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6 日晚,「360 將領投哪吒汽車 D 輪融資」消息一出,外界紛紛報道 360 要造車,但彼時的 360 回應稱只是意向之一。
5 月 11 日,周鴻祎在媒體溝通會上正式宣布和哪吒造車。「不會開車,但很會坐車」的周鴻祎,在講述自己的造車故事時,把原定 30 分鐘的演講,講到了 100 分鐘。
面對跟風造車的互聯網有泡沫的質疑,周鴻祎稱,有泡沫是好事,在他看來,「造車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啤酒全是泡沫可能也不行,但沒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太好喝。」
另外本職做安全的 360,也要通過哪吒,把自己的汽車安全樣板推廣出去。不知道未來啟動汽車時,會不會顯示,「您的汽車啟動用時 xx 秒,剎車用時 xx 秒,超過全國 99% 車型。」
「有好泡沫才是好啤酒」
周鴻祎承認,造車對他有很大的誘惑。面對互聯網造車大形勢,他覺得自己不應錯過。「我比雷軍還小一歲,人活著就要不停地折騰。」
面對跟風造車的質疑,他說到,「我倒是覺得今天互聯網造車的公司,不是人多了,而是太少。」有了泡沫,有了市場巨大的需求和沖動,我們有更多聰明的人才紛紛跳進來,有更多的資金紛紛涌進來,有更多的公司參與進來,使得這個行業可以被快速推動。
如果沒有當初的互聯網泡沫,可能也沒有中國互聯網這二十年迅猛的發展,互聯網迅猛地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包括老百姓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更多的都架構在互聯網之上。
在周鴻祎看來,IT 產業在過去十幾年所做的所有準備可能都會在智能汽車上以及智能汽車的產業鏈上下游中爆發。這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大機會,也是中國互聯網的下半場的主旋律。「這場中國制造和中國互聯網共同參與的顛覆性變革,360 和我,都不能置身事外,希望能夠貢獻力量。」
互聯網經過 20 年的發展,很多公司在數字化技術方面,已經實現了積累。中國互聯網下半場,最重要的機會就是產業數字化。汽車是這中間最重要的產業。如果沒有互聯網的幫助,傳統車行業,不可能有顛覆式的創新。360 不應該錯過變革的機會,把自己在互聯網過去 20 年積累的技術與汽車數字化深入結合。
「健康的泡沫會讓好的東西留下,并衍生出推動時代前進的東西,甚至為下一次的行業發展鋪下底子。沒有泡沫反而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人才聚集,行業發展也后勁乏力。」周鴻祎說。
他覺得現在一窩蜂入場造車是好事,行業在好的泡沫中發展后,老百姓會「用腳來投票」。「最后會有市場的勝出者,不過現在定勝負還為時過早」。
為什么選哪吒?
對于此次與哪吒的合作,周鴻祎將其形容為「基因互補」。
親自下場還是聯合造車,「小米式」還是「華為式」,周鴻祎的選擇沒有猶豫。「為什么我自己不能造車?我經過自己手機失敗之后深刻領悟到心頭的痛,就是做硬件還是有很多硬件的 know-how。」
于是雖然他從雷軍處得到鼓勵決心造車,但一開始,他的造車就不是和雷軍一個路子。他選的是「華為式」造車,和傳統車企合作,用互聯網賦能新造車。
「我心里很明白,360 獨立一定是造不了車,所以我也勸很多互聯網的兄弟們要造車,一定要不要那么貪心,不一定你來主導,一定要學會合作。」
那么和哪家車企合作呢?首先他要找一個創業公司,因為「創業者沒有退路,只能過了河的卒子一路往前,只有創業者才具有顛覆性。」
而巔峰時期,市場上有 300 家新造車創業公司,看似海量的選擇中,在周鴻祎對融資、銷量的挑挑選選中,入眼的所剩無幾,僅有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哪吒、零跑 6 家。而這里面前四家都已經上市,「不需要 360」,留給 360 的選擇其實極少。
仔細看來,哪吒汽車一直在新造車三杰和互聯網造車的光環下被忽視,實際上已經「悶聲發大財」地做到了銷量第四。今年前 4 月,哪吒銷量為 11458 輛,僅次于同期的蔚來 27162 輛、理想 18118 輛、小鵬 18487 輛。就在溝通會現場,周鴻祎替哪吒汽車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哪吒汽車第四萬臺量產車已經下線了。
哪吒汽車是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車品牌,成立于 2018 年 6 月 1 日。在上月舉辦的上海車展中,哪吒汽車推出哪吒 UPro、哪吒 S、哪吒 V 女生版等四款車型,補貼后售價為 9.98—15.98 萬元。
