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t百曉生
來源:TOP互聯網(hulianwang-top)
開年一只黑天鵝。
2月21日中午,一則“騰訊被重錘”的新聞迅速登上熱搜榜,一個雪球用戶“瘋狂的熊貓233”發文:
“騰訊的同事證實,又被錘了,而且是重錘,足以顛覆騰訊的大錘,估計新聞快出了。”
這則消息短小精悍,有板有眼,不明真相的人一看紛紛信以為真。
結果,它很快帶動市場情緒,騰訊股價應聲暴跌5%,兩個小時內市值蒸發2300多億。
2300億是個什么概念?
超過了A股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甚至超過了目前格力的市值。
換句話說,騰訊兩個小時蒸發了一個格力。
清醒過來的騰訊很快出來辟謠,公關總監張軍發文:“一下午,謠言就變種了好多版本”。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辟謠并沒有給騰訊止損,甚至騰訊跌幅還一度擴大,最后張軍不得不感慨:“謠言的穿透力,往往強大的讓人無法想象。”
而謠言的始作俑者,在捅出婁子后,立馬注銷了雪球賬號,逃之夭夭。
從目前來看,謠言不僅中傷了騰訊,更是對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
正如網友所言:
造謠零成本,干掉幾千億市值;
一個傳言就能引起大地震,這才是最怕的;
一個無名賬號一個無知謠言,能夠讓堂堂騰訊暴跌5%,這背后的關系值得深思;
……
那么,是誰在背后吃帶血饅頭?
幾種可能:
首先,騰訊競爭對手;
其次,資本機構。
他們躲在背后,第一步,制造謠言;第二步,銷號跑路;第三步,企鵝暴跌;第四步,重倉企鵝;第五步,這波賺大了……
拋開騰訊被重錘事件本身來看,這年頭謠言真是越來越多。
去年11月15日,一個“王健林去世”的新聞竄上熱搜,某自媒體發文稱: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先生于2021年11月14日下午4點54分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這個“訃告”同樣有板有眼,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然而,沒過多久此事就被證偽了。
當天上午,萬達正式辟謠。
首先,官方po出一張王健林主持召開萬達創新工作推進會的照片,并特意在背景PPT上標注了開會時間——2021年11月15日。
其次,萬達宣布報警,追究造謠自媒體的責任。
同樣是去年3月,一條楊振寧去世的新聞刷遍朋友圈,帖子上白紙黑字寫著“楊振寧先生昨夜于京仙逝,享年99歲”。
當時,網上甚至已經開始追悼。
沒想到媒體一個電話打到中國科學院,這才發現這又是一起謠言。
楊振寧的學生證實楊老先生目前身體健康,謠言不攻自破。
為了達到目的,網絡上的自媒體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
他們到底有什么目的?
無非是兩個字:流量。
2020年7月,杭州一名女子取快遞被偷拍,被人造謠“出軌快遞小哥”。
第二天,她就成了“桃色新聞”里的女主角。
原來,在被偷拍的視頻里,她變成了“幽會快遞小哥”的寂寞少婦。
配著視頻被瘋狂轉發的,還有很多露骨的聊天記錄。
這些虛實難辨的信息,傳遍了小區和很多微信群。
很快,女子的上司和同事都知道了這件事。她的工作被迫暫停,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亂。
無可奈何之下,她選擇了報警。
造這么大的謠,難不成這背后有什么深仇大恨?
警方調查后才發現,造謠者捏造這一切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博眼球”。
也就是說,女子被造謠出軌,身敗名裂,僅僅是因為有人想要蹭流量。
還有更沒底線的。
2020年,中印邊境沖突,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四名戰士用生命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對這種可歌可泣的烈士,歌頌都怕來不及,潘石屹的兒子潘瑞卻幸災樂禍,大放闕詞,用他“網紅”的影響力污蔑英烈,誹謗造謠中國人民解放軍。
具體怎么措辭我就不表述了,我怕遭天譴,大家直接看圖:
好在大快人心的是,潘瑞造謠后,北京公安局一紙通告,對他發出了追捕令!
央視和人民日報發文重錘:詆毀英烈,罪不可恕!
毫無疑問,等待潘瑞的將是法律的嚴厲制裁,整個SOHO公司也將敲山震虎。
近年來,通過捏造畫外音、杜撰圖配文、演繹微信聊天等手段,網絡謠言的觸角蔓延到社會各個群體。
中國有句古話說,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他們大肆占用社會公共資源謀取私利,真的是其心可誅!
可能有的人會聳聳肩:這并沒什么大不了的。
事實上,這是典型的“狼來了”的故事。
如果誰造謠誰就能獲得流量和粉絲,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這個流量密碼一直奏效,那么就會不斷有人搶占先機,不折手段虛構、杜撰小作文。
到時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只剩滿天飛的謠言。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騰訊被重錘”事件折射出了一種很不好的社會風氣——在中國造謠的成本實在太低了,這并不是好事。
希望國家加大打擊力度,治一治這股歪風邪氣,還社會一個清朗環境。
希望大家以后謹慎吃瓜。
這年頭,居心叵測,擺布輿論的人實在太多。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好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