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舉辦三代核電自主化成果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志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這也標志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完成研發。
據悉,國和一號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
國和一號作為大型先進非能動壓水堆核電型號,在引進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基礎上,依托工程項目平臺實踐和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研發而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國和一號的研發聯合了國內477家單位、26000余名技術人員,歷時12年,成功打破了多項技術壟斷,主泵、爆破閥、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大鍛件、核級焊材、690U型管等關鍵設備、關鍵材料全部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設備整體國產化率超過90%,批量化后工程造價還能再降低20%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
國家電投核能總工程師、國和一號總設計師鄭明光介紹,國和一號單機功率達到150萬千瓦,是我國自主設計的最大功率的核電機組,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接近130億度電。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設計壽命達60年,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相比二代核電機組降低100倍,單臺機組年發電量可滿足超過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超過900萬噸。
2016年,國和一號相繼通過了我國史上范圍最廣、內容最深的聯合安全審評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通用安全審評,獲得國內和國際認可,并通過中國專利保護學會專家評審,認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出口權”,為我國三代先進核電的規模化、批量化發展與“走出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施工設計已完成99.2%。
我國現已擁有兩種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分別為國和一號、華龍一號,采用不同的技術路線,都代表著我國核電研制能力的最高水平。
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在我國30余年核電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推出的三代核電技術,采用“能動 非能動”安全設計理念,我國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