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9 日消息上周五,中國航天集團六院研制的 500 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全工況半系統試車取得圓滿成功,為后續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研制打下堅實基礎。
據央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今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成功研制出了大、中、小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系列火箭是目前我們國家現役火箭在應用發射當中軌道能力、進入空間能力最大的火箭。我們以長征七號、長征八號為代表的中型火箭也是進入了這樣的一個應用期,還有小的火箭、液體火箭叫長征六號運載火箭。
她還表示,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萬無一失,對我們來說只有滿分和零分的區別。我國火箭目前發射成功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20 年 39 次的高密度發射也表現優異。
隨著長征八號發射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復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雖然它現在還是一次性的,但它將來的應用前景還是很大的。
此外,今年,我國將實施空間站核心艙發射、貨運補給、載人飛行等多次任務,并于 2022 年前后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我們將使用長征五號 B 來發射核心艙,用長征七號發射貨運飛船,用金牌老將長征二號 F 火箭發射載人航天器,將航天員編組團隊送上天。
IT之家了解到,她還透露,除了空間站建造我們現在還有一個 “大塊頭”值得期待。
她指的就是我國正研制的超重型長征九號火箭。該火箭具有 100 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長征五號的 4 倍。隨著 500 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的研制工作已取得成功,這款火箭將肩負起未來的載人登月、探測火星等任務。
李洪表示,五年內長征九號有望實現成功飛天,“一旦那些技術被攻克,工業制造能力做好了準備,也是很快的。我認為‘十四五’后期應該能夠實施。如果是大于現在的長征五號火箭 4 倍能力的運載,將來要在深空探測方面可以投送更多的有效載荷,可以有更多的探測形式,甚至于布局落月之后的一些試驗等,對全球、對中國(來說)整個的科技探索、科技實施空間就更大了。”
也就是說,長征九號有望在五年內實現發射,二長征九號的成功將意味著載人登月就具備實現的能力了。
總的來看,這是十四五規劃里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是綜合國家實力的表現,長征九號將成為我們完全自主研發的重型火箭,是人類火箭的頂峰級別選手,哪怕是與美國 NASA 正研制的SLS Block 2 相比也不虛。根據設計,這款火箭部分設備將實現可回收再利用,預計在 2030 年進行發射。
作為對比,NASA 所使用的 SLS Block 2 設計高度 111.3 米,近地軌道有效載荷 130 噸,起飛推力 4750 噸,地月轉移軌道有效載荷 45 噸,預計將于 2029 年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