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選擇做智能鎖,是看到了行業發展前景,想通過智能鎖實現更高的追求。而對李志輝來說,做智能鎖的初心就是想賺錢救家人,幫家庭渡過難關。
20年前,高中畢業就出來工作的李志輝,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能堅持做智能鎖數十年,并且成為多個智能鎖品牌在浙江嘉興、舟山、麗水的總代理。早早外出打拼,為了家庭四處奔波的李志輝,如今不過38歲,卻是智能鎖行業的一名老兵。
2002年左右,國內第一把民用鎖誕生,李志輝有幸見證。在隨后的數十年里,李志輝見證了國內智能鎖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而智能鎖也看著李志輝從窮小子變成人生贏家。作為較早的智能鎖人,從李志輝身上,既可以看到屬于個人的鮮明品質,也能看到老一輩智能鎖人的艱難。
本次專訪,研究組采訪了湖北李志輝,以他的經歷,啟迪當代的智能鎖人。
文 | 柳葉 圖 | 李志輝
1
年少遭變故
孤身闖江湖
出生湖北農村的李志輝,家庭雖非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然天公不作美,高二的時候,母親多次生病住院,昂貴的醫療費讓家里變得一貧如洗。母親住院期間,才18、9歲的李志輝,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
2002年高考之后,李志輝收到了湖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那個年代,上大學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但李志輝選擇了放棄。因為現實情況已不允許他自由自在地完成學業,他要給媽媽治病,并且讓這個家富裕起來。
當研究組問及李志輝,為什么會選擇做智能鎖時?他的回答很無奈:“當時我也不知道我要做智能鎖,我從家到杭州以后,我哥哥說明天到公司去面試。晚上還在吃火鍋,一覺醒來去面試,他就告訴我要做智能鎖了,就這種感覺。”
▲剛參加工作的李志輝
如果現在是2002年,大家會選擇去做智能鎖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但對于一個剛高中畢業的學生來說,他沒有選擇的權利了。
如果沒有童年的特殊經歷,或許李志輝這輩子都不會跟智能鎖有交集,也不會從事跟智能鎖有關的職業。
2
性格內向&空白市場
銷售小白成長的攔路虎
2002年做智能鎖之后,李志輝最開始做工程渠道銷售,然而自己的性格卻成為工作阻礙。采訪中,李志輝坦言自己是個內向的人,當時開始做智能鎖的時候,語言組織能力、交流能力非常差,所以根本不適合做銷售。
“有的時候去見客戶,看到客戶辦公室有人,我遲遲不敢進去,一直等辦公室只剩下客戶以后我再進去,比較膽小,比較膽怯,無法與人溝通。但是,我媽媽生病了,我急需要用錢,我要逼自己一把,最后慢慢被逼出來了。”李志輝道出了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銷售場景。
▲2007年,李志輝三人住在16平的房間里
2002年左右的智能鎖行業,工程渠道智能鎖當道,第一把民用鎖才剛剛出現,對于大眾來說,對智能鎖的概念幾乎等于零。所以,李志輝不僅要克服性格帶來的膽怯,還要在銷售中,花大量的時間進行用戶教育工作。
“現在客戶是選擇買什么樣的智能鎖,我們當時的客戶是,買智能鎖還是買普通鎖?所以我們要不斷地跟客戶灌輸智能鎖的好處,能給客戶帶來什么利益。甚至經常拆鎖、裝鎖給客戶看內部結構,材質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所以我們這一代的銷售不僅對產品熟悉,動手能力也比較強。”李志輝對當時的場景記憶深刻。
做了多年的智能鎖銷售,李志輝對兩個時期的銷售有了清晰的認知。“從我個人來講,現在做業務難度比以前要小,因為現智能鎖市場非常大,大眾對產品也多多少少有了解,單純從與客戶的銷售來講,難度會好一點。”
