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顧:
上周指數先揚后抑,周初權重股帶動指數突破,滬指創下去年10月以來新高后市場連續回調,滬指回落至3301點;從市場風格表現看,偏大盤與價值風格的上證50表現相對占優;小盤風格與成長風格跌幅較大。截至4月21日收盤,滬指周跌0.32%,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分別周跌-0.76%、-0.22%、-0.52%、-0.32%
上周指數走勢偏弱,期指各品種合約基差變動有所分化。IC與IM合約受雪球對沖操作影響基差上升、貼水收斂;IF、IH合約受市場情緒影響基差小幅下降;IF、IH、IC、IM剔除分紅的當季合約年化基差率分別為2.59%、4.03%、-0.63%和-2.09%
(資料圖)
邏輯觀點:
基本面回歸及TMT短期性價比走低是近期市場調整的核心因素。盡管一季度整體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但沒有形成經濟持續改善的有效外推線索,弱復蘇預期依然穩定且市場對國內加碼刺激的預期并不高。穩增長政策前置及外需回落慢+疫后出口釋放是數據保持韌性的主要原因,但下半年支撐走弱是大概率事件,內需關鍵因素居民信心恢復仍是重點,而居民信心自然恢復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目前有效回升的線索仍不清晰。后續4月政治局會議政策面圍繞著穩就業如何做增量布局值得觀察
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長假效應或使得微觀流動性趨緊;4月以來央行政策操作逐步回歸中性,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凈回籠流動性1.2萬億元,節前資金面整體偏緊,疊加今年五一假期時間更長,其對于市場交易的沖擊或更加顯著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概念持續受到市場關注,4月18日,中證指數公司公告了“中證國新央企ESG成長100指數”,至此,2023年以來央企指數已經增至7只。目前市面上共計22只央企指數基金(含前后端),總規模不到240億。5月4日開始,新一批央企指數將正式發布,參考去年8月中證1000衍生品與ETF產品入市推動相關指數走強,關注未來央企ETF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行情展望:
4月下旬年報和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業績較差或不及市場預期的公司往往可能傾向于延后公布自身財報,“業績暴雷”事件容易頻發,加之節前效應、美國限制政策及近期新冠病毒株XBB.1.6病例迅速增長等影響,易導致市場風險偏好收縮,短期市場仍有一定壓力。當前經濟復蘇仍處早期,弱復蘇預期不變,隨著政治局會議臨近,政策面圍繞著穩就業如何做增量布局值得觀察,5月聯儲加息后海外流動性預期有望改善,疊加央企指數及ETF上市推動增量資金流入,關注權重的低位布局機會
操作建議:關注IH、IF低多機會
風險提示: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海外緊縮超預期、地緣局勢、疫情形勢反復
文章鏈接:-一周集萃-股指-短期市場或承壓,關注權重低位布局機會-20230423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