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啤酒赴港上市不是空虛來風。
【資料圖】
今年3月,多家媒體報道,泰山啤酒將在6月遞交招股書。而泰安市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曾提到重點培育泰山啤酒等一批現代食品上市后備企業。
據悉,泰山啤酒計劃募集資金2億-3億美元,面對眾多媒體求證,泰山啤酒一直沒有正面回應,只稱:不方便回應,時機成熟再接受采訪。
但泰山啤酒赴港IPO已是箭在弦上。
2019年初,泰鷹投資入股,占比10%。創始人陳成穩的廣東虎彩集團降為90%,泰山啤酒資本由3.13億元增至3.47億元。泰鷹投資是泰安市主導的國資投資。
2021年3月22日,CMC資本6億元入股,民間資本第一次進入。隨后,6月4日泰鷹投資退出。
時間間隔僅4個月,7月27日,中信系投資平臺信金資本進入,旗下嘉興順盈以認繳方式,向泰山啤酒出資473萬元,獲得其1.52%股份。
2023年5月21日,信金資本再次增資。
至此,泰山啤酒已經完成四輪融資,廣東虎彩持股降為73%。
2021年,陳成穩透露,泰山啤酒銷售額已經達到6.48億元,銷量為13萬噸,連續五年增長。2023年4月底,泰山啤酒全國門店3000家,消費會員數達899萬。這樣一家即將上市的啤酒品牌,卻是陳成穩跨界做出來的,只是時間有點長,花了22年。
陳成穩的本業是印刷。時間回到1995年,此時,陳成穩建立的廣東虎彩集團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由于廣東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展迅速,陳成穩的的印刷事業發展的非常不錯。當年,陳成穩的廣東虎彩進入山東,設立印刷公司,正是這次在山東拓展印刷業務之時,成為陳成穩進入啤酒行業的機緣。
作為企業家,陳成穩的事業無疑是成功的,但是,早年曾經的生意失敗讓陳成穩一直居安思危,越是成功的時刻,越要為自己留好后路。所以,他一直在印刷行業之外尋找新的商機。
恰巧,當時的山東泰安啤酒廠瀕臨倒閉。這家成立于1979年的國營啤酒廠曾經有過輝煌,在當地名氣不小,改制勢在必行。改革給了陳成穩機會,2000年8月,陳成穩經過接洽,下決心收購了泰安啤酒廠。
這次的收購在啤酒行業引起相當的轟動,支持的聲音、反對聲音都不小。畢竟,在進入啤酒行業之前,陳成穩對于啤酒行業的了解僅限于喝過啤酒,而對于市場、技術、趨勢、競爭對手一無所知。跨界的艱難在收購后的十年才逐漸顯現。
在陳成穩看來,行業雖然不同,管理大同小異而已。于是,經營虎彩印刷的成功經驗被陳成穩搬到到了啤酒廠。改制存在三年過渡期,2003年,泰山啤酒盈利初現;隨后擴張,收購山東萊蕪啤酒公司產能飆升至30萬噸;2006年產量達到該廠的高峰;2008年泰山啤酒工業園建成,占地500畝,投資5.8億元。
但是,事實上,危機已現。進入2010年后,青島、華潤、嘉士伯、百威和燕京五強爭霸,攻城掠地,泰山啤酒也未能幸免——即使在泰安本地,其他品牌市場份額不斷上升,而泰山啤酒市場份額很快就從99%下降到50%。
陳成穩覺得,跨界到啤酒的十年,就是跟隨啤酒行業趨勢的十年。行業處于上升期,大家都有飯吃,但是,市場一旦飽和,隨大流就會慘遭淘汰。
2010年,就到了這樣的關鍵期。
陳成穩面臨的是,競爭強手如林,市場飽和。2013年國內啤酒產量約為5000萬千升,達到歷史最高點后,開啟了一路下跌。價格大戰硝煙彌漫,個別企業一瓶啤酒價格到達0.5元,啤酒行業由“大家都有錢賺”瞬間進入激烈內卷時期,要活下去唯有做大。
