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6 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近日公布 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相關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出貨收入首次突破 1000 億美元大關,達到 1130 億美元。在 OPPO,vivo,小米和蘋果的帶動下,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 20%,達到 3.54 億臺。
這次報告里反饋的年增長率的增幅較大,有一部分原因是 2020 年同一季度因為疫情市場低迷數據很差。
盡管本季度出現供應短缺問題,但因為產業供應鏈對前五名品牌進行了優先安排,使他們能夠比通常的周期更早地推出旗艦產品,因此提升了市場表現。
因為疫情好轉和供應鏈努力等因素,全球智能手機業務第一季度出貨收入創歷史新高,達到 11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5%。由于 iPhone 12 系列的強勁表現以及推遲發布而導致的需求溢出,蘋果獲得了創紀錄的第一季度收入份額。其高端版本 iPhone 12 Pro Max 在美國和歐洲等國家 / 地區也很受歡迎,這也促進了蘋果公司的收入增長。
小米,OPPO 和 vivo 等廠商,因米 11,Find 和 X60 等旗艦系列,在本季度也創造了創紀錄的出貨量和收入,當然這其中也有華為因美國制裁受阻,以及中國 5G 發展的推動。
蘋果在美國,中國,印度和日本的第一季度市場份額創紀錄,用戶對 iPhone 12 系列的需求仍然強勁。小米,OPPO 和 vivo 在全球以及中國,歐洲,拉丁美洲和南亞等整個市場均創下了歷史新高的全球市場份額。這三個品牌均填補了華為留下的空白,并在這些地區的進一步發展中處于有利位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研究總監 Tarun Pathak 談到:“半導體短缺影響了整體供應格局,并延長了芯片交貨時間。但是,我們看到這些供應商正在尋求多元化的代工策略,以減輕今年下半年芯片組的短缺。這些短缺可能會使特定零件的價格上漲 5-10%,而手機廠商將通過與物料清單(BoM)進行創新來吸收這些成本增加,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長遠來看,為避免重復出現地緣政治問題導致供應瓶頸,各國也將投資提升國內供應鏈,以減少對少數廠商的依賴。
如果具體看市場份額排前面的幾家廠商:
蘋果 iPhone 激活數本季度達到了新高。iPhone 12 系列的強勁表現幫助蘋果實現了創紀錄的第一季度收入。iPhone 的所有地區收入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三星在收入和出貨量方面的增長主要歸功于其 S21 系列的成功,在折疊手機市場也很成功。但這些輝煌僅限于在中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并且它的折疊即將受到華為 Mate X2,小米 Mix Fold 以及 vivo,OPPO 和 TCL 未來產品的沖擊。
小米創紀錄的 4850 萬部智能手機出貨量是因中國,印度,西班牙,意大利,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市場的推動。小米已在歐洲和中國進一步擴展,填補了華為留下的部分空白。小米 11 系列,K40 和 Redmi Note 10 系列的成功幫助小米季度收入創紀錄。
OPPO 的收入和出貨量也創下了創紀錄的季度。本季度 OPPO 全球出貨量為 3800 萬臺,同比增長驚人的 70%。得益于 Reno 系列的成功品牌重塑,以及中端 A 系列和高端細分市場 Find 系列的強勁發展,OPPO 在中國的表現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們還積極擴大其在歐洲的業務,在歐洲的份額同比增長了一倍。
在國內市場推動下,vivo 的出貨量同比增長 64%,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為 3550 萬臺。vivo 和 OPPO 為在中國的領導地位而并駕齊驅,遺憾的是華為因為美國制裁不得不暫時放棄。清晰的產品定位,對消費者友好的產品系列,低價 5G 產品,和 X60 系列的強勁性能成為 vivo 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