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打工妹-王來春
“我只是運氣好。”
這是一個底層女性逆襲的故事。
10年間,她從流水線女工一躍成為集團董事,坐擁910億身家,掌管著4000億商業帝國,在《2021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上排名第6位。
她的故事,是有關普通人的故事;她的名字,叫王來春。
1
1967年,在距離深圳350公里的汕頭市澄海槐澤村,王來春呱呱墜地,成為農戶的女兒。
在王來春之前,家里已有兩個大哥,老大叫王來喜,老二叫王來勝。日子過得艱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落得很深,當年只有15歲的王來春,離開初中之后便輟了學,四處謀求生路。
潮汕人有個規矩,家里只有男人能出去闖蕩,女人只能留在家中做飯洗衣,燒火等待歸人。再過幾年,把自己嫁出去便算了了一樁心事。
可王春來有自己的想法,看著遠在身在打工的哥哥,她心里羨慕得緊,又不知哪天才能走得出去。
一晃6年已過, 遠在深圳的二哥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富士康要在深圳投資建廠,要招一大批女工。
21歲的王來春,成為了富士康海洋廠的一名作業員。
可工廠哪是這么好待的?當年的海洋廠環境惡劣,整個宿舍就一張大通鋪,100多個女工擠在一張床上,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夏天又總是停電,風扇轉不起來,大家汗津津地黏在一起,根本沒法睡覺。洗澡成了最麻煩的事,得跑去工地上的廢棄木屋,而且安全性很差,女孩子們結伴才敢一起去洗澡。要是不幸遇上停水,還得得跑到1公里外的村子里去洗漱。
再加上簡單枯燥的流水線工作,許多人覺得一眼就望到了頭,根本沒有技術含量,大批大批的工人連夜卷鋪蓋跑了。
王來春扎堆在人群里個頭不大,卻特有勁兒。別人眼里看似枯燥的流水線工作,她整天忙前忙后,總覺得這一臺臺精密的機器中,藏著什么了不起的秘密。
她想到自己拼了命從老家跑到深圳,如果連這唯一的機會也放棄了,身后再無退路。
成功的指針漸漸往王來春身上傾斜。在一次日常的培訓演講演講中,一句振奮人心的話從臺上傳來:沒有誰是天生的窮命。
說這話的,正是富士康老板郭臺銘。
2
雖說是老板,公司的活郭臺銘一點也沒少干。有時因為訂單量大著急,為了盡快完成任務,郭臺銘經常挽起袖子就親自沖下車間跟著員工們一起干,晚上再給他們進行專業培訓。
看到老板在前面引路,王來春干起活來比以往更吃苦,也有了許多自己的思考與想法,常常以超出干部們要求的標準去執行。
每到下班時間,整棟廠房的燈都差不多滅了,唯獨她還留在工位上工作。郭臺銘看在眼里,總在員工大會提出表揚。次數多了,她覺得不好意思,也不希望因此跟其他工友產生距離,就下班先回到宿舍,等半夜人少了,再去偷偷加班。
王來春擅長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為了給富士康降成本,她絞盡腦汁。當時,很多臺灣干部,計算成本只能精確到幾毛幾分;但王來春不一樣,但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四位。
郭臺銘看到了王來春異于常人的潛質,很快就將她提攜為課長,管理上千名員工。課長在當時,是富士康在大陸的最高管理崗位。
在富士康的10年,王來春似有“好風憑借力”之勢,以亮眼的成績一路從線長、組長,一步步升到了課長,在這看似平凡的崗位上,王來春修煉著自己的成功秘笈。
萬事俱備,王春來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開富士康。
王來春親眼見證了富士康從無到有,從有到做大做強。她深刻的意識到,中國的代加工業,將會迎來爆發。
她叫來大哥和二哥,把成立自己的代加工廠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哥哥們驚異于妹妹的能力,也相信她的判斷,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收購了香港立訊公司。
那一年,王來春32歲。
3
