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遠在月球上的小伙伴——嫦娥四號已經離開地球整整兩年了。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經離開家鄉 731 天,兩年之中嫦娥四號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數據資料,進行了多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與學術成果。
與此同時,正在 “月亮之上”為我國探月事業默默 “打工”的還有老當益壯的嫦娥三號和新晉入職的嫦娥五號。
2013 年 12 月
嫦娥三號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軟著陸,CE-3 著陸器與其攜帶的巡視器 “玉兔號”成為登陸月表打工的第一支先鋒隊。
2019 年 1 月
嫦娥四號實現世界首次月背軟著陸,CE-4 著陸器與其攜帶的巡視器 “玉兔二號”強勢加入月表打工天團。
現如今,嫦娥三號仍在月表執行探測任務,服役時長不僅遠超設計壽命,且刷新了探測器月面工作時間世界紀錄。
與此同時,嫦娥四號探測器也即將開始著陸后,第 25 月晝的工作,“玉兔二號”月球車更是打破塵封達 49 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IT之家此前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歡迎回家!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200 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采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