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的最新報告中,中國成為 5G 手機的最大貢獻者,7 月份有 79% 的手機出貨量來自于中國市場,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 5G 先鋒。
報告中提到,7 月份中國 5G 智能手機銷量近 1400 萬臺,相比 1 月份增長 239%,占中國整體智能手機銷量接近 50%,中國廠商出貨量更是從二季度的 72% 增加至目前的 79%。
中國 5G 手機市場能夠快速拉升,離不開網絡、芯片、終端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支撐。
在 5G 網絡建設方面,截至目前全國 5G 基站累計建成并開通超過 60 萬個,逐漸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并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延伸,為 5G 大規模商業化奠定了基礎。
終端方面,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8 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 2690.7 萬部,其中國內市場 5G 手機出貨量 1617 萬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 60.1%。1-8 月,國內市場 5G 手機累計出貨量 9367.9 萬部、上市新機型累計 141 款,占比分別為 46.3% 和 46.8%。
5G 手機的普及離不開成本和價格的下探,尤其是芯片廠商能否提供適應中低端市場需求的 5G 芯片就變得尤為重要。目前,高通、聯發科、海思等芯片廠商都在竭力下放旗艦級芯片規格至中、低端 5G 芯片解決方案中,以期能快速提升 5G 手機滲透率。
9 月 3 日,高通正式對外公布 5G 芯片的最新進展,計劃在 2021 年初將 5G 移動平臺產品組合擴展至高通驍龍 4 系平臺。對于整個行業而言,驍龍 4 系完成對 5G 網絡的支持意義可能比前面三者意義更加深遠。因為驍龍 4 系列作為高通入門級產品,搭載該平臺的智能手機通常成本為 200 美元或更低。目前 OPPO、小米、摩托羅拉等公司已經明確表示,將在 2021 年第一季度推出搭載驍龍 400 系列 5G 芯片平臺的入門級 5G 手機,5G 手機售價將有可能壓低至 500~1000 元的價格區間。
聯發科 5G 芯片已經成為 5G 普及的最大推手,表現更為 “激進”。在發布天璣 1000 系列后,又推出了針對中端市場的天璣 820,搭載該平臺的 5G 手機價格在 1500 元左右,而天璣 700 系列性價比更高,搭載該款芯片的 realme 真我 V3 起售價僅為 999 元。
但從 5G 手機的平均售價來看,依然高于 4G 產品。Counterpoint 指出,5G 出貨量讓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得以增長。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平均售價(ASP)仍增長了 10%。其中,中國市場的手機漲幅最高,達到了 13%,銷售均價為 310 美元(約合人民幣 2114 元)。北美地區雖然漲幅只有 7%,但銷售均價達到 471 美元(約合人民幣 3213 元)。
這從側面說明,盡快中國市場的 5G 手機價格已經拉低至不足千元,但機型數量相對較少,目前的手機廠商主推機型基本還在 2000 元以上價格檔。
手機廠商方面,中國主要廠商華米 OV 及 Realme、一加出貨量加總占全球 5G 智能手機市場超過 80% 的份額,而在國內市場,華為依然保持絕對優勢。
從品牌收入來看,蘋果依然位居第一,占據 34% 的份額。華為和三星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 2020 年二季度貢獻了全球智能手機行業 59% 的利潤。華為 (包括榮耀)在 2020 年二季度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全球市場份額,達 20%。這是華為首次超越三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