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中國中鐵設計、承建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運營,大橋公路面采用華為5G新型微站覆蓋,鐵路面采用中天新型5G泄露電纜覆蓋,引橋部分采用南通鐵塔建設多座超高鐵塔站點進行補充覆蓋,真正實現了橋梁智能化。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南起蘇州市張家港市、北至南通市通州區,橋址處靠近長江入海口,江面寬達6公里。大橋附近有十余個碼頭和港口,江面日通行船舶超過3萬艘。大橋主跨達到1092米,標志著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邁入“千米級”時代。
中鐵大橋局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查道宏介紹,大橋將滿足用戶高速上網、高清語音通話、VR/AR等5G應用,同時可升級SA網絡,實現低時延、大連接等工業物聯網應用。
除了技術上的創新突破,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還結束了張家港市沒有火車的歷史,與南通之間往來將不再依靠汽渡過江。作為八縱八橫鐵路網中沿江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的建成將有利于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南通到上海將由現在的5小時左右縮短至1小時左右。
據了解,考慮到經濟性,大橋為滬蘇通鐵路、通蘇嘉城際鐵路、錫通高速公路的共用過江通道,上層設置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時速100千米;下層設置為雙向四線鐵路,時速200千米(滬通鐵路)、250千米(通蘇嘉甬鐵路)。
中國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經理羅兵介紹,除了跨度大,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還創造了眾多“世界之最”:主塔330米,相當于110多層樓高;建設用鋼量達48萬噸,相當于12個“鳥巢”;混凝土用量達230萬立方米,相當于8個國家大劇院……6年來,項目部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其中包括專利授權30余項,發明專利20余項。
關鍵詞: 滬蘇通長江公路大橋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