于是,兼并收購成為這一時期的代名詞。
此后,歷經多次兼并收購,國內啤酒行業從業者急劇減少:1999年484家、2008年249家,2012年210家,市場開始進入寡頭時代。但小啤酒廠要想生存,資金、技術、渠道都處于弱勢,唯有走出與眾不同的新路。
2010年后,陳成穩開始為泰山啤酒的生存而戰。總結陳成穩能在那樣的環境下,讓泰山啤酒活下來并走到今天,主要在于差異化競爭,不走和同行一樣的路:
產品上,大廠都為6月以上保質期在努力;他反其道行之,推出“7天鮮活”、“28天鮮活”,主打短期保質鮮活。
銷售渠道上,別人玩經銷商代理,廣撒網下沉渠道;他就以加盟,直營為主,目標是“千城萬店”。
配送方面,大廠與大物流合作,走長鏈路;他就自建物流,主打短鏈路,做到當日產、當日達,700公里內半日達。
營銷方式上,擁抱電商,以“一蓋一碼”的方式,引流至線上,轉化率高達45%,以數字化手段串聯線上線下場景,實現門店、云店、社群一體化。
泰山啤酒主打的是精釀啤酒,走的是中端路線,避開高端低端爭搶,展開錯位競爭,但是又將客戶畫像錨定在年輕人。其大單品7天原漿售價達到15-20元,定位解決了“讓年輕人喝上及時新鮮啤酒”的需求。
而擴張到3000家的門店覆蓋3-5公里的商圈和生活區,以自己家物流24小時送達門店的保障,又形成了較強的護城河。
泰山啤酒的毛利率在行業內足夠高,已經遠超行業均值,這當然得益于門店以及物流成本優勢。泰山啤酒綜合毛利達到50%,暢銷的紅7毛利率在60%-70%左右。
陳成穩雖然年紀稍大已過六十,但是對于自媒體、短視頻等新媒體積極擁抱,成立新媒體事業部開展線上推廣。2014年泰山啤酒只有17萬種子用戶粉絲,到2021年新媒體粉絲突破1100萬。
很顯然,陳成穩不但善于堅持創新,對新商業模式、新事物也一直持開放態度。
這點恐怕與陳不是行業“原生”有關。
觀察國內商業市場,非頭部企業,又能在內卷市場上活得不錯的公司,其創始人不少都是跨界而來。拼多多的黃崢做游戲出身,元氣森林的唐彬森也是做互聯網出身。
或許,擁有“另一套思維體系”,是這其中的秘密之一。陳成穩上文已講,雖然泰山啤酒算是山東本地企業,但廣東虎彩卻是不折不扣的廣東公司,陳在廣東商圈的人脈和信息使得其能跳出行業來審視問題。
十年差異化,換來的是到2023年4月底,泰山啤酒全國門店開設超過3000家,消費會員數達899萬。
根據泰山啤酒資料,2014年至2020年,泰山啤酒營收業績實現年復合增長率33.5%,2020年度在行業整體產量下滑6%的背景下,泰山原漿啤酒全年銷量逆勢增長超過20%。2021年營業收入已經達到接近7億元人民幣,業績雖然比不上頭部企業,但是潛力還是有的。
但前途依然兇險。
就規模而言,泰山啤酒與燕京、青島、華潤、嘉士伯、百威顯然不在一個量級上。以青島啤酒為例,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21.7億元,凈利潤37.1億元。泰山啤酒的營收增長再快,也僅為青島啤酒凈利潤的個位數。
就產品而言,上述頭部企業已大力布局鮮啤及精釀:燕京推出原漿白啤和9號原漿;青啤力推青啤原漿的保質期也是7天。以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優勢疊加資金、渠道、品牌優勢,泰山啤酒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