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臺愛回收母公司萬物新生集團終于要赴美 IPO 了,并有望成為“中概股 ESG 第一股”。(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5 月 29 日,深耕二手 3C 產品交易和服務市場的愛回收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 IPO 招股書,擬于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 RERE。
眼下沖刺 IPO,對愛回收而言,也是一個勢在必行且無奈的選擇。一方面,國外同類平臺先后上市。2019 年 6 月至今,TheRealReal、Posh mark、ThredUP 先后登陸資本市場。以“美版閑魚”Posh mark 為例,2021 年初,公司上市首日股價曾大漲 142%。在到達 101.5 美元的高點后,股價一路下跌,腰斬至目前的 46.62 美元,市值 35.29 億美元。
另一方面,經歷了十年耕耘,愛回收依然未能實行盈利 ,并且現金流開始告急,通過走向 IPO 募資,需求愈加急迫。
愛回收創始人陳雪峰曾放言“絕不會流血上市”,并表示公司 IPO 的最低估值為 40-50 億美元。能否如愿,還需要二級市場給出最終答案。
同時,二手產品難標化、非高頻、口碑差的固有問題,也讓二手電商行業屢遭詬病。愛回收拿什么講好二手經濟的故事?
成立十年,融資七輪,三年虧損近 14 億元
萬物新生集團是一家“互聯網 + 環保”類型的循環經濟企業,旗下四大業務線,涵蓋 C2B(愛回收,全場景回收解決方案平臺)、B2B(拍機堂,商家線上交易平臺)、B2C(拍拍,二手優品零售平臺),以及海外業務 AHS DEVICE 和城市綠色產業鏈業務“愛分類?愛回收”。橫跨產業鏈供需兩端,服務覆蓋從回收、檢測、評級、定價到再銷售的全流程。
天眼查 App 顯示,愛回收關聯公司上海萬物新生環??萍技瘓F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悅易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5 月,注冊資本 5000 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陳雪峰。
成立十年,愛回收已完成七輪融資。最新一輪的公開融資發生在 2020 年 9 月,愛回收宣布完成超 1 億美元 E + 輪融資,由京東集團和國泰君安國際聯合領投,上海國和投資、清新資本、京東物流產業基金匯禾資本、毅峰資本參與跟投。
招股書顯示,快手也于 2021 年 5 月投資了萬物新生集團。IPO 前,創始人陳雪峰持股 10.9%,京東集團持股為 34.7%,五源資本持股為 14%,Internet Fund IV Pte. Ltd. 持股為 7.3%,天圖資本持股為 8.5%。
財務數據方面,招股書顯示,萬物新生集團過去 12 個月(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整體營收為 56.80 億元,同比增長 49.4%。2020 年整體營收為 48.58 億元,其中核心業務營收為 47.09 億元,較 2019 年同比增長 38.2%。
值得一提的是,萬物新生的平臺 take rate(收費率)從 2018 年的 0.5% 升至 2019 年的 2.4%,2020 年達 4.1%,帶動毛利率從 2018 年的 14.1% 提升至 2020 年的 25.7%。
招股書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凈虧損分別為 2.1 億元、7.0 億元、4.7 億元。過去三年,愛回收累計虧損 13.8 億元。
