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見過磁帶了?
說起來我上一次見到磁帶還是在兩年前的熱播劇《想見你》里,劇中伍佰的音樂磁帶《Last Dance》可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道具。
距離荷蘭工程師 Lou Ottens 及其團隊于 1963 年發明盒式磁帶,時間已經過去了近 60 年,全球售出的盒式磁帶數量大概多達 1000 億。
這位改變了人們聽音樂方式的 94 歲老人,已于近日在荷蘭去世。他曾表示,自己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制造出標志性隨身聽 Walkman。
《想見你》中使用的隨身聽自然也是 Sony 的 Walkman,而對于大陸的 80、90 后來說,他們的“隨身聽”卻大多是學生時代的復讀機。
復讀機因為價格更便宜,而且還能打著學習英語的幌子輕松說服家長購買,在那個時代成為了學生中熱銷的產品。
如今在二手平臺搜索“復讀機”,步步高和小霸王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另外也有諸如名人、熊貓、紐曼等在當時算是相對小眾的品牌,可以看出步步高和小霸王擁有著相當可觀的市場占有率。
然而小霸王雖然有著不錯的銷量,但相比起學習機時代的輝煌,當時已經逐漸步入下坡路,段永平帶領的步步高則在學習領域逐漸走向頂峰。
極客之選曾非常幸運地淘到了一臺“箱說”齊全、幾乎全新的步步高 BK-796 復讀機。
從它的合格證上可以看出這是一臺 2001 年生產的機型,這已經算是相對中期的機型。
步步高從 1995 年開始正式進入復讀機市場,當時的復讀機市場仍是一片“藍海”,作為后來者的步步高迅速站穩了腳跟。
包裝封面上印刷的施瓦辛格應該算是家喻戶曉了,盡管當時他已經 50 歲了,但相比現在自然顯得年輕不少。
段永平在步步高上同樣使用了“明星戰術”,除了施瓦辛格外,張惠妹和李連杰都曾代言過步步高,盡管我們不清楚具體的代言費用,但這個支出絕對占據了步步高的主要開銷,同樣也為步步高帶來了更高的知名度與銷量。
在 1999 年,步步高復讀機就贏得了行業第一品牌、十佳品牌、質量滿意度第一名、未來消費者首選品牌第一名的稱號。
早期的復讀機大多數都是以深灰色為主,包括步步高在內的大多數品牌都是如此,可能在那樣一個年代,外觀設計并非是選購產品的第一要素,更何況是在教育領域,外觀似乎也顯得不那么重要。
這臺步步高 BK-796 作為中期產品,在功能和外觀上都有著明顯提升和改動。采用了銀色的機身涂裝,從觀感上來說銀色好過深灰色,算是多了幾分高級感和精致感。
復讀機尺寸雖然談不上便攜,但相比錄音機顯然已經小巧不少了,對于學生來說比高價的愛華隨身聽和索尼 Walkman 都更適合。
這臺復讀機的播放、暫停、錄制等按鍵都在機身頂部,這幾個按鍵不用我介紹,大家看圖標也能明白,在旁邊我們還能看到它自帶的麥克風。
機身左側是復讀時長的切換按鍵,在早期的復讀機大多數支持 120 秒的復讀,而這時候已經普遍升級到了 240 秒。
切換按鍵下面是一個 DC 直流電源的接口,這也是復讀機的優點之一,能夠使用變壓器進行供電。
機身右側擁有調節音量的波輪,以及耳機和話筒的接口。這個音量波輪調節現在看起來相當有年代感,這也是那個時代電子產品的特點之一。
兩個音頻的接口則是為附贈的耳機準備的,那個時候還沒有二合一接口,聲音的輸入和輸出是分開的。
耳機的樣式可以用寒酸來形容,但在那個對于音質、Hi-Fi 都沒有概念的學生時代,有一副耳機可能就足夠了。
但必須要說的是,這個耳機漏音情況很嚴重,和耳塞相比這種非封閉頭戴式耳機幾乎沒有私密性可言,你在聽什么旁邊的人同樣可以聽的一清二楚。
機身背面的底部是電池倉,它使用的是四節 AA 電池,也就是說復讀機擁有電源和電池兩種供電形式,這也讓復讀機可以外出攜帶使用,不過復讀機的機身尺寸和便攜二字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與此同時,這個時期的大部分復讀機都增加了數碼顯示屏,這塊屏幕可以查看復讀的時間,最高支持 240 秒的復讀。
屏幕上下一共擁有 7 個按鍵,這個區域幾乎承載了所有關鍵功能。
在按鍵左側則是一個揚聲器,在當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使用耳機而不是這個喇叭,雖然磁帶的音質本身也沒有好到哪去,但這個揚聲器只是能發出聲音而已。
作為一臺復讀機,對比和跟讀可能是相對重要的功能之一,用戶可以用這個功能來練習發音,但我確信更多的人會選擇攢下零花錢去買幾元一盤的盜版磁帶,然后拿著本子抄歌詞。
磁帶這種介質在當時還算是主流,但現在聽起來簡直麻煩的要死,沒有上一曲、下一曲,需要手動快進或者快退,時間的估算和熟練度成正比。
磁帶也很容易出現卷帶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小心翼翼地將帶子放通順,再用指甲慢慢轉動磁帶。
如果讀取磁帶信息的磁頭太臟的話,播放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市面上也有清潔磁頭的清潔套裝出售。
因為太久沒有使用磁帶,第一次打開英語磁帶時我們錯放成了 B 面,磁帶已經播放到末尾,我們還以為復讀機壞了。
在那個娛樂生活并不豐富的年代,本是學習工具的復讀機因為算是隨身聽的“平替”,成為了學生中熱銷的產品。
雖然它沒有隨身聽那么便攜,音質也不出眾,使用體驗更比不上后來的 CD 隨身聽,但它就在那樣一個時代,成為了每個人心中獨特的回憶。
關鍵詞: 盒式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