現實的情況和工作的客觀壓力,迫使李志輝在短時間內成長,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
3
獨立創業
開啟個人發展新篇章
2008年,李志輝離開老東家,經營起了自己的智能鎖事業。有了數年的資源積累,李志輝的事業發展迅速。
在業務分布上,李志輝沒有聚焦在最熟悉的工程渠道,而是多元化發展。目前,李志輝的智能鎖業務主要分為三塊,第一是工程,第二是渠道,例如五金店、KA、3C等,最后一塊是零售直銷。
由于李志輝是做工程出身,所以新事業重心也在此,據其稱,工程銷售額占比大約為60%。應受訪者要求,不方便透露具體年銷售額,但也是千萬級別。在渠道這一塊,與李志輝合作的門店達到了76家,再加上國美有大約13家,所以總計有八十多家門店。在零售這一塊,李志輝主要做小區物業、本地的媒體(論壇、門戶網站)、直播。
近些年,智能鎖行業產品陷入了同質化競爭中,很多產品在功能、外觀方面,多多少少有點相似。那么,智能鎖人該如何在同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李志輝的答案是做方案。
2014年前后,李志輝覺得,賣智能鎖不單單是給客戶提供一個產品,而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根據客戶的需求,選擇與需求相匹配的門鎖及方案。這種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的方案,要求李志輝必須同時與多個品牌合作,因為很多智能鎖在客戶定位、外觀、功能方面有所差異。如今,李志輝與愛迪爾、琨山通用、飛利浦等智能鎖品牌展開了深度合作。
4
做好消費者服務
20年的從業生涯,讓李志輝總結了一個生存法則:要把做好消費者服務放到第一位。
關于這一點,他還舉了一個例子:“2019年碰到一次客戶門鎖門店無法進入房間,當時正值公司假期,同事都放假了,維修人員在外地。讓客戶用充電寶或者找開鎖師傅都解決不了問題,后來跟客戶商量,在周邊賓館給他開了一間房先休息,第二天我們第一時間上門檢查,并用充電寶給打開了,發現是電池觸點問題。”
因為是一個團體的緣故,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并不簡單,因此,李志輝要把團隊人員都培養成智能鎖專家。
首先,在產品上面,要求團隊成員對所有的技術功能參數,包括材質,每個型號的特點,包括每個型號對應的細分的一些市場,包括每個型號對應的客戶群體是高端的還是終端的還是中端的,必須要了如指掌。
其次,在售后這塊,除了門鎖的這些功能必須熟悉之外,要求對安裝的一些突發情況也進行了如指掌。例如王力門怎么裝,盼盼門怎么裝,包括還有一些大霸王鎖體怎么弄,甚至現在有些定制的裝甲門怎么做,還有有關時效性、客戶滿意度等方面的培訓。
這些年,有一個問題困擾很多的經銷商:線下門店生存越來越差,還有必要做嗎?
在李志輝看來,門店是一定要做的。因為現在的背景下,做門店的意義不在于門店帶來了多少的利潤,而是通過門店,可以輻射多少用戶。“靠央視廣告,靠一些線上的廣告,感覺還是很虛的,因為通過我們觀察一些消費者心理來看,他們認為隨處可見你們的店,才是最好的品牌。”李志輝說道。
5
2022:整裝再上陣
2022年,李志輝定了一個5年目標:到2026年,年銷量達到40萬把,培養30名智能門鎖專家。受疫情客觀因素的影響,再加上線上電商對線下的沖擊越來越大,李志輝的團隊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突破口,他覺得,直播很可能就是一匹黑馬。
作為一名見證行業起起伏伏的老兵,李志輝看待行業發展趨勢也很全面。“第一肯定是外觀,可能會越來越有特色,例如更炫酷。第二就是解鎖方式,從卡片到現在的人臉,往后可能還會有更加精密的解鎖方式。第三就是會更智能。例如,在特定范圍內,就可以自動解鎖。第四就是市場競爭可能會導致行業毛利變得更低,未來比拼的不是利潤,而是市場占有率。第五就是未來的行業,可能也會遵循二八原則,即20%的企業占據80%的市場,剩余的企業只能另辟蹊徑,例如性價比、定位等。”李志輝說道。
關鍵詞: 20年后終于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