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aiiqm"></s>
  • 
    
    • <sup id="aiiqm"></sup>
    • <sup id="aiiqm"></sup>
       

      手機廠商為什么紛紛選擇跨界造車?難倒是為尋找新業務增長點

      發布時間:2021-04-29 09:20:48  |  來源:雷鋒網  

      又一大廠入局造車!

      今日有媒體爆料,接觸到 OPPO 相關高層人士的知情人表示:OPPO 也要開始造車!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前腳小米剛宣布造車,OPPO 就跟上了”、“車圈越來越熱鬧了”、“手機品牌大戰打到了汽車市場。”

      推動 OPPO 造車計劃的被爆正是 OPPO 創始人陳明永,而且目前陳明永已經在產業鏈資源和人才方面摸底、調研。就在近幾周,陳明永就與寧德時代中國乘用車事業部總裁朱威會面,據說雙方暢聊了數小時。而寧德時代是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之一。

      有知情人表示:“OPPO 確實在做調研了解,但暫時還未正式立項。”

      另外,陳明永主動攜團隊拜訪了中汽研等機構,在執行層面,OPPO 軟件工程副總裁吳恒剛也參與其中。

      關于 OPPO 是否造車的報道,新京報貝殼財經向 OPPO 方面進行了求證,OPPO 方面表示,目前內部暫無回應。

      不過據公開資料顯示,OPPO 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車聯網通信設備和其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日期為 2018 年 9 月,該專利主要是提供了一種車聯網 (V2X) 通信設備和其方法。

      其實,2019 年 12 月,陳明永在深圳的“OPPO 未來科技大會”上就發言表示一直在思考做汽車這件事情。但是他還表示“如果未來十年汽車行業都做不好汽車,OPPO 可能會做汽車”、“目前看來還沒有這個可能”。

      沒想到才過了一年,OPPO 就被傳開始籌劃造車了,網上有爆料 OPPO 汽車事業部的地點在成都。

      大廠紛紛入局造車行業

      近期關于造車的新聞不絕于耳,如阿里、華為、百度、360、大疆等企業。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團去年與上汽集團、浦東新區三方聯合打造 —— 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2021 年 1 月 13 日,智己汽車推出了智能純電轎車、智能純電 SUV 兩款量產車,及「IM 智己」品牌。

      百度

      今年年初,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雙方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組建了一家智能電動汽車公司 —— 集度。在此前,百度一直致力于汽車自動駕駛領域技術的開發,集度的成立也意味著百度的身份從軟件服務供應商轉型到了整車制造商,同時核心業務也從 To B 轉化向了 To C。

      在 2021 年 4 月上海車展,百度 Apollo 首次以獨立展商的身份出現,并推出了“四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即:“智駕”、“智艙”、“智圖”、“智云”。

      360

      入局的企業還有 360,據企查查上顯示,4 月 26 日,哪吒汽車宣布已啟動 D 輪融資,融資額約 30 億人民幣,互聯網安全公司 360 戰略領投此輪融資,具體金額未透露。完成全部投資后,360 有望成為哪吒汽車的第二大股東。

      大疆

      在 4 月 19 日上海車展上,大疆發布了相關產品,展出了大疆智能駕駛 D80/D80+、大疆智能駕駛 D130/D130+、大疆智能泊車等駕駛場景下的智能解決方案。這是大疆對外官宣進入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后的首次公開亮相。

      創維集團

      作為電視領域的龍頭企業創維集團,在 4 月 27 日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天美汽車更名為創維汽車,并將使用“Skyworth”英文名。這是創維首次探討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展望行業未來。

      華為

      就在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華為就推出了極狐阿爾法 S 華為 HI 版,它的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雷達、計算平臺等部件系統都由華為提供。

      4 月 20 日,在華為旗艦店內,華為消費者業務掌舵人余承東宣布,華為智選正式開賣賽力斯 SF5,這款車型會進入華為的門店和旗艦店。對于賣車,余承東表示,賽力斯 SF5 不是 PPT 汽車,將于 5 月份交車。

      小米

      而今年的小米春季發布會上,官宣造車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今年三月底,小米正式官宣造車,首期投資為 100 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 10 年投資額 100 億美元。4 月 11 日,在小米 11 周年的“米粉節”直播上,雷軍在直播間就回應了小米造車的事情,也回答了粉絲們對于造車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小米第一輛車究竟是什么。

      關于小米造車,雷軍表示小米在汽車領域有一定的積累,但是汽車是剛剛立項,所以小米的首款汽車至少 3 年時間才能交付到消費者手中。

      而近日,關于騰訊是否造車的疑問,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公開給了最終解釋:”“騰訊有所為有所不為,早年我們不做手機,現在也不會做整車,但會在軟件方面給予車企支持。”

