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核子可樂、Tina
Adobe 公司計劃豪擲 200 億美元,收購大受歡迎的 Web 協作設計工具 Figma。
9 月 15 日,Figma 公司聯合創始人兼 CEO Dylan Field 在一篇帖子中指出,“今天,我們宣布 Figma 已經達成協議,將接受 Adobe 的收購……Figma 的故事不會就此結束,這只標志著一個章節的落幕。”
(相關資料圖)
此次交易大致將以一半現金、一半股票的形式支付,預計將在 2023 年完成,且需要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
1
又致富了一批人
Figma 成立于 2012 年,估值 100 億美元的時候是在 2021 年。該公司預計今年的年度經常性收入將超過 4 億美元。200 億美元的標價對于 Figma 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飛躍,Adobe 將通過現金和股票的組合為 Figma 的交易提供資金,交易預計將于 2023 年完成。
Dylan Field 現年 30 歲,曾短暫地上過大學,然后輟學并很快開始從事 Figma 的開發工作。頂級風險投資公司 Greylock Partners 是 2015 年 1400 萬美元融資的主要投資者。Kleiner Perkins 在 2018 年領投了 2500 萬美元,一位知情人士說,它的股份約為 10%。據彭博消息,早期的支持者最終都獲得了至少 20 億美元的資金。紅杉資本于 2019 年投資,當時對 Figma 的估值為 4.4 億美元。據彭博消息,紅杉總共投入了 9700 萬美元,并獲得了 Figma 6% 的股份,紅杉的股份現在價值 12 億美元,單筆投資的回報超過了其資金來源“美國成長基金”的總價值。
另外,Adobe 在一份新聞稿中稱贊 Figma 擁有“高效的商業模式”:“憑借大約 90% 的毛利率和正的運營現金流,Figma 已經建立了一個高效、高增長的業務”,“這將極大增加 Adobe 業務的影響力和潛在市場機會”。
根據 Field 的介紹,Adobe 未來將“讓 Figma 保持自主運營”,而 Field 本人也將繼續擔任 CEO。他還提到,“目前我們還沒有調整 Figma 定價的計劃”,包括繼續為教育用戶提供免費選項。
Field 將向 Adobe 公司數字媒體業務總裁 David Wadhwani 匯報工作。Wadhwani 在一份新聞稿中提到,“通過將 Adobe 的圖像、攝影、插圖、視頻、3D 及字體等強大技術功能引入 Figma 平臺,我們將讓設計師、產品經理乃至開發人員等全體 Figma 客戶在產品設計流程中受益。”
2
備受歡迎的生產力工具
Figma 的首次公開亮相是在 2016 年,其始終堅守基于瀏覽器的產品定位,因此與 Adobe 的核心 Creative Cloud 產品有所區別。以系列產品中的 Photoshop 與 Illustrator 為例,盡管 Adobe 也將其與云端集成,但真正的主體仍然是 Windows 和 Mac 端的桌面應用程序。Wadhwani 在帖子中也提到了這一點,并盛贊 Figma 團隊稱“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瀏覽器也可以充當功能豐富的設計界面。”
Wadhwani 表示,“未來的生產力工具將以 Web 為基礎,支持多人協同”,并強調“這是我們 Adobe Express 所堅守的使命所在。”所謂 Adobe Express,前身為 Adobe Spark,是一款面向瀏覽器和移動平臺的應用程序,主要針對社交媒體提供簡化的圖形與多媒體創作功能。
Wadhwani 似乎對 2021 年 4 月推出的白板工具 FigJam 也有濃厚興趣,表示收購完成之后 Adobe 將向其中“引入頭腦風暴、內容創建和協作等能力”。
Wadhani 也證實“Dylan 將繼續負責 Figma 的自主業務經營”,但到底什么是“自主”還比較模糊。畢竟在收購活動中,很少有出資方真的愿意讓收購對象完全游離于自家業務之外。
