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5 年前,初代 iPhone 橫空出世,可謂是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 現(xiàn)在,前蘋果軟件工程師和設計師 Ken Kocienda 透露了關于初代 iPhone 為何缺失關鍵功能--復制粘貼的背后原因。 Kocienda 于 2001 年加入蘋果,是 iPhone 背后的關鍵工程師之一。
在開發(fā) iPhone 之前,Kocienda 曾在創(chuàng)建 Apple Safari 網(wǎng)絡瀏覽器的團隊中工作,這保證了他在 Apple 第一款智能 手機 的開發(fā)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初代 iPhone 上市 15 周年之際,這位前 蘋果 工程師決定分享一些關于蘋果如何創(chuàng)造第一款 iPhone 的有趣故事。其中一個包括有關該公司為何決定推出其第一款沒有復制和粘貼選項的智能手機的詳細信息。
Kocienda 簡短而有趣的解釋是,Apple 工程師沒有時間在第一臺 iPhone 上實現(xiàn)復制和粘貼。據(jù)他介紹,當時該團隊忙于創(chuàng)建 iPhone 的虛擬鍵盤及其自動更正系統(tǒng)。 iPhone 推出后,Kocienda 和他的團隊最終決定開發(fā)復制和粘貼選項,但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為用戶準備好該功能。
工程師解釋說,他提出了“放大文本放大鏡”的想法,讓用戶知道他們將文本光標指向的確切位置,這對于復制和粘貼至關重要。然而,即使使用經(jīng)典的虛擬放大鏡,由于自然閃爍,用戶將手指從屏幕上移開后,光標最終還是會在字符之間移動。
Kocienda 不得不開發(fā)一個“觸摸歷史記錄”,僅用于文本編輯。這樣,在手指離開屏幕后,系統(tǒng)會在最后一次觸摸后的幾毫秒內自動檢測到用戶手指的位置,從而使光標停留在用戶真正想要的位置。
【來源:cnBeta.COM】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