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專注于家電行業的美的近期又有了 “造芯”新動作。企查查顯示,1 月 26 日,美的集團和佛山市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了一家半導體公司,并命名為美墾半導體。
相關信息顯示,美墾半導體位于重慶,注冊資本 2 億元,其中美的集團持股 95%,佛山市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 5%,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元器件的制造、零售和批發,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制造和銷售,以及電力電子元器件、半導體分立器件的制造和銷售等。
對于支持變頻技術的白色家電而言,其核心部件包括壓縮機和控制器,壓縮機基本實現國產化,而包括 MCU 和智能功率模塊(IPM 模塊)在內的控制器長期依賴從美國和日本進口,因此成為目前家電行業的 “造芯”重點。
雷鋒網了解到,美的最早于 2010 年成立(IPM)項目組,兩年后研制出全國第一款 IMS 架構的 IPM,并在 2013 年率先實現了國產自研 IPM 的量產。
此后美的還在重慶成立 IPM 工廠實現產業化,并開發出 “自制 + 代工”的發展模式。2018 年,美的中央研究院成立 IPM 技術實驗室,其 IPM 業務從空調延伸至冰箱和洗衣機等領域。
目前,美的的 IPM 模塊年產量可達 540 萬枚,已經實現自主可控。不過其 MCU 芯片依然依賴外部采購。
除自研 IPM 外,美的還與多家半導體公司展開過合作。
2016 年 5 月,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與中芯國際旗下的燦芯半導體簽署戰略協議,成立 “美的 - 燦芯(中芯國際)半導體聯合實驗室”,在物聯網芯片的開發及封測技術研究方面達成合作。
2019 年 4 月,美的集團同三安光電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第三代半導體實驗室,致力于研發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芯片及其系統應用需要的智能高集成模塊等高新技術產品,并將其導入白色家電。合作方向將聚焦在 GaN(氮化鎵)、SiC(碳化硅)半導體功率器件芯片與 IPM(智能功率模塊)的應用電路相關研發。
除美的外,格力、海爾、格蘭仕等家電企業也相繼布局白色家電芯片。
海爾先后在北京和上海集成電路公司,并在 2015 年成立專注于 IoT 芯片的海爾優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投資芯片的公司和平臺。格力專注智慧家庭系列芯片、工規級 MCU 和功率器,曾在 2018 年高調宣布投入 500 億做空調芯片,并成立全資子公司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格蘭仕則與恒基、賽昉科技共同成立的芯片設計公司,專注 RISC-V 架構的開發。
文章價值 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