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娘
哪怕寧德時代在過去兩年站上了風口浪尖,但其背后的實控人曾毓群,卻一直并不為大眾所熟知。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一哥”,寧德時代是過去兩年A股最耀眼的存在,股價上漲了近十倍,有著“寧王”之稱,自從2020年2月進入特斯拉的供應商名單之后,短短時間抵達萬億市值的創業板龍頭寧德時代是這兩年來財富漩渦的中心。其創始人曾毓群身家也水漲船高,一度登頂中國首富。
不過,寧德時代最新的進展是:因為不堪謠言困擾報警。
按照公司聲明稱,近期網絡平臺相繼出現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謠言無事生非,毫無根據,性質惡劣,寧德時代2月12日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最近傳言被美國制裁的公司很多,比如此前的藥明康德。但影響顯然沒有寧德時代大:2018 年 IPO 時,寧德時代市值約 800 億元,短短三年,已經直奔 1.6 萬億元,翻了近20 倍。不過,2022年以來,創業板第一權重股寧德時代股價已下跌17%,市值蒸發2285億元。
可盡管如此,“寧王”的掌舵人曾毓群依然低調無聲。他從未接受過媒體專訪,也沒有太多的語錄流傳于世,外界所知的信息極為寥寥。
曾經不動聲色的“寧王”為何如今也急了?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在掌舵著這個萬億帝國?寧德時代和特斯拉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
01另一種閩商
如今提起閩商,浮現在大多數人腦海中的關鍵詞可能會是這些:莆田系醫院、莆田鞋廠……哪怕是打造了美團的王興,其也面臨著諸多的輿論質疑和“算法”詬病。
但寧德時代和曾毓群是其中的另類——從履歷上看,他是一個典型的草根創業者;而寧德時代,玩的不是商業模式創新,而是尋找技術紅利。
1968年,曾毓群出生在福建寧德一個農民家庭,后來憑借自身努力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在那個年代,能考上這種級別的學校,已經能看出他不是一般人。
畢業后,曾毓群被分配到福建的一家國企工作。然而,僅僅干了三個月后,他卻作出了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的決定:辭去了鐵飯碗,之后跑到東莞新科磁電廠做一名工程師。
直到1999年,新科的幾位高管找到曾毓群希望能一起做一個電池創業項目。在經過一番溝通后,身為新科最年輕工程總監的曾毓群最終答應了。于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ATL”)在香港注冊成立。
而ATL的真正成功,源自于2003年,正為iPod續航發愁的蘋果找到了ATL,希望后者為其定制一款能用于新一代iPod的高性能電池。經此一役,ATL順利打入蘋果的供應鏈。此后,在智能手機全面興起普及后,ATL發展勢頭更盛,相繼成為vivo、華為、三星手機的電池供應商,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
在稱霸手機電池行業后,ATL董事會敏銳察覺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動力電池的無限商機。但是,由于2005年日本TDK集團買下了ATL的100%的股權,按照政策規定,全外資公司不能生產動力電池。由此,在2011年底,曾毓群果斷將ATL的汽車動力部門剝離出來,并以此為基礎在老家寧德成立純中資公司CATL,即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電動汽車、儲能鋰離子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
寧德時代由此誕生。
不過,時間退回2012年,那時候的動力電池領域還是松下、LG等日韓巨頭的天下,寧德時代一沒技術積累,二沒資金,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字輩。
但就像是9年前遇到蘋果一樣,曾毓群再次遇到了新的“大腿”——寶馬汽車。
2012年,華晨寶馬為試水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推出了一款“之諾1E“電動車,同時為了推進本地化市場生產銷售,寶馬擬為之諾1E尋找一家中國本土動力電池制造商。當時能給寶馬的選擇并不多,與一家國有企業的合作,也由于產品質量、合作效率等環節出現了諸多問題而不歡而散。
于是,機會幸運地降落在了寧德時代頭上。盡管寶馬是懷著試一試的態度嘗試合作,但對于寧德時代而言,這既是第一單動力電池業務,也是一個行業內重量級的大客戶,只有成功抓住這次機會,才能站穩腳跟。
面對這樣的機會,曾毓群選擇親自帶隊,按照寶馬要求逐項進行研發,日夜攻關,最終成功生產出符合寶馬標準的動力電池,斬獲寶馬大單。隨之,宇通客車等其他車廠客戶慕名而來。
02降維的邏輯
有媒體報道過,據說這位“寧王”最愛看武俠小說,不過他不喜歡“太正派和霸氣外露”的喬峰,也不喜歡張無忌和郭靖,他喜歡的是不走尋常路的令狐沖。
