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8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341億元,同比增長0.5%,累計增幅比前2個月提高1.7個百分點,實現由負轉正。
【資料圖】
一季度財政收支有何特點?財政收入向好態勢能否在二季度得到延續?目前公布的稅費優惠政策主要考慮是什么?財政政策將如何繼續發力鞏固經濟回升勢頭?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問:一季度財政收支有何特點?
答:影響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的特殊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部分2021年末收入在去年初入庫,抬高基數,拉低今年收入增幅。二是去年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在今年入庫和部分稅收錯期入庫,拉高今年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響后,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3%,1、2、3月份分別增長1%、4%、6%,財政收入呈回穩向上態勢。
在財政支出方面,各級財政部門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的投入。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8%,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9.6%,教育支出增長4.1%,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2.2%,農林水支出增長10.9%,科學技術支出增長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長9%。
問:財政收入向好態勢能否在二季度得到延續?
答:從收入后期走勢看,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將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基本支撐,財政收入有望繼續回穩向上。二季度,因去年同期留抵退稅集中退付、基數偏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將保持較高水平。下半年,隨著去年同期留抵退稅產生的低基數因素逐步消退,財政收入增幅會相應回落。
問:目前公布的稅費優惠政策主要考慮是什么?
答:今年以來,部分稅費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完善,比如優化完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政策;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延續實施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等等。
這些延續和優化實施的稅費優惠政策,保持了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了政策精準性和針對性,既對助企紓困、穩定宏觀經濟有一定支持力度,又考慮了財政可持續,并與財稅體制改革相銜接。隨著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將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助力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問:財政政策將如何繼續發力鞏固經濟回升勢頭?
答:今年以來,中央財政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持續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有力推動了經濟回穩向好。接下來,還要重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時做好預算批復下達工作。截至目前,中央部門預算已全部批復,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正按規定抓緊下達,確保符合下達條件的資金“應下盡下”,為地方分配使用資金留出更寬裕時間。督促地方和部門抓緊將預算細化下達到下級財政或有關單位,確保資金早使用、早落地、早見效,盡早發揮財政政策效能。
二是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指導地方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提高項目儲備質量,加快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強化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管理,適當提高資金使用集中度,優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專項債券擴大有效投資的積極作用。
三是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落細已經明確延續和優化實施的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等的支持,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