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俞敏洪寫下一本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這本書言辭樸實,講述了他與新東方的跌宕起伏,讓外界真實看見一個企業(yè)走向成功所要經歷的磨難和困難。
那時候,俞敏洪是草根出身的成功偶像,新東方也是教培領域的領頭羊。
(資料圖)
誰也沒想到,時隔兩年后,俞敏洪和新東方就真的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01.
雙減:新東方的崩潰邊緣
2021年7月23日,“雙減”政策的落地。
作為行業(yè)龍頭的新東方自然不可幸免,短短兩三個月,公司市值下跌90%,營收減少80%,員工辭退6萬人,退學費、員工辭退補償、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200億人民幣。
9月17日,俞敏洪在內部高管會議上說,秋季課程結束后將停止小學和初中學科業(yè)務的線下招生,各個城市接下來也將逐步關閉教學點。
接下來就開始嘗試素質教育等新方向,“大不了嘗試所有業(yè)務都失敗了,新東方賬上沒錢了,我們喝頓大酒就散伙。”
那時候絕望崩潰的情緒籠罩了整個新東方,甚至俞敏洪也發(fā)了條朋友圈:“教培時代結束,新東方退租了部分校區(qū),把將近80000套桌椅捐給了農村的中小學。”
教培時代隨著新的政策落下帷幕,那新東方是否也會隨之落幕呢?
02.
從教育行業(yè)到農產品直播
“雙減”過后,轉型已經迫在眉睫,新東方未來的路在哪里?
當下最頂流的行業(yè)當屬是“直播行業(yè)”,而農民出身的俞敏洪,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能不能將“農產品”和“直播”相結合,為新東方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2021 年 9 月,董事長俞敏洪在高管會上,俞敏洪正式提出了做農業(yè)的想法。“很多大主播一年能賣一百多個億,我?guī)е鴰资畟€老師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億?”
但這個想法得到的是所有人的反對,當時董事會和總裁辦公室?guī)缀鯖]人覺得是靠譜的,除了接下這個任務的新東方在線CEO,孫東旭。
接著孫東旭,他火速開始在公司內部征集想要轉型做主播的老師,董宇輝就是第一批報名的老師之一,他們現在不再是一名老師,也是名為 “東方甄選”團隊的一員。
剛開始的直播,其實很不順利。每次直播間只有三四十人,即便是俞老師出現,直播間才有 1 萬人。
直播間的負面反饋讓在打擊團隊們的信心:這個主播為什么這么丑?說英語怎么這么奇怪?即便是后來爆火網絡的董宇輝也曾找到領導,表達了想要放棄的念頭。
但就在2021年6月8晚上,“東方甄選”的轉折點到來了。這一天,東方甄選的粉絲量在經歷半年緩慢的攀爬后,到達了 100萬,遠談不上成功的滋味,只是走過了一個里程碑。
但讓意料之外的是,這群文質彬彬賣貨的老師,也引起了抖音的注意。
通過算法和流量制造現象級網紅,是抖音扶持新內容的常見做法。在直播領域,這種方式在兩年前羅永浩加入抖音時被初次驗證,最近一次被成功運用的成果是劉畊宏的全民熱點。
而當時劉畊宏的粉絲已經到達7000 萬,不再需要流量上的補充和支持。而羅永浩也在宣布淡出直播,抖音也開始需要塑造新的熱點:東方甄選。
因而在6月9日,抖音開始向“東方甄選”給予流量扶持,他們過去曾用了半年達到了100萬的粉絲量。而這一次只用了三天,粉絲量就飆升至1000萬!
當月,東方甄選直播間銷售額 6.81 億,是全抖音平臺 6 月唯一一個銷售額破 6 億的直播間!
03.
我的理想和價值觀是一個整體
盡管此前團隊定下的 KPI,一年完成兩千萬 GMV,現在已經提前完成。俞老師也曾說允許東方甄選每年虧一個億,但是沒想到今年就盈利了。
面對一片大好的局面,東方甄選團隊此刻猶如上滿弦的時鐘,連軸轉,去農場實體探訪,更加嚴格地篩選產品,整理直播內容、排練,將一分鐘分成兩半用。
畢竟,流量驟起后帶來了更復雜的局面。暴漲的需求考驗著供應鏈,一旦無法承接住這些需求,容易破壞口碑。
很多人也困惑,為什么這么多直播間,唯獨“東方甄選”能夠爆紅呢?
答案也許還是藏在俞敏洪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書里: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跟你的理想和價值觀連在一起。”
也正是助人的理想和助農的價值觀聯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東方甄選”。這也讓它的直播間,不像是人聲鼎沸的菜市場,更像是一個網絡上的家。
工作累了,進來看看,聽主播聊聊天,學點知識,聊會家常。如果覺得東西不錯,再買點東西就好了。
俞敏洪老師也在爆火后分享到:“我們存在的價值是認真走向農村,借著我們的直播間,讓更多人能看到農村,看到農民,也能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做正確有價值的事情,持續(xù)地做下去。
這或許也是
新東方無數次走在崩潰邊緣,
又總能化險為夷的秘密。
關鍵詞: 雙減之后 俞敏洪究竟做對了什么|心和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