愛回收創始人陳雪峰曾經算過一筆賬:一家簡易門店一次性硬件投入為 7 萬元,一家門店每月運營成本約 3 萬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萬物新生集團在中國 172 個城市開拓 755 家門店和超過 1500 個自助服務站。截至 5 月 26 日,愛回收線下門店達到 800 家。
以此計算,僅線下門店部分,愛回收每年的運營成本約為 2.88 億。
愛回收在招股書中稱,此次募資將主要用于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提供更多元化的平臺服務,拓展愛回收門店網絡,為拍拍平臺開發新的銷售渠道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持續擴張下,愛回收必然承受著較高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包括愛回收在內的實體門店,不斷受到疫情的沖擊。線下門店無疑源源不斷地為其帶來現金流上的壓力。
招股書顯示,愛回收賬上現金及等價物僅剩 1 億美元。若按照 2020 年虧損 4.7 億元來計算,公司還可維持一年半左右。
在二手交易賽道里,閑魚和轉轉占據了 90% 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今年 3 月,二手電商 App 月活躍用戶數中,閑魚與轉轉分別高達 8234 萬人和 2093 萬人,而愛回收僅為 25.6 萬,不及閑魚和轉轉零頭。
背靠阿里、騰訊,閑魚與轉轉這兩個估值均超百億的二手巨頭,近幾年均沒有傳出上市消息。反倒是體量相去甚遠的愛回收,過去幾年一直在謀求上市。
早在 2016 年完成 D 輪融資時,愛回收就曾宣布將上市納入時間表。2018 年年中,愛回收再次提及上市,并將上市地點由內地改為香港或納斯達克。
五年過去,愛回收終于如愿,卻也反映出其對二級市場穩定資金來源的急切需求。
愛回收的焦慮:內憂外患不斷,平臺屢遭質疑
2020 年初,疫情伊始。愛回收內部員工曾爆料,在疫情嚴重的 1 月份,公司停繳了員工的五險一金。
隨后,愛回收發內部信創新推出“讓薪”制度,提出全員讓薪 10%-30%。核心就是取消員工的一系列福利與補貼,強調業績掛鉤,將相關薪資福利讓度給公司,以壓縮人員成本。
2020 年底,愛回收員工在某職場社交平臺上貼出內部郵件稱,從 12 月起,愛回收將執行新的考勤制度,同時為了鼓勵員工長期加班加點,推出《奮斗者激勵方案》。新的政策嚴格規定了員工的上班時間和出勤,要求員工每月的日均在崗出勤時間不得低于 8 小時,并取消了加班餐補。
而想要成為“奮斗者”,愛回收員工不僅需要半年業績評級 B + 以上,還要半年度請假不超過 10 天,每日出勤達到 10.5 小時才能享受到獎金激勵等。對此,有愛回收員工表示:“公司不尊重員工,待遇、發展都不行,只能留下低效率加班的人”。
還有人表示’直接勸退一波人,省得年底裁員賠錢’、‘這種做法是公司倒閉前的節奏’、‘因為某些公司高管,沒有華為的病,卻得了華為的病,沒有能力給華為的待遇,卻總想模仿華為的狼性’……
內憂未消,外患同樣不斷。
如今,閑魚、轉轉強敵環伺的競爭格局之下。閃回收、回收寶、愛換機等新玩家不斷涌現。
以閃回收為例,2021 年 4 月,該公司宣布完成 C 輪融資。彼時,其創始人兼 CEO 劉劍逸表示:“閃回收與眾多基于消費互聯網的專注流量和 GMV 的模式不同,我們更專注手機回收,并且我們認為手機后市場是新機市場的延伸,二手回收最有效的場景是消費者買手機時的換新場景,與通訊行業的產業主體密切相關。因此我們更注重與產業上游的手機廠商、運營商和零售渠道商的合作,致力于幫助上游銷售更多的新機,為整個行業賦能,提升產業各主體各個環節的新機銷售效率。這既是 S2B2C 模式,更是典型的產業互聯網底層邏輯。”
據劉劍逸透露,閃回收連續四年實現業績超速增長,多項經營指標位列行業前茅。自 2020 年開始,閃回收已經在通訊渠道完成了后發先至的優勢,成為了行業頭部品牌。
一直是愛回收標志的線下店,也面臨著閑魚小站的蠶食。2019 年 4 月起,北上廣深等首批 10 個城市的熱門商圈,閑魚小站陸續開張。