迄今為止,Figma 已經積累了大約 400 萬用戶。之所以廣受歡迎,依靠的當然不只是出色的設計能力和易用性(無需安裝桌面應用程序),更有對開發者體驗的高度關注。
根據 Adobe 投資者演示文稿中的一頁,Figma 用戶群的開發者數量幾乎與設計師數量相當。
上個月,Figma 公司產品設計總監 Noah Levin 接受了外媒采訪,表示“Figma 的專長所在,就是作為設計工具幫助企業通過 FigJam 和 Figmas 完成頭腦風暴,快速構建原型。”他同時補充稱,公司正努力對現有方案做出改進,希望能打造一款將設計與生產集成起來的開發工具。“我們已經建立了完整團隊,去年還收購了一家專注于這方面能力的公司。但目前討論更多細節還為時過早。”
但就在當下,我們也不難找到 Figma 被作為用戶界面開發工具的例子。
微軟的 Create Apps from Figma 工具,就能自動將 Figma 的設計成果轉換為微軟 Power Platform 的應用程序。CNBC 的一份報告顯示,微軟數萬名員工大量使用 Figma 的基于云的軟件平臺。
同樣的,AWS 也在 Amplify Studio 當中提供類似工具,能夠將 Figma 設計轉換為 React Web 應用程序。總而言之,開發者群體對于 Figma 一直有著特殊的關注和好感。
3
開發者的憤怒:又想來淘汰掉 Figma?!
Adobe 本身已經有類似 Figma 的東西,即 AdobeXD。兩者有競爭關系,Figma 對此專門寫過博客,引導用戶選擇 Figma 協作工具。
另一方面,Dylan Field 還曾于去年在 Twitter 上表示他們并不希望成為 Adobe。
但 Figma 最終還是被 Adobe 收購了(他們拿錢砸我,我能不動心嗎?)
面對收購消息,用戶的第一反應基本是喜憂參半。有人認為“對于一直想方設法逃離 Adobe‘魔爪’的設計師來說,這又是糟糕的一天。從長遠來看,接受 Adobe 的收購不會給 Figma 生態系統帶來任何積極影響。”
也有人擔心“Adobe 就是軟件的墓地。接受收購將是個巨大的恥辱,因為 Figma 已經很出色,甚至有潛力發展為一款所見即所得工具,真正生成用戶所需要的代碼。當初的 Macromedia 軟件也很不錯,但現在已經幾乎沒什么存在感了。”
Macromedia 于 2005 年被 Adobe 公司收購,其產品包括 Flash 多媒體播放器、Fireworks 網絡圖形工具、Dreamweaver HTML 編輯器和 ColdFusion 應用服務器等。
無論是在 Reddit 還是 Hacker News 上,開發者的評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超過了幾百、上千條,該收購消息瞬間被頂到了熱榜頂部。很多人表達了悲觀憤怒的情緒,大批網友觀點非常一致,認為 Figma 最終會跟 Macromedia 的命運一樣,收購后再被 Adobe 淘汰掉。
“當我讀到這個消息時,心里一沉。我從事 UI 設計已經 18 年了,Figma 是我一直夢想中的有著周到的 UI 和功能的設計軟件,是我 18 年來第一次愿意付費購買使用的設計軟件。現在它要死了。我幾乎想哭。”
“沒有人會關心 Figma 是否被 GitLab、Salesforce 或 Atlassian 或其他什么收購。但 Adobe 是一個以破壞收購而聞名的直接競爭對手,這就是問題所在。”
......
宣布收購后,Adobe 股價下跌 17%,為 2010 年以來最大跌幅。
參考鏈接:
https://www.cnbc.com/2022/09/15/adobe-to-acquire-design-platform-figma-for-20-billion.html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2850178
https://www.reddit.com/r/programming/comments/xf1tcu/adobe_to_acquire_figma_for_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