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消息 據北京日報,國家衛健委今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互聯網 + 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效益日益顯現,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 7700 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建立起了預約診療制度,提供線上服務,全國建成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了 1100 家。“互聯網 + 醫療健康”在很多醫療機構逐步從 “可選項”變成了 “必選項”,從 “錦上添花”變成了 “雪中送炭”,互聯網醫療已經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眾在看病就醫過程中也得到了更好、更便捷的體驗。
毛群安介紹,國家衛健委先后出臺了 “互聯網 + 醫療健康”便民惠民的 10 項服務 30 條措施,目前,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并投入試運行。7000 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了省統籌區域平臺,2200 多家三級公立醫院初步實現了院內信息的互通共享。
IT之家了解到,除了基礎互聯網醫療服務完善,我國還致力于高新科技與醫療結合。去年 9 月份,全球首個 5G + 全息遠程診療系統正式在中國江蘇泰州發布。同時,全球首例 5G + 全息遠程診療順利完成落地。
據悉,全球首個 5G + 全息遠程診療系統,由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在 “5G 遠程診療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全息影像展示及全息直播互動技術,實現的遠程全息醫療影像實時傳輸技術,可以為遠程患者展現更真實生動的診療畫面,并且使醫生和病患在幾乎零時延的環境下實時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