代,體現為強烈的個人意志,以及不愿過多依附騰訊。有接近閱文的行業人士告訴搜狐科技,五年時間里,閱文的很多頭部 IP 還往外賣,不給騰訊,這顯然違背騰訊的訴求,也是雙方的核心矛盾。
一位參與過網文 IP 改編的編劇向搜狐科技表示:“在(騰訊)全面接管之前,騰訊希望對旗下子公司進行間接控制,但產業鏈上游(閱文)售出產品肯定不愿意這樣,肯定是希望自己的產品是被多家競爭的狀態。”
如果從股權層面來看,騰訊集團通過深圳市利通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持有閱文集團 65.38% 的股份,閱文集團是屬于騰訊集團的子公司,但并非全資子公司,雙方業務往來屬于重大關聯方交易。雖然雙方關系密切,但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而從閱文過去的戰略走向來看,吳文輝的規劃幾乎和騰訊是平行的各自為營狀態。2018 年 8 月,閱文集團宣布收購新麗傳媒 100% 股權,有業內人士告訴搜狐科技,此次收購的舉動是閱文在為自己打造 IP 帝國鋪路,并非服務于騰訊的 “新文創”布局。無形中,閱文與騰訊旗下的騰訊影業和企鵝影業產生了競爭關系。
但如程武曾在今年上半年財報電話會中表述,被收購后的新麗也沒能和閱文達成高度協同,和閱文同騰訊的關系一樣,新麗很大程度上也相對獨立于閱文。長久以來,新麗傳媒長于影視劇制作,而閱文長于優質內容及用戶運營,不擅長 IP 存續性開發,使得彼此協同不足。
“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制作的團隊來推動整個過程。”程武表示。
因此從 2015 年開始,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都沒有在吳文輝時代被解決,逐步淪為沉疴舊疾,給后期騰訊吸收閱文埋下了隱患。理論上講,騰訊全面強勢介入、更換管理層是唯一方法,但等待程武解決的團隊問題,不止于此。
今年 10 月,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首度聯合召開年度發布會,公布了一系列聯合制作項目,會上程武提出了 “三駕馬車”的概念。這三者中,閱文、新麗正在加速進入騰訊,而另一架馬車 “騰訊影業”的處境也需要調整。
騰訊 930 變革中成立的 PCG 事業群,囊括了 QQ、QQ 空間、騰訊視頻、騰訊新聞、騰訊微視、騰訊影業、騰訊動漫、天天快報等業務,但成立之后,內部各業務之間仍舊單兵作戰,協同效應幾乎沒有體現,“長久以來,騰訊內部合作的工作方式都較為市場化,騰訊影業想推騰訊內部的資源,也跟普通的宣傳公司一樣,沒什么特別的。”一位接近騰訊影業的人士告訴搜狐科技。
單兵作戰已經是騰訊內部常態,這對講究上下游關系密切協同、長期合作的影視業務,影響尤其明顯。
上述人士表示:“騰訊影業參投比較多,但并沒有很進入影視業的中心。”2015 年,程武便開始做騰訊影業,但在行業內,騰訊影業的存在感一直很低。而互聯網企業對影視行業本質了解認知不夠充足的問題,也廣為詬病。這同樣是程武認為騰訊缺乏對網絡文學和影視制作都在行的團隊的原因——即使是自己親手帶大的騰訊影業也不行,如今,程武將這部分期望放在了新麗身上。
“新麗被整合過來后,騰訊影業的高層換了一批,新麗的一部分領導進入了影業高層,導致部分影業的領導失去了實權。”上述人士告訴搜狐科技。這樣的調動直接說明了新麗在 “三駕馬車”當中的地位。
新麗和閱文此前的表現曾被程武點名批評。閱文發布的今年年中財報顯示,新麗傳媒上半年收入及經營業績未達預期,受此影響,疊加其錄得商譽及商標權減值撥備人民幣 44.1 億元,閱文集團凈虧 33.1 億元。程武直言業績 “令人失望”。9 月份,程武向員工發了兼任閱文 CEO 以來的首封內部信,信中,“組織目標不統一”“部門墻又高又厚”“領導干部相互挖坑”“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等直指內部組織問題,他表示,“大多數合作伙伴尚未轉化為閱文生態系統的參與者”。
