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鏈研究員|劉名時 編輯|LZ
生平:
(資料圖)
李文出生于1970年4月,研究生就讀于南京理工大學電氣專業。
1992年在校期間進入核工業部第五研究設計院擔任助理工程師,一直到1997年升為工程師,這樣的經歷也為李文提供了學以致用的機會。
后于1998年調任至無錫市三保實業公司擔任工程師,李文在這家事業單位工作到2003年。
辭職后又進入無錫市同威科技有限公司接任總經理一職,這段期間也讓李文發現工業自動化的市場需求。
入行:同窗創業,打破海外壟斷
2010年,在與同窗好友葛志勇聊過后,兩位工科同窗決定一起創業,奧特維由此成立。
起初兩人只是承接一些工業自動化集成項目,對客戶的生產機器進行調試升級,并沒有涉及自主生產業務。
就這樣過了兩年,到了2012年美國開始對國內光伏企業實施“雙反”調查,使整個光伏行業 陷入寒冬。
工科出身的兩人很快發現目前行業的處境只是暫時,因為國家在2012年頒布一系列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以及國內廠商的生產設備大多從國外進口。在看清市場需求和預期走向后,兩人決定入局串焊機業務。
2013年,在經過立項后八個月的努力,首臺單軌串焊機樣機落地,在內部調試后各項數據均不輸進口設備。
但市場的反響與李文對產品的預期卻是天差地別的,那時正值行業出現復蘇的跡象,各家組件廠商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搶占空白市場份額,都選擇比較穩妥的生產設備,沒有太多廠商愿意冒險換用初創公司的設備。
被問到破局辦法時李文回憶到“沒人愿意買那就先給他試用”,兩人拿著第一臺樣機送到客戶工廠,連續兩周往返奔波與公司和客戶之間調試和改進設備。
不僅給客戶先使用的機會,李文還說到“當時主要被日本、德國企業壟斷,進口設備一臺就要400萬,而我們的只要100萬到200萬”,即使這樣也只在2013年賣出去兩臺單軌串焊機。
圖片來源:奧特維官網
高速成長:技術是奧特維的立命之本
2014年,李文將設備帶到天合光能的工廠供其試用,天合光能發現一臺奧特維全自動串焊機可以代替30-40個焊接工,且其各項指標與歐美企業的設備不相上下,當年就決定采購100多臺。得到行業龍頭企業認可,奧特維串焊機迅速打開市場,從2013年營收的300萬增至2億元。
2015年,擔任技術總監的李文發現IBC電池技術所用的串焊工藝與常規PERC技術有所差異,他又帶隊同時開展三項技術升級項目,并在年內研發出奧特維在未來五年的拳頭產品:“雙軌串焊機”和“高速串焊機”,這兩項新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好評,同時也在海外打出市場。
作為技術總監的李文對研發更新尤為看中,產品更新速度也導致經費的短缺,與葛志勇討論過后,兩人決定上市融資,由此奧特維在2015年中開始股份改革,并計劃在新三板上市。
2016年奧特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打開融資渠道后,李文開始著手準備鋰電設備項目,他組建的MES和視覺應用團隊為奧特維所有的鋰電設備自帶MES管理系統奠定基礎。
2017年在為鋰電設備打好基礎后,李文又帶領技術團隊開發出軟包和方形模組智能產線,同時光伏行業提出的多主柵串焊技術也沒有被落下。
圖片來源:百度
科創板上市:70%市占率離不開前沿性的技術研發
隨著奧特維發展逐漸壯大,兩人感覺到新三板作為融資渠道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資金需求,為此2018年在新三板摘牌。
2020年奧特維在科創板上市,同時李文將新的目標定位半導體行業,被問及奧特維進入半導體行業的原因是什么時,李文這樣達到“光伏與半導體技術是相通的,光伏產業鏈可以說是微縮的半導體產業鏈,研發半導體設備符合奧特維發展方向?!?/p>
2021年在鍵合機樣機發布會上李文講到“春節前奧特維鋁絲鍵合機已經發到客戶現場測試,目前運行情況良好,每天都在正常排產,良率達到99.95%以上。后面幾個月,我們會安排更多樣機發出去試用,有望在2021年取得批量客戶訂單?!?/p>
注釋與解讀:
【1】《無錫工匠的基因傳承原創》,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2】《年度人物丨奧特維李文:專注自動化設備30余年 助推鋰電池智能制造》,來源:環球投資階梯
【3】《十年磨一劍——“研發為器”,無錫首家科企成功“轉板”》,來源:無錫日報
【4】《無錫:科技創新“孵出”產業轉型“生力軍”》,來源:新華社
【5】《從光伏邁向半導體設備,奧特維的進階之路》,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ID:bluechip808)
關鍵詞: 人物|奧特維創始人李文 光伏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