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章采
2月24日,四川自貢警方通報了兩起電信網絡詐騙案:該市兩名13歲的在校學生不慎落入騙子圈套,分別被騙29999元、28234.88元。
小涵被騙轉賬的記錄
2月16日,一女孩到大安分局高硐派出所報案稱,自己在網上參加追星福利活動被詐騙29999元。
經查:2022年2月13日,小涵(女,13歲,在校學生)在微博上加了一個叫“白敬亭”小號的人。隨后該人將小涵拉入白敬亭粉絲福利群,告知小涵抽獎中獎了,可以領取“白敬亭”的明信片、簽名和抱枕等。隨后發了個二維碼給小涵讓她掃碼領取,小涵掃碼后未成功領取,對方稱小涵的操作失誤導致其公司被凍結了6萬元,需要解凍。在后來的過程中,小涵被誘導修改其母親支付寶密碼,解綁其智能手表上的支付寶,最后搜索淘寶快手充值旗艦店,為對方指定賬戶充值29999元。充值完畢后小涵按照對方要求刪除了對方的QQ,消費記錄、聊天記錄和短信記錄。
2月14日,小涵發現自己被騙了,遂同母親和哥哥一同來所報警。
2月21日下午,高新分局南湖派出所接到一女孩報案,稱被騙28234.88元。經查:小茜(女,13歲,在校學生)在家中通過QQ發現“捐款返利”活動并添加對方QQ號,并捐款58.88元。對方以未成年人無法到賬等理由,誘導其使用其父親支付寶轉賬多筆資金(掃碼支付)。中途支付受限,又前后添加兩個QQ,以各種理由誘導其多次轉賬(掃碼和淘寶購物方式)。于2022年2月19日18時09分至21時52分期間共計轉賬43筆,共計轉賬28234.88元。
自貢警方提示,常見詐騙手段主要有:
1,刷單、兼職詐騙
部分大學同學想找份兼職賺點生活費或零花錢,騙子采取在網上或在校園內張貼虛假小廣告進行招聘兼職在校生的方式,騙取學生一定數額的押金、保證金等,然后迅速蒸發。網上刷單工作、打字員招聘等也是同樣的手法。
提醒:凡是宣稱技術門檻低、工作輕松、賺錢又快的工作可要多個心眼。刷單本身就是一種協助商家不誠信的行為,涉嫌違法,不論真假都應該堅決拒絕參與。
2,意外事故詐騙
騙子們以教導處主任、教師等身份打電話給學生的家長,謊稱孩子“出車禍”或“急病”住院,急需匯醫療費,然后在家長不知所措的情況,一步步引誘受害人到銀行轉賬匯錢,從而達到騙錢的目的。
提醒:在遇到此類情況時家長一定要沉著冷靜,首先應該確認信息的真實性,而不是第一時間給“孩子”匯款。在無法聯系上子女本人的情況下,應該第一時間報警,讓警方來處理。
3,冒充學校或教育部門退費、發放獎學金等
通過固定電話向事主發送“退款”或“獎學金發放”等相關提示,以此獲取事主個人信息,如銀行賬號、學生學號等等。
提醒:學校等官方平臺是絕對不會通過個人賬號的形式進行金錢交易的。
警方提醒廣大父母提高警惕,一定嚴管手機,保護好支付密碼!
(圖片由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