930 后遺癥
程武言辭嚴厲,背后深意更多是對過往領導班子的否定。從最新的公司架構上看,由于新麗更深入影視制作與研發上游,在 “三駕馬車”打通后,新麗負責頭部 IP 的承制,被推到了臺前,在業務層面仍占有相對主導的位置。
而新麗高管入主騰訊影業的同時,后者還在經歷更多人員動蕩。據搜狐科技了解,騰訊影業制作部門以旗下多個工作室的方式運營,而目前已經裁掉了好幾個冗余的工作室,制作重心正悉數轉移到新麗團隊。在官方口徑中,騰訊影業接下來主要負責主投主控與外部伙伴的合作項目,起到 “鏈接”的作用。
閱文孵化 IP、新麗承制、影業聯動合作伙伴,程武初步組建的隊伍看起來已經覆蓋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幾乎可以把頭部作品都握在手中,“現在大家都在猜閱文會不會有自己的播放平臺呢?”有內部人士說道。
這一猜測并非無跡可循。不難發現的是,包括《一人之下》在內的不少頭部作品,雖然是閱文的版權 IP,但卻在愛奇藝或優酷獨播。背后一方面原因是,眾多內容無法被一家平臺獨吞,別家出更高價買走,屬正常現象,但除此之外,PCG 成立之前的業務體系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后續融合的隔閡問題。
930 變革之前,騰訊影業歸屬于 IEG(互動娛樂事業群),向程武匯報,而騰訊視頻則歸屬于 OMG(網絡媒體事業群),向孫忠懷匯報,而孫忠懷同時還是企鵝影視的 CEO。看似需要緊密聯結、互為上下游的影業和視頻平臺業務,實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在不同的匯報體系中,各自有各自的業務目標、合作伙伴,極少聯動。甚至,由于騰訊的賽馬機制,騰訊影業和企鵝影業還有競爭關系。所以從很多歷史原因來看,騰訊視頻沒有給騰訊影業開綠燈的充分動機。
2018 年 9 月架構調整后,兩塊業務突然一同走到了 PCG 旗下,在公司產業互聯網大整合的趨勢下,被要求合作協同。“公司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程武曾在內部信中這樣表示,而人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從 930 之后的兩年來看,騰訊視頻和騰訊影業,以及新加入的閱文、新麗之間,還未能完全打破那堵墻。
騰訊向來鼓勵內部賽馬,包括微信在內的很多產品都是在這一機制下誕生。只是今非昔比,有接近騰訊的內部人士認為,賽馬機制可能在內部創業初期階段,比較有效果,但是現在存量時代,不整合就很難發展了。他告訴搜狐科技:“大家只看到了閱文在產業層面的縱向整合,其實對于騰訊來講,業務層面的整合也是公司的大方向,比如’騰訊看點’的推出,也是表現之一。”
去年 11 月,騰訊旗下信息流服務被統一為 “騰訊看點”,將天天快報、QQ 看點和 QQ 瀏覽器信息流三款產品打通。騰訊內部清楚地意識到,賽馬機制在這些產品之間發揮的效益,已經不再是正向刺激,如果不被整合,剩下的只有加重內耗。
PCG 是騰訊目前人數、業務最多最復雜的事業群,要推動融合也就最困難。PCG 成立時,程宇昕從組織架構最上層,主導推出了一項重大制度變革:建立 PCG 層面的高管合伙人制度。
他組建了一個由自己和 8 位副總裁組成的 9 人合伙人團隊,并將合伙人的考核評價標的鎖定為 PCG 的整體目標,直接將各業務線與事業群強力綁定。據悉在過去,騰訊對每位副總裁的要求,基本上是只要把自己負責的業務做好,考核與評價也是以此為基準。但 PCG 成立后,合伙人制度將游戲規則徹底改變了。
密集出牌