      手機廠商需要新的業務增長點

      近些年的發展,全球手機頭部品牌三星、蘋果、華為、小米、vivo、OPPO 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其他品牌的出貨量與之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近日 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的 2021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智能手機總共的出貨量達到了 3.4 億部同比增長 24%,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出貨量都有一定的增長,然而“Others”下滑了 23%。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除了市場份額也要看實際利潤。

      4 月 26 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副總裁楊海松表示,蘋果的市場份額為 13%,利潤為 66%,三星市場份額為 20%,利潤為 17%。而中國及其他廠商的市場份額為 67%,利潤僅有 17%。

      曾經的 LG 手機很輝煌。2008 年,LG 手機年銷售量超過 1 億部;2013 年,LG 手機到達了業務巔峰,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僅次于三星和蘋果。

      然而,公開數據顯示,自 2015 年第一個季度開始 LG 的手機業務就不再盈利。6 年里 LG 電子已經累計虧損近 5 萬億韓元(約 293.1 億元人民幣)。為了止損,LG 電子采取了多種方法挽回利潤,例如 2016 年撤出國內市場并收縮全球市場布局。4 月 5 日,LG 宣布將逐漸關閉手機業務,預計將于今年 7 月 31 日完成。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受到疫情、缺芯、新型技術發展等各方面因素影響,純粹的手機廠商想要繼續發展需要有新的突破,在智能手機業務以外需要找更多新的業務增長點。

      為什么紛紛選擇造車?

      如今,用戶對于汽車的關注重點與此前不同,汽車行業也在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這就意味著有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雷軍曾在直播中表示,小米的生態鏈有非常多的部分與用戶體驗有關,因此這對小米汽車來說是很大的優勢。當時雷軍還列舉了幾個他對未來小米汽車應用方面的聯想:

      汽車里安裝新風空調

      汽車里放加濕器

      汽車自帶空氣凈化器

      汽車里直接接冰水

      人民日報曾發文《跨界造車,期待跨出新路》表示,大廠下決心跨界造車,主要推動力有三:資本、時機和條件。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羽曾向中國電子報表示,汽車是典型的技術資金密集型消耗型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能夠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更容易受到資本的關注,實現融資和容錯。

      然而資本看好、時機正巧、條件具備、不差錢不缺人的情況下,跨界者想在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取得成功,挑戰同樣不少。在行業加速轉型、市場快速增長、新技術爆炸式突破的今天,踏準節奏并不容易,對跨界者而言挑戰也很大。

      業內人士表示,手機廠商在智能系統和軟件系統上有豐富的經驗。像蘋果的 CarPlay,未來手機廠商造車或將有類似體驗更好、更完善的聯動交互體驗,加上 AI 助手的加持,在 UI 體驗上會更好。而關于供應鏈,目前產業龍頭相對透明化,當地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溝通,相信對于手機廠商來講不是難事兒。

      “核心難度在于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的掌握和傳統技術經驗的結合。”

      寫在最后

      據 IDC 于 12 月 3 日發布的 2020-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及增長率預測顯示,未來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強勁增長。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將由 2020 年的 116 萬輛增至 2025 年的 542 萬輛。

      在國內的新能源市場上,2020 年的年度銷量達到 125 萬輛。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經過了補貼大幅退坡、疫情沖擊,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降反升,這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市場成熟度正在逐步提升。

      億歐汽車也曾發文表示,未來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將保持在 70% 左右。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逐年提升,預計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整個汽車銷量比值將超過 10%。

      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明朗,但是對于紛紛入局的大廠來說挑戰也存在。

      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顯示,特斯拉和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在 2020 年上半年銷量份額超過了 80%,所以,大廠入局想搶占一塊蛋糕并不容易。

      如今看來各類企業擠進這條賽道,無疑會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比如華為、百度、大疆等企業都推出了汽車智慧解決方案。

      4 月 14 日,小鵬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量產激光雷達智能汽車小鵬 P5,而激光雷達來自于大疆產品,而且實現了國產激光雷達進入“千元級”時代。除了有各類企業的產品加持,新入局的企業或許可以打破固有的市場格局。

      手機廠商造的汽車你打算買嗎?除了汽車領域以外,OPPO 今年還將大舉進軍芯片行業。

      關鍵詞: 手機廠商 汽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

      国内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嫩草影视在线观看,天天久久狠狠伊人第一麻豆,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看
    • <s id="aiiqm"></s>
    • 
      
      • <sup id="aiiqm"></sup>
      • <sup id="aiiqm"></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丰满妇女强制高潮18XXXX| 毛茸茸bbw亚洲人|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乱国产乱老熟300部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18性精品| 国产第一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东京加勒比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第六页|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中国人观看的视频播放中文|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 美女翘臀白浆直流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学校触犯×ofthedead|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爽爽爽爽爽爽视频|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 三级小说第一页| 美女18毛片免费视频| 打臀缝打肿扒开夹姜| 国产va免费精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www.日本高清|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网站|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