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羊城晚報駐京全媒體記者 劉克洪
7 月 3 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到 " 十四五 " 末,國家衛生健康委計劃將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由目前的 40 支增加至 60 — 70 支。
郭燕紅介紹,2022 年 12 月,國家衛健委印發了《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 " 十四五 " 規劃》,明確了國家衛健委下一步的重點目標和重要任務。國家衛健委要以規劃為指引,按照平急結合、系統高效的原則,指導各地進一步強化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進一步推動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的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 要推進基地和隊伍建設,基地和隊伍是完成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的核心力量,推進基地和隊伍建設就是要增強‘硬核力’。" 郭燕紅說,國家衛健委正在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下一步還將建設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同時還要進一步擴充中毒救治基地,通過基地的建設,構建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的核心支撐。
同時,要加大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的建設。到 " 十四五 " 末,計劃將國家醫療應急隊伍由目前的 40 支增加至 60 — 70 支。在擴容的同時,還要積極提升相應的能力和水平。比如,配備一些必要的移動化的設備和治療單元,使國家的醫療應急隊伍能夠提質擴容,滿足緊急醫學救援的工作任務。
此外,為了應對重大疫情的醫療救治工作,國家衛健委還計劃組建相應的重大疫情救治隊伍,提升重大疫情發生之后的重癥救治能力。除了國家層面的基地和隊伍建設,同時也要求省里面要在隊伍建設當中能夠通過省、市、縣幾個層面醫療應急隊伍的建設,形成緊急醫學救援網絡,能夠按照平急結合、響應迅速、處置有力的目標完成緊急醫學救援任務。
" 國家醫療應急隊伍是為了處置重大突發事件準備的移動醫院,說是隊伍,其實它是一個移動醫院。有的是車載式的,也有的是帳篷式的,每支隊伍都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救治體系,可以有門診、住院、手術、檢查檢驗,有的還有重癥單元,另外還要有信息指揮和后勤保障系統。" 郭燕紅提到,國家醫療應急隊伍到救援現場展開后相當于一個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可以在沒有任何其他支援的情況下,獨立承擔醫療救治任務。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醫療應急的能力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各省規劃布局的基礎上,規劃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以及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進一步提升大規模收治傷病員的定點救治能力。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財政部建成了 40 支國家級的醫療應急隊伍,同時也指導各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的醫療應急隊伍,共計 6500 支。隊伍的類別包括了緊急醫學救援、突發中毒事件處置隊伍以及核輻射的醫療應急隊伍,實現了設備集成化、便攜化、隊伍自我保障化?;睾完犖橐煌纬闪藝彝话l事件醫療應急工作的 " 核心力量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楊楚瀅
校對 | 彭繼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