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天下無賊》里,葛優扮演的黎叔對劉德華扮演的王薄起了愛才之心,面對弟兄們的不屑與不忿,力排眾議,決定親自出手招攬。
于是,誕生了華語電影史上最經典的臺詞之一。
這句話也是中國企業家們的座右銘,為了招攬人才,大佬們殫心積慮,不惜代價,瘋狂搜尋、竭力儲備,保障企業在一場場血戰中屹立不倒。
虎年,正月十五,元宵節。
攜程引發一波輿論熱議,這家旅游圈最大OTA,在國內率先啟動“混合辦公”模式,面向全公司大部分員工,推廣“3+2”上班制度,員工每周來公司上3天,周三周五居家辦公。
官方解釋,“混合辦公”模式可以在員工、公司、社會等方面帶來諸多有益嘗試。
在勁旅君看來,“混合辦公”模式的聚焦點其實在“人才”,作用在于重構人才招攬與培育體系,解決互聯網最頭疼的人才流失問題。因此,梁建章真正要做的,是幫助攜程提前布局,為疫后潛在的“人才爭奪戰”,做好充分準備。
01
攜程“混合辦公”模式并不復雜。
3月1日起,每周三、周五,攜程各事業部、職能部門可根據實際管理需求,實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辦公,即每周有1-2天,符合條件的員工可自行選擇辦公地點,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咖啡廳或者度假酒店等。最重要的是,薪酬和福利待遇保持不變。
攜程啟動“混合辦公”模式基于一項長達7個月的內部實驗。
2021年8月,攜程選擇核心職能產品研發部門的1612名員工(包括400名管理人員)參與“混合辦公”實驗,歷經半年后取得一系列滿意數據:
59.2%的員工對“混合辦公”表示強烈支持,比實驗之初增長6.3%;
71.9%的員工認為混合辦公不會對績效產生影響,比實驗之初增長3.8%;
各等級績效員工占比未發生明顯變化,即實驗未影響到員工績效;
員工離職率同比降低32%;
這并非攜程首次混合辦公實驗。
2010年,攜程針對客服員工發起過這項實驗,結果顯示,“在家辦公”提高員工13%績效,員工具有更高滿意度,離職率下降50%。
為此,梁建章專門將這篇題為《在家辦公的可行性:基于中國的試驗證據》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經濟學頂尖雜志《經濟學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上。
少有人注意,相隔十年,兩次混合辦公實驗都有一組核心數據:
員工績效和離職率。
“混合辦公”模式下,員工績效不會發生下降,在客服等崗位,還會出現較高幅度增長,員工離職率則大幅下降30%-50%。
對于員工流動率極高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這個數據,可謂破天荒。
中國是世界上企業員工離職率最高的國家,根據美世《中國整體薪酬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員工主動離職率為7.1%。互聯網行業成為上半年中國員工主動離職率最高的行業,為13.3%。
“人才流失讓人很頭疼。”
梁建章并不掩飾這一問題給攜程帶來的巨大影響,員工快速流失讓攜程的用工成本不斷攀升。特別是疫情之下,優質員工因為職業幸福感降低而導致的流失,讓互聯網企業面臨巨大人才缺口。
如果一家互聯網公司員工隊伍始終無法保持穩定,很難打硬仗,梁建章很清楚這個道理,他需要盡快找到破解之道。
既然在國內理不出頭緒,海外是否有經驗可借鑒?