如今 PCG 成立已經兩年,大事業群層面的整合效果,外界感知不多,但程武在促進閱文、新麗和騰訊影業融合這件事上,動作頻繁,不斷向外傳出信號,閱文擁有一手好牌,不能因為整合問題被打爛。
“早期的網文大熱作品,基本上都是升級打怪、修仙、都市異能,影視 IP 熱度最高的那幾年,看數據買 IP 的平臺,很多買這些。但這五年網文形態一直在變,網文讀者口味也在變,買 IP 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前述編劇人士告訴搜狐科技,過去幾年,網文改編出來的大 IP 多數產生于起點,和其收費閱讀的模式有關,收費能對內容起到一個篩選作用,“網文的故事結構和傳統文學不一樣,大部分免費的網文作品,水得沒法改編 IP。關鍵在于,閱文能把所有他們覺得值得做的項目都交給新麗、騰訊,換管理層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然而,影視改編仍舊具有極大不確定性。“一個改編項目能不能成,跟公司關系都不大,而是跟項目的實際操盤人或者團隊水平有關。《慶余年》成功是因為團隊思路不錯,編劇扛住了,制作也上乘水準,選角都很好。在這部劇之前,全行業都在談 IP + 流量為什么不行,為什么?就是制作的問題。”該編劇人士表示。
對抗這種不確定性,讓作品產出更穩定、更成體系,正是程武整合工作的核心。10 月份的聯合發布會,程武正式向外界闡釋了閱文和新麗將如何與騰訊影業聯動,而在此前的內部信中,程武也透露正在籌辦影視業務方面的創作委員會,由他和新麗曹華益擔任聯席主席。
據搜狐科技了解,創作委員會主要負責發現更多可以被改編的網文 IP,“閱文的作品不少,但之前缺乏專業人士來評估每個作品的可改編價值。”
而針對產業鏈上游,11 月閱文成立了起點大學,開設編劇培訓班,在作家群體中培養更多潛在編劇人才。閱文總編輯楊晨在接受搜狐科技在內的媒體采訪時指出,閱文作家數量不少,但是很多作家可能在商業理論方面比較薄弱,這影響了他們作品的成功率。楊晨表示,包括編劇在內,現在閱文的上下游人才仍很稀缺,“如果能夠通過培訓把他們的短板補足,對我們整個精品庫的建設將很有幫助,腰部作者做大的話,金字塔頂端的頭部作者也會更大。”
可以看出的是,騰訊對更多影視作品的渴望,正倒逼閱文加速培養更加市場化、更具有影視思維的作家。楊晨直言,如果一部作品從文學層面而言是好作品,但不討好觀眾,這不影響閱文對這類作品的扶持,但并不等于市場會接受。
通過生態化運作加速頭部作品產生,是程武已經構思好的模式,剩下的只需要往里填充內容,但要注意的是,當騰訊的整合目標圍繞影視產業鏈展開,將很難避免閱文作者淪為該模式的 “供應商”,“作品被改編”或許會逐漸成為作家編劇衡量作品的第一準則。張毅表示,長期而穩定的作家關系維護,仍舊是閱文及整個產業鏈的根基。
影視之外,搜狐科技了解到,在閱文動漫與騰訊動漫已共同成立決策委員會之后,閱文將和騰訊動漫推出漫改計劃,因為動漫相較影視周期更短,操作成本更低,動漫改編也將是戰略重點之一,且涉及體量巨大。
任宇昕此前曾表示,“在長內容平臺上,視頻、小說、動漫、音樂都已做到第一的位置。經典的原創 IP 積累更是全中國之最,騰訊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能力把這件事(內容領域)做好。”
但關于實際成效,有業內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IP 開發周期三年起步,騰訊現在可能還處于利益沖突的結構動蕩期。”從文學到影視再到動漫,程武整合生態鏈,也是在整合背后的利益鏈,作家、合作伙伴、舊管理層與舊體系,一場牽涉多方的大整合需要騰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慢慢吸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