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領域,女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各種高新技術升級的基礎,滲透于各種頂尖技術領域。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這種高精尖的產業似乎是男性的主場。
事實上,在看似由男性主導的半導體領域,杰出的女性代表們從未缺席,而且力量不可小覷。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盤點在半導體行業有哪些杰出的女性。
蘇姿豐
提到半導體行業的重量級女性人物,大部分人必然會想到 AMD 首席執行官蘇姿豐。
上個月,她剛剛獲得了半導體界的諾貝爾獎——羅伯特 ·N· 諾伊斯獎,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華裔獲獎者。
蘇姿豐是 AMD 第四任首席執行官,也是科技界為數不多的女性首席執行官之一。在最初選擇加入 AMD 時,她曾表示,“我知道自己想在半導體行業長足的發展,我也明白這一切的基礎是一家真正有技術的公司,AMD 是少數擁有知識產權和強勁技術實力的公司之一。我當時希望能帶領 AMD 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和更多創新的產品。”
蘇姿豐擁有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專業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學位。在 2012 年加入 AMD 之前,她曾在 IBM、飛思卡爾和德州儀器擔任技術性職位。
入職 AMD 的前兩年,她先后擔任過首席運營官、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業務總經理等職務,后來在 2014 年 10 月被正式任命為 AMD 總裁暨首席執行官。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 AMD 已經連續虧損 6 年,其主要的服務器芯片已經從 26% 的市場份額跌到了不足 1%,外界多方傳聞彼時的 AMD 距離破產僅一步之遙。
在此情景下,蘇姿豐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短短四年,不但讓 AMD 成功扭虧為盈,還讓其成為了與英特爾、英偉達比肩的對手。
2017 年,AMD 營收達 53.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利潤 4300 萬美元,結束了長期負盈利的賠本狀態
同年,在蘇姿豐的帶領下,AMD 推出了 Zen 架構,與英特爾搶占高端筆記本處理器市場
2018 年,蘇姿豐將芯片的生產任務外包給臺積電,后者在生產技術上超越了英特爾。
可以說,蘇姿豐是 AMD 當之無愧的功臣。
何庭波
何庭波是華為半導體業務發展的重要人物。
她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和半導體物理專業,并于 1996 年加入華為。
在華為的 20 多年中,曾擔任芯片業務總工程師、中研基礎部總監、海思研發管理部部長、海思常務副總裁等重要職務,現任為海思總裁、2012 實驗室副總裁。
何庭波是華為手機和芯片業務發展的見證者。她曾帶領團隊完成了無線芯片、3G 無線網絡芯片、麒麟芯片、海思芯片的研發工作,經歷了芯片從 0.5 微米到 0.35、0.25,再到 28、16、10、7 納米演變的過程。
何庭波首次接到海思半導體研發任務是在 2004 年,當時任正非對她說:“每年給你 4 億美元的研發費用,給你 2 萬人,一定要站起來,減少對美國芯片的依賴。”雖然感到壓力巨大,但她還是選擇了迎難而上,從零開始了就從零開始了 “麒麟芯片”研究。
歷經十年,2014 年海思手機芯片終于開始進入主流市場。據悉,當年,海思發布四核麒麟 910T,首次搭載于華為 P7,陸續又發布了八核芯片麒麟 920、64 位 8 核芯片麒麟 930 以及搭載在 mate9 上的芯片麒麟 960,不到三年就取得了出貨破億的好成績。
2017 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達到 1.53 億部,其有 7000 萬部手機使用了海思處理器,這一年,華為海思芯片收入達到 47 億美元(約合 323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21%,擠進了全球第七位。
董明珠
除了格力電器董事長外,董明珠還是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創始人。
2018 年 8 月 14 日,格力電器以 10 億人民幣設立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零邊界),董明珠為公司董事長與法人,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銷售;通訊技術、物聯網技術、嵌入式軟件、計算機軟件、移動設備軟件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以及技術咨詢;上述產品的批發與進出口業務等。
珠海零邊界的主營業務主要是為開發與設計空調專用芯片。
據媒體報道,此前的中興危機讓董明珠意識到,家電企業同樣依賴于芯片支持,包括變頻空調、變頻冰箱等,即便格力 “掌握核心科技”,但最關鍵的芯片 IGBT 需要進口。
對于造芯一事,2017 年在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曾表示,格力一年需要的芯片要 40 多億元,接近 50 億,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進口的,現在格力在造芯上已經小有成效,爭取明年的格力空調上能夠用上自己的芯片。
2018 年 12 月,格力電器發布公告透露,公司將投資 30 億元間接入股安世半導體,這也是這家空調巨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對外投資。
徐秀蘭
