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美國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論文中提到,他們發明的一種新催化劑,可通過增加化學反應中長鏈碳氫化合物的產量, 來將CO2轉化為其他有用的化學品,例如丙烷、丁烷或其他由碳和氫長鏈組成的碳氫化合物燃料 。
據了解,這種新催化劑由元素釕(一種屬于鉑族的稀有過渡金屬)組成,跟其他催化劑相同,可加速化學反應,但不同的是,該催化劑不會在過程中耗盡。
相比于其他高質量催化劑,如鈀和鉑,元素釕更加便宜,在相同條件下產生的丁烷, 是標準催化劑在最大壓力下可產生的最長碳氫化合物的1000倍 。
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師馬泰奧·卡涅羅團隊花了7年的時間來發現和完善這種新催化劑,能從反應過程中生產汽油是該催化劑的重大突破。
由于生產所有用于汽油的長鏈碳氫化合物需要更大的壓力,因此需要建造一個新的反應器。
不過,卡涅羅同時承認,雖然長鏈碳氫化合物是捕獲碳的一種創新用途,但并不完美, 他還在研究將CO2轉化為有價值工業化學品的其他催化劑和類似工藝 。
【來源:快科技】【作者:落木】
關鍵詞: 斯坦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