02
疫情這兩年,梁建章沒有停下全球游歷的腳步,相繼前往20多個國家考察取經。
同樣面臨人才流失問題,他在海外互聯網圈卻看到了不一樣的經歷。
疫情之初,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蘋果、推特等全球互聯網巨頭,就被迫安排分布在全球的員工們居家辦公。
原本只是應急策略,沒想到,絕大多數員工在經歷長達一年多居家辦公體驗后,開始享受這種不用朝九晚五的輕松工作狀態,拒絕回到辦公室。
2020年5月,谷歌公司發布一項關于員工辦公室喜好調查顯示,62%的員工希望在某個時間點能返回辦公室工作,但不希望每天都這樣做。甚至有10%的員工表示,他們以后再也不愿意回辦公室工作,這一比例在5月上升到了20%。
2021年3月,亞馬遜發布員工復崗計劃,并勸大家要“回歸以辦公室為中心的文化”,重返辦公室將使其員工能夠“最有效地共同發明、協作和學習”。
2021年6月,蘋果公司2800多名員工聯合給高層寫信,表達了對回到辦公室工作的“不滿”。此前,蘋果公司原本計劃2021年9月起,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
互聯網巨頭的員工們“拒絕返回辦公室”態度十分明確,很多人的態度更是決絕,如果不讓自己居家辦公,那就離職好了。
這樣的“威脅”竟然奏效了。
互聯網巨頭無一不是典型的“人才驅動型”企業,強制員工返回辦公室,等于將“核心競爭力”攔在大門外,甚至拱手送給競爭對手。
雙方拉鋸之下,“混合辦公”模式成為雙方都能接受的最優解,各巨頭的政策相繼出爐:
2021年3月,微軟發布“混合工作場所”計劃,全球21個國家工作站點可以通過混合模式容納更多的員工,占全球員工總數的20%左右。
2021年5月,谷歌公司宣布推行混合工作周制度,辦公室和遠程辦公并行,60%員工每周三天時間在辦公室,20%的員工永久居家辦公。
2021年6月,亞馬遜推行“混合辦公”模式。員工9月初復崗后,每周遠程工作兩天。不在亞馬遜分銷網絡中工作的公司員工,可以選擇在美國各地遠程工作,每年可以申請最多四周。
2021年6月,蘋果公司宣布實施“混合辦公”模式,員工周一、周二和周四到辦公室,周五和周五在家工作。
……
至此,“混合辦公”成為全球互聯網領域主流模式。
03
這一過程中,梁建章觀察到,“混合辦公”模式并沒有降低互聯網巨頭員工工作熱情,反而有效降低員工離職率,促使生產效率提升。
新模式推動企業用工成本下降,有公司減少了辦公室租賃面積,退租了不必要的辦公空間;有公司減少了工作餐、日常辦公室福利等支出;有公司通過對不同地區員工居家辦公薪酬體系調整,優化人力成本……
更讓梁建章感興趣的是,“混合辦公”模式正在成為互聯網巨頭在全球范圍內招攬人才的新武器。
對于優質甚至頂尖人才,這些互聯網巨頭不僅開出高額薪水,還允許他們“根本不用來公司上班”,直接在其所在地“就業”,只要通過遠程辦公設施,能夠及時完成工作即可。由此實現在更下沉的市場,大量吸引人才,補充人才梯隊,同時對當地人才市場帶來大范圍沖擊。
這些手段大有改變全球人才流動方向的能力,對未來的全球人才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力。
梁建章分析,中國目前并沒有出現員工倒逼互聯網公司“混合辦公”的趨勢,但不意味著未來不會出現,也不意味著這些影響不會傳遞到中國。
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必須未雨綢繆。
2021年上半年,梁建章開始著手籌劃“混合辦公”模式實驗,彼時攜程高層中多有擔憂,他就用自己在海外看到的案例給高官們解釋實驗必要性。
“人家都是被迫執行,我們是主動出擊。”
梁建章強調,最終讓攜程管理層達成共識的是實驗結果,攜程員工對“混合辦公”模式大力支持,原因有三:
減少了通勤時間,時間利用更高效;
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
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創造力;
梁建章舉了個小案例,攜程呼叫中心的員工居家辦公之后,通勤上能夠普遍節約一大段時間,很多員工將這部分時間用于繼續工作,他們是計件工資制度,多勞多得。沒了通勤的煩躁,收入有了提升,職業幸福感自然提升,員工的忠誠度更高。
事實上,“混合辦公”模式下的遠程辦公將逐步成為世界主流,這是繼近百年前四十小時工作職以來,最大的勞動制度變革,會對社會和經濟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國作為勞動力大國和互聯網大國,需要直面這個變化。”
梁建章認為,攜程的這次革新動作,證明“混合辦公”模式適用于中國,希望更多企業能夠加入。
與此同時,攜程借助“混合辦公”模式,能夠讓企業品牌形象獲得更積極的展現,讓人才體系建設更新迭代。這有助于攜程在疫情后,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式,能夠在潛在的“人才爭奪戰”,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