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作為京東的強勢品類,在即將上線的京東“百億補貼”促銷中將占據重要位置,不排除將會掀起新一輪的家電價格暴風雨。家電圈認為家電企業會有點煩,但在經過10多年電商平臺對家電價值鏈沖擊,低價對市場銷售局部有效,全局沖擊減弱。
(相關資料圖)
楊嘉||撰稿
連日來,京東版的“百億補貼”即將上線消息,迅速攪動電商市場和消費市場的“神經”。更讓線上電商已占據零售市場“半壁江山”的家電產業,也在擔憂這一“百億補貼”是否會撬動家電市場的新一輪價格暴風雨。由此,不少家電廠商直言:有點煩。
進入今年2月以來,隨著家電春季市場首戰提前打響,特別是區域消費市場和渠道市場的提前引爆,這也讓沉寂3年多的家電產業感受到久違的喜悅和火爆。并帶動了包括美的、海爾、長虹美菱、海信、TCL、方太、老板,以及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廠商的積極搶奪、寸土不讓。
在家電市場一片持續搶跑大潮中,家電圈看到,無論是屬于旺季的空調、洗衣機、廚電等品類,還是屬于淡季的彩電等品類,在一線市場競爭中均未出現較為直接的低價大促,更多還是集中于“以舊換新”補貼等讓利。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讓不少家電廠商擔心的是,一旦京東“百億補貼”上線,是否會引發家電市場的一輪降價大潮,同時又否會給剛剛復蘇的家電消費市場造成正面沖擊。
京東的新戰役,家電廠商的擔憂
被認為是對標拼多多“百億補貼”的京東版百億補貼將會推出的消息,最近在電商市場上傳聞甚廣。核心原因正是劉強東在去年向公司高管回復的一封郵件中重申了“低價”的重要性。“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隨著劉強東全面回歸京東,并主導一線的市場經營和爭奪。京東版的“百億補貼”于今年市場開春后就傳出將要“上線”的消息,這符合劉強東的戰略意圖,也符合京東一直以來的效率制勝邏輯。據悉,京東版的“百億補貼”不只是覆蓋自營網店還有第三方網店,同時品類不只是局限于3C家電而是全品類。但核心邏輯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京東方面拿出百億補貼的資源力量,從而保證京東平臺的低價競爭力,最終搶奪其它電商平臺的客流量。
不過在家電圈看來,京東版的“百億補貼”雖然不只是聚焦家電品類,但家電作為平臺的流量擔當,一定會成為這一輪京東“百億補貼”的重頭戲,其價格補貼力度必然會超出想象。最終,這不只是會引發電商平臺之間的家電價格內卷,更會造成家電企業在不同渠道之間的價格亂戰和亂局,引發其它家電渠道商的反彈,從而打破家電企業在不同渠道的價格平衡和經營平衡。
對于京東“百億補貼”推出后的市場影響,一些家電廠商的擔心和煩惱并非沒有道理。邏輯就是作為家電零售渠道的主要商家,京東的舉動一旦引發天貓、蘇寧跟進,就會給家電企業期待的市場復蘇局面造成不小的影響。
電商的沖擊,家電價值鏈的再生
最近幾年,家電市場遭遇的最大沖擊,就是零售渠道從線下到線上,又從實體店、網店到直播賣貨、社群賣貨、帶貨達人等一路的碎片化細分,最終造成整個家電市場競爭的內卷加劇,廠商競爭手段白熱化。
在這一系列變化中,以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平臺型電商,對于家電產業價值鏈的沖擊最為直接和猛烈。簡單來說,電商不只是讓家電品牌的產品價格公開透明化,而且將服務標準化、物流標準化、收費標準化,讓眾多用戶在買家電的時候擁有了更多方便、快捷的比價平臺和工具。
過去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家電經銷商們,在一線市場上利用地區差、信息不對稱等方式獲利的手段被徹底打破。這些年來,只要是標準型家電產品,電商平臺都能快速切入實現規模化上量和搶奪,傳統的鄉鎮經銷商生存空間就會被持續擠壓并最終壓縮。
家電企業為了平衡不同渠道的發展,解決自身的渠道安全,特別是幫助線下渠道經銷商獲得發展新動力:一是采取“推高賣精”策略,形成線上商家與線下商家不同的經營品類,從而差異化經營;二是加大非標準化產品的推廣力度,特別以新風系統、家用中央空調系統,以及全屋熱水、全屋凈水等需要差異化、個性化定制產品的推廣力度,形成渠道的產品經營區隔。
當然這些只是家電企業面對渠道變革和渠道沖擊的一些嘗試,隨著家電零售渠道的碎片化和分散化,家電企業必須要保持與市場用戶需求順勢而為的經營策略,才能更好地應對變化。
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多年來所希望的是:不同渠道經營的動態平衡,而不是希望一個渠道的做大做強后沖擊其它渠道的生存與發展空間。但是,面臨的卻是不同零售渠道面對競爭,卻又總在打破市場的定局,在變化中尋找機會。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