徐秀蘭是中美矽晶公司董事總經理、半導體硅片廠商環球晶圓(GlobalWafers)董事長。
去年年底,環球晶圓宣布以 45 億美元收購了德國半導體硅片廠商世創電子(Siltronic AG),目前并購正在進一步協商中,如果達成環球晶原的市場占有率將從全球第三躍升至全球第一。
據悉,全球半導體硅片廠排名前五的分別有:日本信越半導體、日本勝高、環球晶圓、德國世創、韓國樂金,合計市場份額達到了 93%。
此次收購世創是環球晶圓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購,此前,環球晶還在 2021 年收購了全球排名第六的日商 Covalent 旗下半導體硅晶圓子公司;在 2016 年收購了丹麥 Topsil 及美國 SunEdison 半導體;2012 年環球晶收購日商 Covalent Silicon Corporation;在 2008 年對美商 Globitech 進行了并購。
以上這些重大并購項目,全部有徐秀蘭參與并完成。此前,在公開講話中,徐秀蘭表示,環球晶 2020 年的營收態勢,已經確定是季季高,不過受到匯率因素干擾大。至于明年的情況,不計算欲并購的世創,一樣看起來也可能同樣是季季高的狀態。今年營收雖然可能較 2019 年小幅下滑,但明年的業績有機會與 2018 年歷史高點相當,甚至超越,再創高峰。
官網顯示,環球晶圓主要生產用于電子設備的先進半導體,根據客戶的精準規格要求制造 150mm(6 英寸)、200mm(8 英寸)和 300mm(12 英寸)晶圓,其表面特征、組成、純度、晶體性能和電性各不相同,目前仍然制造和銷售大量的 150mm 晶圓。
丁術季
丁術季現任美國杜邦公司電子與成像集團中國戰略發展總經理。
丁術季形容 “半導體人都是天才與瘋子”——不服輸、愛死磕,永遠保持著對新事物的好奇與追求,時刻準備自我更新,保持敏銳的對產業和市場的洞察力,而這種精神也是她的真實寫照。
在半導體電子材料領域工作 25 年,丁術季不斷突破 “天花板”,領導陶氏化學光刻膠全球事業部 (光刻膠是集成電路,顯示器,光伏制造等領域的關鍵性原材料)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業務成長幅度遠高于產業的增長速率,年利潤翻了五倍。
2018 年 9 月,術季所在的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兩家全球最大的化學 “百年老店”成功完成對等合并,稱為 “陶氏杜邦”,該集團擁有三大事業部:材料科學、農業、特種產品。按照當時兩家公司的市值,陶氏杜邦合并后的市值超 1500 億美元,一舉超過當時化工行業市值最大的德國巴斯夫公司,成為化工企業新的全球老大。
20 年前剛剛入行時,半導體工藝節點還在 180nm 以上,丁術季一路走來見證了半導體工藝的一點點推進,直到現在 7nm、5nm,她相信將來還會有 3nm。
丁術季說,半導體高端技術的創新挑戰巨大,對工藝品管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都極端苛刻,這種追求完美和極致的過程十分辛苦,但半導體人就是這樣不知疲倦地努力地推進著一代又一代新技術節點的發展,一干就是一輩子。
駱薇薇
駱薇薇是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2018 年在第三屆 “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上,駱薇薇團隊以 “高性能 8 英寸硅基氮化鎵外延、功率器件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主體賽創業組一等獎。
據了解,這是當時全球首條 8 英寸硅基氮化鎵外延與芯片量產生產線,打破了國外知名半導體公司在氮化鎵功率芯片設計和生產制造領域對中國市場、甚至全球市場的壟斷。
英諾賽科成立于 2015 年 12 月,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自產的半導體材料、器件及設備。目前公司有 26 項科技成果獲得國際專利,并有其他 40 多項成果正在申請國際專利。
這是駱薇薇創辦的第三家公司,此前,她還創辦了兩家以新材料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公司。
據了解,駱薇薇畢業于新西蘭梅西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后,她曾在美國宇航局(NASA)工作了 15 年,之后選擇回國創業。
徐昀
她是 Cadence DesignSystems 中國區女掌門人。
Cadence 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軟件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 (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半導體技術解決方案和設計服務供應商。
徐昀自 2015 年 8 月開始擔任 Cadence 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在 Cadence 任職期間,徐昀在銷售和市場團隊中曾任多個領導職務,擔任亞太區群總監期間,她帶領亞太技術銷售團隊、業務管理團隊以及市場團隊,全面加強 Cadence 在亞太地區的市場地位和業務管理,拓展 Cadence 在華業務。
徐昀在半導體和 EDA 行業擁有近 20 年的豐富經驗,此前在有關 “如何助力中國 AI 芯片事業發展?”的提問中,她曾表示,“我很看好國內在 AI 領域的發展,中國是全球第二大 AI 經濟體,包括投資、公司數目、專利數目等。
此外,她還表示非??春脟鴥鹊淖灾骺煽胤较颍ㄈ斯ぶ悄?、圖像識別、安防方等方面,這些應用都是通過在系統上的優勢來發展芯片領域,這些領域不光有系統廠商,還有更多的初創公司積極參與。
王來春
王來春是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官網顯示,立訊精密是一家技術導向公司,專注于連接器、連接線、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高頻產品開發。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通訊、企業級、汽車及醫療等全球多個重要領域。
