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果是我國南方的果品之一,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很多,對于北方人來說,黃皮果樹長啥樣,它有什么利用價值并不熟悉,今天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一,黃皮果樹長啥樣
(資料圖片)
黃皮果是植物黃皮樹的果實,是一個果品名稱,因其果皮成熟時黃色而得名;黃皮是植物的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于《桂海虞衡志》,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其學名為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是在1909年正式命名發表的;別名在《嶺南雜記》中記載為黃彈;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蕓香科黃皮屬無刺小喬木。
黃皮果是我國原產樹種,在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省區都有栽培;它喜生于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低溫或高溫干燥對生長不利,低溫、陰雨、干旱等不良氣候對開花坐果影響很大。
黃皮果樹的外形特點:一是為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2米,小枝、葉軸、花序軸、未張開的小葉背面脈上有明顯凸起的油點和短毛。
二是單數羽狀復葉有小葉5-11片,小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兩側不對稱,葉邊波浪狀或有淺圓齒,小葉柄短。
三是圓錐花序頂生,花蕾圓球形;花萼裂片5個,個別4個,裂片寬卵形;花瓣5個,個別4個,長圓形;雄蕊10個,長短相間,花絲線形,4-5月開花;
漿果圓形、橢圓形或寬卵形,長1.5-3公分,成熟前綠色,成熟時淺黃色或暗黃色,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狀,里面有種子1-4個,7-8月果實成熟。
黃皮果的栽培品種很多,有酸味的,有甜味的,有早熟品種,有晚熟品種。這里就不展開了。
二,黃皮果樹的利用價值
第一,果實食用。黃皮果是我國南方特有的優稀水果,已有1500年的栽培歷史,以鮮果食用為主,其果皮鮮黃,肉質結實嫩滑、酸甜可口,香味濃郁,深受人們喜愛;據資料,黃皮果主要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鉀、鈣、多糖、黃酮、胡蘿卜素、煙酸、黃皮酰胺、萜品烯-4-醇等營養成分;食用黃皮果對人體有增加營養和保健作用。除了鮮食外,還可以加工制作黃皮果酒、果醬、果凍、果干、果脯、飲料的食品。
第二,黃皮樹的果實、根、莖、葉、果皮、果核都可入藥。具體可查閱專門的醫學資料。據《中藥大詞典》記載,黃皮具有消食健胃、理氣健脾、行氣止痛、消痰化氣、潤肺止咳等功效。有研究表明,黃皮中含有的黃酮類、香豆素類、生物堿類等活性物質,具有殺蟲、殺菌、抗炎、抗氧化、降糖、降脂等藥理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第三,黃皮果的種子含油量比較高,出油率達42%,是一種優良的天然潤滑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