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已至,佇立浪頭,才能引領發展。
(資料圖)
數字化轉型是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必然選擇,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能力,帶動企業傳統管理模式、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再造,并改變企業的組織方式和決策驅動方式,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客戶服務能力。
近年來,中國電信廣東廣州分公司積極踐行云改數轉戰略,加快內部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化營銷服務體系,基于客戶畫像洞察需求,整合資源,用最合適的渠道、最匹配的策略、最精準的場景、最高效的工具做更高品質的服務,從千人一面走向千人千面、一人千面,進一步邁向場景化的客戶營銷服務。經過近年來的不斷深耕,廣州電信已初步搭建數字化能力體系,在企業轉型的新航道上取得階段性成績,各項能力提升顯著。
建設“5﹢1”數字化能力
“5﹢1”即構建“連接、畫像、營銷、服務、支撐”5大數字化能力,打造1個“數字化底座”。
構建5大數字化能力是關鍵。一是連接能力,整合線上線下的客戶觸點,做強做活連接,搭建更方便快捷的服務通道;二是畫像能力,洞察客戶場景需求,更精準地匹配客戶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方案,讓服務更有效;三是營銷能力,做細客戶畫像場景,不斷驅動客戶需求研判和產品優化,用更有價值的服務提升客戶感知;四是服務能力,建設智能服務處理體系,結合客戶畫像快速精準服務客戶,提升服務處理效率及客戶體驗感知;五是支撐能力,用好數字化能力和工具進行全流程全方位支撐賦能,進一步釋放各環節生產力。
打造1個“數字化底座”,即夯實數字化底座,全面推進數據上云,做強數字化支撐能力。
強“支撐”固“底座”構建集約化的賦能機制
集約支撐,集是手段,約是目的,廣州電信通過數字化手段和工具打造了一線營銷的強大企業級能力,讓一線業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廣州電信找準發力點,持續做強數字化支撐,為一線賦能注智。賦能方面,廣州電信打造OAO 一體化營銷,優化場景流程,做強小店能力,賦能線上快速收單轉化,實現數字化綜合網格建店率達100%,訂單規模翻倍提升。集約支撐方面,進一步壓降受理支撐人員,訂單集約占比達52%,裝維AI預約占比達45%,地址綠標率從30%提升至97%,實現生產力釋放及效能提升。
擴“連接”增“畫像”完善體系化的客戶經營
做好服務就是最好的客戶經營,連接能力和畫像能力讓廣州電信對客戶的洞察更加精準,對客戶的需求匹配更加精準。
廣州電信引入績效改進,借鑒BEM模型中的影響因素,通過強化宣貫、技控吸粉、托管解困、傭金管控四大舉措打造連接能力。2022年,廣州電信企微連接規模加速增長,日均增長實現倍增,全量粉絲居廣東電信各分公司第一。特別是圍繞客戶生命周期,基于大數據AI能力,構建企微托管智能運營、服務、營銷體系,實現營業廳、裝維和社區店三大渠道全面托管、集約化運營,樹立了廣東省的先進標桿。
同時,基于畫像標簽的場景化營銷服務能力持續補強,標簽規模再上新臺階,意味著服務客戶的場景更加豐富更加體系。目前,廣州電信完成企微粉絲ID的統一以及畫像標簽的營銷服務場景應用注智能力,標簽應用涵蓋寬帶續約、千兆提速、客戶投訴、報障等場景,一戶一案全局覆蓋率達96%。
優“服務”提“感知”打造數智化投訴處理能力
客戶投訴是一個真實的、需求明確的服務場景,對于提升客戶感知,并從客戶視角倒逼內部流程變革具有巨大的推動力。
廣州電信持續深化智慧能力建設,提升客戶的數智化感知體驗。數智投訴處理方面,通過優化座席助手、智能派單及智能質檢3項功能,自動派單率達63%,重復投訴率下降0.63個百分點。網絡服務方面,建設官微查詢裝維進度、自助排障專區、要客寬帶業務質量保障及故障智能監測派單4項端到端能力,進一步降低客戶“抱怨量”,提升服務滿意度。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做好改革的底座、中臺和賦能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一方面,廣州電信全面推進數據上云、IT系統及應用上云。完成現有IT系統的梳理、分類及上云測算,制定工作清單和時間表,進行統一集約鋪排,進一步做強數據支撐能力;另一方面,穩步提升智慧機房的能力,實現機房管理智能化,進一步壓降能耗、提升網絡運營能力。未來,廣州電信將以始為終,保持戰略定力,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攻堅企微智慧化運營、線上線下協同上量、IT上云,加速規模上量及集約自動化,提升核心數字化能力,在數字化新航道上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