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aiiqm"></s>
  • 
    
    • <sup id="aiiqm"></sup>
    • <sup id="aiiqm"></sup>
       

      一文了解Zen 3:頻率大幅度提升 大程度降低延遲

      發(fā)布時間:2020-10-06 12:52:01  |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wǎng)  

      國慶假期,相比起在旅游景點人擠人,對各位DIY愛好者來說還是老實呆在家里玩游戲實在。而除了缺貨半個月,依然搶不到的RTX 3080之外,大家好奇的就是即將來臨的10月8日AMD Zen 3 CPU發(fā)布會了。Zen 2銳龍給了玩家太多驚喜,那理所當然,修補缺點的Zen 3會更加受歡迎。

      這里我根據(jù)近期的各種爆料,整理成一篇類似于“吃瓜向”的文章,讓大家在等待的時候也不會那么無聊。

      規(guī)格,命名與設計:假7nm+?

      Zen 3的路線圖其實改了N遍,從開始的“7nm+”,變成了最新一版中的7nm。這個加號按照現(xiàn)在的信息來理解,其實只是等價于“更好”。

      TSMC的7nm有三個版本:N7(使用DUV),N7P(同樣是DUV),N7+(EUV),最好的當然是N7+,但AMD并沒有正式說明他們用的到底是N7P,還是N7+,但他們承諾會提供增強版的工藝設計,讓核心擁有更好的超頻能力。

      作為命名鬼才,這次AMD選擇跳過了4000的命名,直接命名Zen 3為5000系列,后面三位的命名規(guī)則與上代基本一致。

      根據(jù)所知消息,來看一下幾款CPU的詳細規(guī)格:

      Ryzen 9 5950X 16C@4.9GHz;

      Ryzen 9 5900X 12C@4.8GHz;

      Ryzen 7 5800X 8C@4.8GHz;

      Ryzen 5 5600X 6C@4.6GHz;

      對比上代同定位產(chǎn)品,Zen 3 CPU的頻率都獲得了較大幅度提升,而核心數(shù)量與上代一樣。

      接下來是設計,AMD的高級副總裁Forrest Norrod提到:Zen 3是全新的,但會繼承Zen系列的優(yōu)秀設計。

      Zen系列處理器被詬病最多的是延遲問題,IF總線雖然在核心擴展性方面有很好表現(xiàn),但對比Intel的環(huán)形總線來說,后者更適合在消費級產(chǎn)品上體現(xiàn)出更低延遲與更好的性能,對高頻內(nèi)存支持也更好,Zen 3主要解決的問題就在這里。

      圖上是一份19年9月HPC-AI會議中泄露出來關于Zen 3 Milan處理器的核心設計細節(jié),Zen 3的CCX為8核心設計。

      這兩張圖是AMD關于Family 19h(對應Zen+和Zen 2的Family 17h,應該就是指Zen 3了)的Processor Programming Reference(處理器編程參考)文檔,里面也有提到Zen 3的設計:

      最高兩個CCD設計與一個I/O Die設計,單CCD包含一個8核心的CCX,包含4MB二級緩存與最高32MB的三級緩存。

      Zen 2的單CCX為4核心設計,4核心共享16MB三級緩存,而Zen 3則是8核心設計,8核心共享32MB三級緩存,后者少了CCX之間的IF總線數(shù)據(jù)交互,并直接共享高速緩存,能極大程度降低延遲,并提高IPC。另外,瓶頸的內(nèi)存控制器與I/O芯片也將獲得升級,使用高頻內(nèi)存并且不會遇到IF分頻情況將成為可能。

      從VideoCardz上我們也獲取了一條有意思的信息:新BOOST技術不著重在更高的頻率,而是更長的負載時間,可持續(xù)幾分鐘。

      這個信息量就很大了,一般AMD的BOOST我們都認為是“5秒真男人”技術,標稱的頻率可能就持續(xù)幾秒,幾十秒。

      而如果前面提到的頻率屬實,加上持續(xù)幾分鐘的BOOST時間,那就非常有看頭了。不僅代表著處理器可以長時間運行在最高頻率上,也間接表明Zen 3處理器具有不少的可超頻空間。

      性能:單核比藍廠還厲害?

