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瘋子”、“硅谷鋼鐵俠”,這兩個詞是外界對馬斯克的主要印象!這個從10歲開始自學編程的科技狂人,一直在致力于各種超前技術的研究,毫無夸張地說,現在很多互聯網巨頭主攻的領域,都是他玩剩下的。
造火箭、搞衛星、太空移民,能干的他全干了。拋開其他因素不談,他活成了多少男孩年少時向往的樣子。而就在近日,這位遠在大洋彼岸的世界首富,又靠著一句在社交平臺上的簡單評論,再次引發了國內科技行業對于“腦機接口”的激烈談論。
馬斯克:意識上傳已經做到了
(相關資料圖)
事情的起因是比利·馬庫斯在社交平臺上詢問馬斯克關于“腦機接口”的研究進展,馬庫斯問馬斯克是否已經將自己的大腦意識上傳至云端,是否已經和虛擬版的自己交談過?馬斯克對此回應:“已經做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馬斯克的這番評論很快引發了國內一些科技大佬對于“意識上傳”的討論。360創始人周鴻祎更是連續發布兩條微博表達自己對于“腦機接口”的看法,他認為我們無法阻擋數字化社會的到來,甚至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也會數字化,變成和游戲中的虛擬人物一般。
但同時周鴻祎也表達出對于“腦機技術”的擔憂,認為這項技術可能會像“潘多拉魔盒”一般,給人類帶來新的問題。因為在我們掌握信息技術以后,互聯網的信息安全問題始終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腦機技術”更適用于醫療領域
如果以后大家都選擇將自己的意識上傳電腦,那么我們是不是就要研發一個專門針對大腦的殺毒軟件呢?否則上傳后的大腦數據安全問題又該由誰來負責?所以周鴻祎認為,腦機技術還是用來幫助和治療一些殘障人士和精神疾病的患者更為合適!
事實上,通過腦機技術來治療某些特定性的疾病,也是此類技術的一大研究方向。例如澳洲的一家專門研究腦機技術的初創公司,就已經在19年為4名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患者植入了腦機接口,將他們的意識成功上傳到了云端。這四位患者在接受手術后,已經能夠完成網購和網上聊天的行為,這無疑大大增加了他們的行動力!
而在馬斯克的構思中,則認為人類可以通過把意識上傳到云端,從而獲得“永生”。且不說這一想法能不能實現,就目前人類已有的技術而已,拿近幾年被生科企萊特維健引入在京-東、天-貓等貿易平臺持續走俏的哈佛“WLife”類物質為例,也僅僅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機體老化的進程。
而哪怕是能夠稍微減緩這一進程,此類技術也是引得各方大佬爭先嘗試,連巴菲特、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等大佬都曾是WLife類物質的親試者,一度曾在歐美高凈值圈賣出過20萬一克的天價,畢竟誰不想多活幾年。所幸后來在國內清北、梅奧實驗室、京都大學等多家世界知名機構的推動下,“WLife”類物質才得以逐漸平民化。
“意識永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反觀馬斯克構思的“意識永生”,似乎從一開始就跑偏了,且不說意識上傳后數據存儲的問題怎么解決;再一個要知道人類的大腦比世界上任何一臺計算機的構造都要精細,因此想要制造出一臺能夠完美運行人類大腦數據的主機,都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而且根據馬斯克公司目前公布出的信息來看,除了他這一句還不知道真假的評論外,也就是去年進行了“腦機接口”的動物實驗,不過卻因為實驗過程違反了美國的動物保護條例,而被當地禁止,實驗的后續我們也就不得而知了。
我們無法阻擋科技的發展,但科技發展的前提都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類,任何前沿的科學的技術本沒有對錯,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去應用。如果“腦機技術”能更好地服務于那些因疾病而失去活動能力的患者,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而馬斯克想借助這種技術達到“永生”的想法,目前來看還是不可取的!
話說回來,如果以后我們的意識都上傳了,那看病是不是就得找程序員了?畢竟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實體了。還有如果馬斯克真的已經將意識上傳了,那在社交平臺上回應馬庫斯提問的,會不會就是馬斯克上傳的意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