據了解,閑魚小站?回收寶現是與阿里投資的回收寶的共建項目。目前,閑魚小站的功能主要包括閑魚信用回收、手機保養、驗機等服務,此外還兼有數碼周邊和閑魚文化周邊的體驗等功能。未來,閑魚小站還將承接閑魚優品、C2C 同城交易等線下服務場景。
在 2020 年底的年度會議上,閑魚提出了“新線下”業務,并宣布未來三年將在 20 個城市建立閑魚基地,同時向 50 個以上城市布局旗下一站式商業門店“閑魚小站”,閑魚集市也將推廣到 30 個城市。
背靠阿里,身處二手電商行業第一梯隊的閑魚親自下場,無疑講給愛回收帶來巨大的壓力。
而在消費者端,目前,在黑貓投訴上,搜索愛回收,共有 1142 條結果。投訴內容主要為售賣假貨、惡意壓價、私自拆機、霸王條款等。
以最新投訴案例為例,有消費者稱愛回收郵寄回收惡意損壞用戶設備后壓價。
此外,還有消費者投訴稱,其在愛回收購買手機無法享受三包服務,并且有可能購買的手機不是新品,而是翻新機器。
內憂外患不斷,平臺屢遭質疑。愛回收想要講好“二手經濟”的故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戰略失焦:從 C2B 到 B2C,最終升級為“萬物新生”
自 2010 年上線時的愛回收網出發,愛回收以 C2B 起家,并一直將其視為戰略錨點。
轉變發生在 2019 年 6 月。彼時,愛回收戰略合并拍拍,完成對京東“棄子”的收編,態度 180° 轉變,做起自己并不擅長的 C2B 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交易的一部分,京東集團將領投愛回收新一輪超過 5 億美元的融資和戰略整合交易。至此,京東集團正式成為愛回收最大的戰略股東。
對于上述交易,陳雪峰表示,2019 年,僅拍拍自己的交易規模就有 70-80 億,且單獨盈利。這一交易絕對不是外界所傳的所謂甩包袱。相反,這是一次強強聯合的化學反應。
事實上則是,在 2019 年 3 月,京東集團的大變動當中,拍拍就注定成為“棄子”。據多名分析師分享,拍拍最終易主的背后則是其失去了戰略價值,即沒能為京東帶來足夠高的 GMV 增長。
“上線之初,拍拍曾被京東寄予厚望,后者為其提供了很多入口支持:線上導入 PC、App、微信手 Q 等流量入口,線下利用京東之家、京東便利店、校園派、專賣店等渠道。然而,這些投入都沒有得到回報。”某知情人士表示說。
于是,從 2019 年 4 月開始,拍拍內部就開始了一系列變動:首先是 C2C 閑置發布和集市服務下線,轉為京東轉賣與備件庫商品,隨后又被京東關閉新品搜索信息流里的“同款二手”入口。
據說,此時的拍拍還曾在二手市場的平臺當中廣泛尋找買家,不過,由于流量等多個原因被買家所拒絕。
陳雪峰顯然不這么認為,他表示,“愛回收與拍拍的合并,補足了愛回收的產業鏈短板。如今,集團已成為在行業內率先打通 C2B、B2B、B2C 全產業鏈端到端閉環的公司。”
只是,收編拍拍后,外界就有聲音質疑愛回收戰略定位失去準心:不斷搖擺、戰略失焦。對了,愛回收也一直在講出海的舊故事。
經過一年多的磨合,2020 年 9 月,愛回收在宣布 E + 輪融資的同時宣布,集團品牌由愛回收升級為“萬物新生”。而這也預示著,愛回收的戰略又一次發生變化。
單純從新品牌的名字“萬物新生”來看,這四個字似乎在向外界表明,今后的生意不僅限于手機和數碼產品,而是“萬物皆可回收”。
從 2019 年的“垃圾分類”,到 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再到今年 3 月份,“碳中和”被寫入 2021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結合這一與“二手經濟”密不可分的“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大背景,不難想象,愛回收想要借助此次品牌升級來為投資者講述一個新故事 —— 中概股 ESG 第一股,以提高其自身估值。
最終表現如何,只待愛回收成功上市后,由市場和時間來檢驗。
關鍵詞: 愛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