      AMD先前放出了這樣一張“每兩年的IPC提升幅度”圖,Zen 3的提升已經(jīng)超過了工藝標準的提升,看來AMD是比較有底氣才敢這樣宣傳的,而通過各方面泄露的性能表現(xiàn),我們也可以看到Zen 3應該是有比較不錯的性能提升。

      據(jù)Hardwareluxx的傳言,在Milan中,Zen 3的整型計算性能會較Zen 2提升15%,單核性能也應該會提升20%,我認為如果轉移至Vermeer這系列處理器中,其提升幅度也應當類似,比較符合當時Zen+至Zen 2的提升幅度。

      然后是各種流傳的“實際成績”對比,此前泄露的CineBench R20單核跑分是確切存在的,不過這成績看著像是隨便填上去的,即使同架構同頻率,實際跑出來的成績也會有一點點不同,這里幾款CPU出現(xiàn)了不少的同分情況,真實性存疑。

      但如果網(wǎng)站的成績來源靠譜,那這次AMD的單核心表現(xiàn)就是空前的強勁了。

      R20單核跑分排行鏈接:www.cpu-monkey.com/en/cpu_benchmark-cinebench_r20_single_core-9

      Vermeer工程樣品型號

      繼后是貼吧中傳出的一張CPU-Z跑分圖,從規(guī)格來看應該是Ryzen 9 5900X,型號100-000000061-08與此前曝光的工程樣品型號基本相符(下圖的8月7日,第一行),單核高達652.8分,多核心9481.8分,單核分已經(jīng)趕超i9-10900K單核超5.3GHz了。

      另外還有推特用戶TUM_APISAK爆料的《奇點灰燼》的測試成績,Ryzen 7 5800X對比i9-10900K,兩套平臺唯一不同的是內(nèi)存容量。測試結果方面,前者的平均CPU Framerate比后者高了不少。

      這里也對比出了在《奇點灰燼》中兩款CPU的成績對比,Ryzen 7 5800X要比i9-10900K強大約16.4%。

      如果成績是真的,單核方面AMD可以打贏Intel,8核還可以打贏10核,聽上去就非常科幻了。

      主板支持:B450起步

      換主板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當時發(fā)布B550主板時的一張圖差點就把大伙嚇得不輕:只有X570和B550才能支持Zen 3,要知道Zen 4可能就換接口了,還要買一塊新主板才能支持Zen 3,一般人肯定就不愿意了。

      好在蘇媽也將她的承諾兌現(xiàn),后續(xù)AMD官方發(fā)布了公告,B450與X470也支持使用Zen 3處理器,但400系列主板要使用上Zen 3將是一條不歸路:你可以將BIOS刷至支持Zen 3的版本,但無法回退至之前的版本。這對一些用戶比較難受,比如買了Zen 3用了幾天不滿意,把Zen 2拿回去繼續(xù)用的人,主板BIOS就刷不回去,用不了Zen 2了。

      不過估計真要上Zen 3的用戶也不在乎這點了,主板廠商也應該有辦法讓用戶把BIOS刷回去。

      最后:賣多少?

      就我獲得的信息來看,沒有一條是關于價格的,等發(fā)布會公開后價格也一目了然了,不過根據(jù)Zen 2的定價我們也能大概的去猜一些信息。

      Zen 2的定價明顯誘人,但根據(jù)Zen 2在市場中的良好反映,我認為Zen 3系列處理器會小幅上調(diào)售價,但官方定價應該不會高得太離譜,肯定會給英特爾不少壓力。

      AMD的首發(fā)定價通常在首發(fā)時能以比官方定價更低的價格入手(首發(fā)電商優(yōu)惠),但一般會秒無。之后的幾個月里會持續(xù)高價表現(xiàn),過后才會有比較正常的售價。

      還有一個點就是硬件廠商之間的定價通常是看著友商來定,比如英偉達的Super系列顯卡背刺RX 5000。處理器這邊,因為十一代酷睿要到下年才出,所以這波Zen 3的定價會參考十代酷睿,同定位的處理器會壓至更低的價格。

