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貝殼財經訊(記者姜樊)3月18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上,硅谷銀行等部分美國及西歐銀行的破產引起了熱議。與會的專家及學者認為,這些銀行的破產從一定程度上緣于當前全球利率水平的變化,這也將成為當前最受關注的全球風險點之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耀斌認為,當下“高通脹”的陰影席卷全球,“全球加息潮”增加了國際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全球債務水平維持在高位,美國的部分銀行和西歐的部分銀行已顯現運轉和信用難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已經陷入債務困境,制約了全球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實施空間,降低了宏觀經濟政策應對經濟沖擊和衰退的有效性。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夏先德表示,為遏制通脹壓力,主要經濟體央行持續快速加息,全球市場流動性迅速收緊,延續十多年的低利率時代隨之結束,一些前期擴張較快、杠桿較高、期限錯配的市場主體風險加大。近期,硅谷銀行等美歐國家一些銀行陷入困境,未來全球高利率環境還將持續,各國需要防范金融風險。
在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發生調整和變化的大背景下,央行副行長宣昌能指出,價格體系,包括利率參數等可能產生非線性和跳躍式的變化,這些都會給全球財富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近期,美歐個別少數銀行業機構暴露出的風險表明,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快速調整在產生外溢效應的同時,也存在內因影響。”宣昌能認為,過去長期低利率環境使部分金融機構習慣于在利率低波動性環境下擺布資產負債,缺乏對利率短期、大幅波動的預期和敏感性。硅谷銀行的資產負債特征使其對利率變化更為敏感并最終引發風險。
宣昌能認為,從目前情況看,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短期內能否明顯回落還存在不確定性,繼續保持較高利率水平也可能對銀行業等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造成不利影響,這些都增大了貨幣政策調控面臨的“兩難”甚至“多難”。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對這些重要宏觀變量的變化十分敏感,由于不確定性、不穩定因素增多,未來全球財富管理面臨的挑戰也在增大。
此外,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認為,硅谷銀行破產事件的發生,提示著金融市場在貨幣政策變化中受到沖擊,為了免于出現系統性風險,美聯儲和FDIC共同發聲,保護儲戶的全部存款安全。現在風險又要擴張到其他的金融機構了,美國會采取類似的政策。
“我國政府是高度重視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我們正在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包括兩會后新設立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優化和調整監管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定位。”樓繼偉表示,未來,我國將繼續與各國的金融監管合作,共同防范、化解全球金融系統性風險,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繁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