但即使是令狐沖,也是站在諸多前輩和機緣的基礎之上。
借力巨頭降維打擊的邏輯,在2020年被再次復制。
當下最激動人心的產業是什么?扎克伯格選擇押注元宇宙,然而更名后的meta,以暴跌的市值狠狠打臉“臉書”。相比之下,埃隆·馬斯克毫無疑問更深諳這個時代的運轉規律:無論是火星計劃、SpaceX、狗狗幣,他都賺盡眼球。
不過,在馬斯克諸多流量的底層,是以汽車工業挑戰者身份出現、并稱雄全球的特斯拉。
而站在特斯拉上游的寧德時代,按照聯想創投總裁、管理合伙人賀志強的定義,它是“未來的中石油”——就像汽油對于燃油車一樣,電池之于電動汽車就像“心臟”,成本占到一輛車近40%,而寧德時代也成為了新能源車行業的“心臟”。
按照曾毓群的說法,他和馬斯克私交不錯。此前,在寧德時代寧德總部時一個公開場合他曾經說過:“埃隆(即馬斯克)整天都在談論成本問題,我告訴他,我一定會有解決方案”、 “我們相處得很好,他是個有趣的人。”
曾毓群說:“我們所做的是嘗試對結構和化學系統進行創新,這將使特斯拉汽車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行駛更長的里程數,這可能就是特斯拉喜歡我們的原因。”
此前的寧德時代確實有足夠的優勢,就像曾毓群此前掌舵的ATL一樣。由于曾毓群的遠見,在五六年前,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還存在明顯分歧,比亞迪的磷酸鐵鋰技術一直是行業主流技術,而三元鋰技術并不被看好。如果選擇了磷酸鐵鋰電池,則安全性更高,但電池容量天花板低;反之三元鋰電池則是容量高,但安全性低。當時的國內電動車老大比亞迪就選擇了更加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為彎道超車,不惜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ALL IN了并不被看好的三元鋰電池。
2018年,國內電動車補貼政策引入了能量密度這個概念,三元鋰進入高光時刻,寧德時代賭贏了。
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后,寧德時代又募集了百億資金用于產能擴張,規劃產能到2025年將達到592GWh,將比2020年增加4倍左右。同時還投資或控股了鋰礦、鋰鹽、正負極材料、制造設備等產業鏈上下游公司,擬通過資本深度綁定整個鋰電產業鏈。產能的擴張進一步成為了吸引下游車企的砝碼。
特斯拉看中的,正是寧德時代相對低廉的成本和產能能力。
在寧德時代2021年的總訂單中,特斯拉的總裝機量達到了13.91GWh,占到寧德時代去年總訂單額的20%。
毫無疑問,今天寧德時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特斯拉的加持。
03帝國的墻角
但即使“合作談崩”是謠言,特斯拉乃至中國新能源車企想要在寧德時代之外有更多選擇,是毫無爭議的事實。
在動力電池產業鏈上,寧德時代憑借先發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基本定義了行業供給。而在目前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中,在汽車產業鏈中通常處于“乙方”的供應商,卻擁有較為強勢的商務議價能力。
車企不愿意長久的忍受這種局面。
據媒體報道,有頭部車企高管已經公開宣稱,現在各家公司的電池技術沒有太大差別,無非是“一萬個失效一個和兩萬個失效一個的差別”。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也引領磷酸鐵鋰重新強勢崛起,并且開始外供,國內二線電池廠商也在大規模擴產,躍躍欲試。
此前,一篇名為《寧德時代:萬億電池帝國的裂縫》文章中寫道:
“今年年中,寧德時代總部大樓發生了一場爭執,當事雙方是曾毓群和何小鵬——他們分別是寧德時代和小鵬汽車的創始人。最激烈時,曾毓群甚至還退出會議室,平靜了 10 多分鐘。
爭吵事端不復雜,知情人士對36氪透露,何小鵬打算引入新的主力電池供應商,這會削減寧德時代的供貨份額。但這不是最關鍵的,真正激怒曾毓群的是,小鵬汽車增加的主力供應商是中航鋰電。”
對寧德時代來說,搶食訂單的電池公司正陸續出現,它們都在撬動這家公司的第一梯隊客戶群 —— 位居寧德時代乘用車裝機量前三的特斯拉、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還有早年就與寧德時代合作的寶馬。
帝國的城墻已經看起來不再堅固,這也是一直穩如泰山的“寧王”,在面對特斯拉合作談崩的謠言時也會坐不住了的根本原因。
據說,在曾毓群的辦公室墻上,一直掛著四個大字“賭性堅強”。有朋友曾對曾毓群調侃道:你是福建人,為什么不掛愛拼才會贏呢?”曾毓群給出了答案:“光拼是不夠的,那是體力活;賭才是腦力活。”
不過據說如今,他的辦公室上的書法提字變成了源自《中庸》中的這四個字:溥博淵泉。這四個字所在的句子完整的話是: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大概意思是,是指智慧像不斷涌動的泉水和無底的深淵,又象遼闊的天空。
看來,相比賭,如何選對靠山并牢牢抓住靠山,才是更深的智慧。
不過,在站在巨人肩膀上所抵達的巔峰之后,是新的高峰還是萬丈深淵?或許只有“寧王”自己才有答案。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