      我覺得Zen 3系列定價應該會比Zen 2官方首發(fā)價高300左右,如果上面跑分屬實的話,那英特爾應該要頭痛了。

      總結:10月8日發(fā)布會,拭目以待

      AMD已經(jīng)穩(wěn)吃游戲主機的市場,但在PC端還有不少的份額可以爭搶,而正值RTX 30系顯卡發(fā)布,Zen 3處理器推出可能正是時候。

      9月中首測RTX 3080時候,我們綜合了3DMark+游戲實測的數(shù)據(jù),在無光追、DLSS的情況下,RTX 3080提升幅度非常巨大,對比上代旗艦RTX 2080 Ti甚至能領先28%,對比上代對位產(chǎn)品RTX 2080高達52%。

      而在打開光追的情況下,RTX 3080的性能也非常亮眼,對比RTX 2080 Ti提升達32%,對比RTX 2080甚至超越了75%。

      但這組數(shù)據(jù)其實是被限制住的。

      通過實測發(fā)現(xiàn),4K分辨率下的提升是最大的,其次是2K,最后是1080P,無論是傳統(tǒng)性能還是光追+DLSS都是如此,這里就反映出一個問題:1080P下顯卡的性能已經(jīng)受限于CPU,幀數(shù)無法再拔高了。

      全核5G的i9-10900K也無法滿足RTX 3080在2K和1080P下的表現(xiàn),這都能瓶頸就有一點離譜了,而且因為沒有對照組,4K分辨率也不知道有沒有瓶頸。現(xiàn)在要用爽RTX 3080,一顆強勁的CPU是必不可少的,我在當時也很好奇Zen 3能帶來怎樣的表現(xiàn),

      除了RTX 30顯卡搭配Zen 3,第二個好奇的地方就是RDNA2搭配Zen 3。與之相關聯(lián)的就是類似英偉達RTX IO的顯卡直讀硬盤技術了,這里回顧下RTX IO是什么。

      顯卡要渲染游戲圖像,傳統(tǒng)方式需要經(jīng)過如圖上復雜的路徑,這樣會頻繁調(diào)用CPU與內(nèi)存,這些硬件很有可能會造成瓶頸,且數(shù)據(jù)傳輸速度會受限于PCIe通道速度。

      為了避免這種瓶頸,NVIDIA開發(fā)了RTX IO技術,能夠讓GPU直接從SSD中調(diào)用素材,既節(jié)約了CPU的占用,也提高了效率,而采用PCIe 4.0通道,就能直接把這條通道的帶寬翻倍。

      從官方DEMO的展示來看,RTX IO的提升幅度非常大,對比同樣使用PCIe 4.0 SSD,24核線程撕裂者的配置,RTX IO解壓只需1.5秒,而前者最快也要5秒。

      AMD在新一代游戲主機上已經(jīng)用上這項技術,可以顯著減少游戲的載入時間,而在PC平臺上,因為微軟Direct Storage的支持,AMD想在PC也搭載這項技術也不難。

      并且如果搭載上RDNA2會更加好宣傳自己這項技術,并一并宣傳自己的X570、B550主板,其實是很好的一樣營銷手段,畢竟自家有顯卡業(yè)務,搭著英偉達來講也不利于自己顯卡業(yè)務的進行。

      所有的信息還是要到8號發(fā)布會才得以證實,最后還是那一句:“在未發(fā)布前,所有的消息都存在著不真實性。”,寫這篇文章純粹是作為一名DIY玩家的愛好而已。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wǎng)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jīng)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nèi)容傳播或復制.

      聯(lián)系我們:435 226 40@qq.com

      国内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嫩草影视在线观看,天天久久狠狠伊人第一麻豆,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看
    • <s id="aiiqm"></s>
    • 
      
      • <sup id="aiiqm"></sup>
      • <sup id="aiiqm"></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777米琪桃花| 久久久精品一区| 99re国产精品|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 免费看国产一级片| xxxxx免费视频|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天天做天天添婷婷我也去| 偷窥无罪之诱人犯罪电影| japonensis19一20刚开始的|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 天堂在线www|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黄色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女同疯狂摩擦系列1|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香蕉视频久久久| 日产精品1区至六区有限公司| 园田美樱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 中午字幕在线观看| 积积对积积的桶120分钟| 夫不再被公侵犯美若妻|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最近更新在线中文字幕一页|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桃|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扒开粉嫩的小缝开始亲吻男女 |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