2004 年,王來春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2020 年,現年 53 歲的她以 83 億美元財富位列 2020 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第 235 名,超過了她的老東家、鴻海創辦人郭臺銘(72 億美元)。
據了解,王來春最早是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招聘的首批 149 名員工之一。她曾在臺灣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線裝事業部工作近 10 年,這十年間,她多次晉升達到了當時大陸員工在富士康的最高級別。
1999 年,王來春從富士康離職,與哥哥王來勝共同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公司主營業務與富士康基本一致:研發、生產、銷售各種電子連接線、連接器。在戰略布局上,王來春緊密圍繞富士康發展,對其進行貼身配套與服務。2009 年,立訊精密獲得富士康旗下的富港電子 4000 萬投資。2010 年在這筆資金支持下,立訊精密得以上市。
公司上市后,王來春身家暴漲達到了 23 億元。當時《潮商》雜志曾評價稱,“深圳的上市公司已有一兩百家,打造出的深圳富豪不可勝數,但是正宗打工妹出身而創業成功卻極為罕見,王來春終于填補了這一空白。”
除了業界的優秀女企業家們,女性在半導體前沿研究領域同樣發揮了重要力量。
林蘭英
林蘭英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我國半導體科學事業的開拓者之一,被稱為中國半導體材料之母,中國太空材料之母。
她曾先后負責研制我國第一根硅單晶、第一根無錯位硅單晶、第一臺高壓單晶爐、第一篇單異質結構 SOI 外延材料、第一根 GAP 半晶、第一片雙異質結構 SOI 外延材料。因此四次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獲得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996 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998 年獲霍英東成就獎。
林蘭英正式開始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是在 1949 年。當時林蘭英在國外留學,期間她憑借出色的成績,獲得了導師推薦前往芝加哥攻讀數學博士的機會。但當時恰逢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運用固體物理理論解釋了半導體現象,并與冶金技術結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塊半導體單晶,激發了她對半導體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她認為,當時貧窮落后的祖國,最為需要、最為適用的還是物理,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乃至修一座高樓,建一座城市都與物理相關。因此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芝加哥的學習機會,前往賓大研究院開始了對半導體材料的研究。
謝希德
謝希德是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科和表面物理學科創始者和奠基者,同時她也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謝希德主攻表面物理和半導體物理的研究理論,曾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并是這些方面科學研究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
1949 年,謝希德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大學女校長,她把握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機遇,為復旦大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和前任校長蘇步青開創了復旦輝煌的 “蘇謝時代”,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物理學科研就夠的建立和發展,科教領域的國際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學會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50 年代末,她白手起家創辦了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并任副所長。在她精心指導和組織下,堅持應用技術和基礎研究并重,為上海半導體工業發展和基礎研究創建了必要的條件。
60 年代初,她看到國際上硅平面工藝興起,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各高校開展了固體能譜研究。1986 年,她出版專著《群論及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現已成為國內許多大學研究生的教材。
寫在最后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在半導體行業貢獻重要力量的杰出女性們。
放眼整個科技領域,在國際上,我國女性在從業者一騎絕塵接近 70%,位列世界第一。但從國內來看,相比于男性,女性從業者依然占小部分比例。天花板、女別歧視、崗位限制等依然是女性職場普遍存在的難題。
總之,女性在科技領域的道路還又遠又長,需要更多的榜樣的力量。相信以上這些榜樣將成為女性在科技領域探索的燈塔,指引她們勇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