作為郭臺銘的徒弟,王來春從生產到理念,都毫不隱藏地延續了富士康的影子。連標語后來也都有在立訊公司頻繁出現過。
公司剛剛起步,想運轉起來自然困難,而彼時的富士康發展勢頭迅猛,訂單數量激增。他們的代工鏈條,已經延伸到了筆記本電腦領域。
王來春太熟悉郭臺銘了,她在富士康給郭臺銘省成本的那一套,用到了自己的立訊精密上,提供比富士康自己生產更低的成本。郭臺銘便順勢將很多做不完的訂單,移交給她來做。
王來春做事,向來穩當。因為交貨及時,做工精良,她先后獲得了價值10多億的訂單。有時候遇到對方不想接獲利潤太低的訂單,她都投桃報李,全部接下來,而且保質保量、如期交貨。
就這樣,王來春漸漸在電子加工行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蹊蹺”的地方在于:這看起來是在挖富士康的墻角,卻得到了富士康的支持。
跟在富士康屁股后面接活,這令當年許多行業內的人瞧不起她,甚至有人戲稱:立訊是富士康的“富士康”。
可王來春哪是這么容易被輿論壓倒的?她非常清醒公司目前的定位,這時候緊抱富士康的大腿一定是正確的選擇,所以那些年,富士康在哪建廠,她就跟著去哪。
有這么一個好幫手,郭臺銘更是樂意把訂單給到立訊。富士康也成了立訊精密最大的客戶,立訊精密有50%的訂單,都來自于富士康。
就這樣,立訊精密在富士康的奶水下,一口一口喂養壯大。王春來自然不忘報恩,在立訊精密進行股改,成為了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那一年,王來春拉上郭臺銘的弟弟,成為了立訊精密的第三大股東。
一夜之間,王來春身價暴漲,達到了23億元,登上富豪榜。
《潮商》雜志曾評價稱,“深圳的上市公司已有一兩百家,打造出的深圳富豪不可勝數,但是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創業成功卻極為罕見,王來春終于填補了這一空白。”
面對這個評價,王來春說,“我相信那句話,‘能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
簡單一句話,贊美了老東家,也鼓勵了自己。
4
在精密儀器領域中,王來春能坐穩千億富豪的交椅,必然逃不開她與蘋果庫克合作的黃金契機。
2016年,蘋果發布了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一下子引爆了市場。有趣的是,原本選定的兩家代工廠——中國臺灣的英華達、=和中國大陸的立訊精密兩家。在經過一番考核之后,將幾乎所有的訂單都交給了立訊精密。
其實最初,立訊并不在蘋果的合作列表中。可當時選定的另一家公司產量跟不上,良品率也不高。立訊很快成為替補。
機會擺在眼前,王來春自然不會放過。她熬了無數個日夜,帶著團隊反復打磨,最終在17年底,將良品率沖到接近100%。
個中艱辛,是常人不敢想象的。蘋果CEO庫克聽說了這個事兒,專程來到昆山拜訪了王來春。看到整潔規范的工廠,熟練的女工,庫克贊不絕口。
就這樣,立訊成了Airpods最大的代工廠,甚至拿下獨家代理權。短短一年后,公司市值最高時達4,000億元,而富士康的母公司市值大約在3,300億元。
彼時,王來春個人身家高達910億,而郭臺銘的身家是500億。不僅上榜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還首次問鼎《中國杰出商界女性榜》榜首。
誰能想到,32年前的那個來自底層的工廠女工,能夠創造出如此驚人的企業盛事。
蘋果中國區公關總監顧蔚評價王來春:“她是我最佩服的女性科技領袖之一。”
王來春也并不避諱外界談論她。“成功的企業家,特別是女企業家,總是免不了被外界議論”,她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中打趣道,“這是我應該承受的。”
生活中的王來春是異于常人的低調。不僅生活簡樸,而且也很少擺大老板的排場。若坐著不說話,幾乎沒人會注意到她的存在。
有一回,她去北京參加會議,結果在會場等了很久也不見開始。她跑去問主持人,怎么還沒開始?沒想到主持人說:我們還在等王來春!
直到現在,當旁人投來贊賞的目光時,王來春總是云淡風輕:我只是運氣好。
關鍵詞: 初中輟學的她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