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高性能 CPU 市場長期被英特爾和 AMD 統治。有意思的是,近兩年 AMD 在桌面和筆記本 CPU 市場的份額不斷增長,再加上 ARM 架構 CPU 在高性能計算市場有所突破,英特爾長期以來的優勢地位面臨挑戰,CPU 市場將迎來 30 年來最有趣的市場競爭。國產 CPU 也將成為這場競爭中值得關注的參與者。
目前,國產 CPU 在一些領域已經從能用進入到了好用的階段,出貨量就是很好的證明。國產 CPU 的代表飛騰 2020 年交付芯片 150 萬片,比 2019 年的 20 萬片大幅增長 650%,營收也達到了 13 億元。
飛騰公司總經理竇強在 2020 飛騰生態伙伴大會上透露,飛騰 2021 年的芯片交付將突破 200 萬片,全年營收預計超過 20 億元。
持續快速增長的芯片出貨量和營收,是國產 CPU 經過多年努力正在開花結果的信號。新基建、國產替代以及 AI、5G 的發展,將讓國產 CPU 迎來春天。
“無論是招攬人才還是技術合作,我們都走市場化的道路。不走市場化的道路就沒辦法和一流企業競爭,不做到一流就永遠做不起來。”飛騰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明確指出包括飛騰在內的國內芯片公司在市場化競爭中面臨的挑戰。
WSTS & CSIA-Fabless的數據顯示,國產芯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從2013年的4.3%增長到了2019年的10.3%。不過,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裝備、存儲設備、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核心芯片,國產芯片的市場占有率大都低于0.5%,僅少數芯片的市場占有率能超過20%。
想要在高性能CPU市場實現國產替代的難度不言而喻。郭御風說:“國產替代絕對不是為了國產而替代,而是應該為了升級而替代。如今整個信息系統的架構都在變化,傳統集中式的架構變成了云管端的架構,這就需要信息系統進行升級,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機。“
“行業市場無論對CPU的性能和品質的要求都更高,我們更高性能產品的推出確實能夠覆蓋更多對算力要求更高的市場。”郭御風認為,“明年行業市場可能會進入初步的爆發期,但因為行業市場應用更復雜,周期也更長,產品的驗證和完美適配需要更多時間。我認為2022年我們的行業市場應該是一個春天。”
大部分行業市場CPU的需求都是千萬級,這也就意味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飛騰的CPU交貨能夠達到千萬級。
當然,在突破千萬級CPU交付的過程中,保持開放的態度極為重要,無論是硬件層面CPU加AI加速器適應市場需求,還是軟件層面共建生態,或是與全球產業鏈的開放合作共同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構建更加完善的生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