10w,是 360 和哪吒造車的定位。360 此次造車打出的口號為「為人民造車」,要將「科技平權」付出實踐。
360 會給哪吒汽車帶來什么?周鴻祎承諾:360 將作為戰略投資者,長期的、持續的、全方位的賦能哪吒汽車。360 希望給哪吒汽車帶來互聯網基因,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思維。目前 360 新注資 30 億,已經成為哪吒第二大股東。
周鴻祎表示,此次與哪吒的合作,360 并不會占據主導的地位。360 將會以謙虛的態度學習,在一個已經有很好的傳統造車的基礎之上,共同探討如何把智能駕駛互聯網安全、智能座艙等,和互聯網產品企業相關的事情做好。
周鴻祎提到,按照摩爾定律,與智能手機行業類似,未來十萬塊錢的電動車上,也可以運用現階段價格較高的自動駕駛等技術。科技平權,通過數字化可以讓所有人都能平等的享受前沿技術帶來的智能駕駛體驗。
「過去只有這種上百萬的豪車里面才會有這么多的 IT 能力,實際上今天這些窗戶紙一旦捅破之后,這些軟件的成本應該說近乎為 0,我們一樣可以讓普通老百姓能夠享受這些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能力。」
360 要給智能車裝「安全帶」
360 的本職是搞「網絡安全」,參與造車也不能忘本。除了和哪吒造車,周鴻祎更大的野心在于給汽車「網絡安全」鋪開道路。
周鴻祎對于汽車網絡安全一直高度關注。2014 年,周鴻祎就對特斯拉的網絡安全表示了質疑。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應用都是自己來寫,不安裝第三方應用,所以不會被黑客攻擊。周鴻祎則認為,漏洞永遠會有,只要和外部有聯系,破解特斯拉的系統就有可能。
隨后,360 公司員工成功發現了特斯拉的漏洞,「打臉」馬斯克。之后,360 又發現特斯拉 2017 年以后出廠的車輛存在安全漏洞,無論是停車、開門,還是行駛過程中,360 都可以對其干擾。周鴻祎在一次采訪中表示,他將這一問題告訴馬斯克后,馬斯克惱羞成怒,不理自己了。
近年,360 與奔馳、比亞迪等多家汽車產商在汽車網絡安全領域展開了合作。在 2019 年以及 2021 年兩會期間,周鴻祎也都提交了關于智能汽車網絡安全的提案。
最近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引發大家的重視。周鴻祎現場還提到,剛發生的美國石油管道被黑客攻擊癱瘓事件,同樣可能發生在汽車行業。隨著汽車全行業數智化轉型速度的加快,網絡安全問題已經出現在了汽車制造、車廠對車輛控制,車輛自身軟件安全各個方面了。
「我之前把智能汽車比喻成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智能手機,但我現在覺得這個比喻并不恰當,因為對于汽車而言,它的安全性要比手機這個行業要嚴,因為一旦出問題要嚴重很多。所以車輛對于安全的這種重視,我覺得遠遠超過了在 IT 領域、手機和電腦上。」
他認為智能汽車網絡安全模擬攻擊測試,和汽車碰撞測試一樣重要。「我們也與其他車企在網絡安全方面展開了合作,但后來我們發現不能深度介入到一個造車的過程中,我們對車安全的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
這也是 360 深入行業參與造車,而不是只把汽車安全軟件賣給汽車企業的原因。「我們可能能幫助一個車企發現一些漏洞,幫助一些車企做一些模擬的攻擊,做一些測試,發現一些問題,但是如何在車里面從車從端到管道到邊緣再到云端,如何到整個車企,包括車企和它的上下游供應鏈,形成一整套的終極安全解決方案,目前還比較困難。」
這樣與車企深度合作,最終形成安全樣板,輸出給其他的智能汽車廠商,形成共贏,共同推動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的向前發展。
當然除了做汽車安全樣板,其他的野心,周鴻祎也沒有避諱。周鴻祎提到,永遠自詡「產品經理」的自己,有一個 18 歲以來沒變過的夢想,「最牛逼的人能夠不斷的做出新的產品,然后做出這個產品之后能有很多人用,并能影響別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進而能夠影響到這個世界。這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就感。」
他口中現在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的產品,就是新能源汽車。「我剛過 50,比雷總還要小一歲,雷總能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刻進行最后一次創業。我也想能不能再智能汽車這個領域,做出一款好的產品。」
知天命的年齡,周鴻祎和哪吒汽車合作,或許要和哪吒一樣,「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