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高樓平地起,經濟騰飛在鄭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鄭州市鄭東新區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原地區新金融、新技術的實力。龍湖金融島和鄭州技術交易市場作為鄭東新區的兩張新名片,成為金融與高新技術崛起的新生力量。
9月21日,“非凡十年見鄭城長,‘觀觀’帶你看鄭州”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鄭東新區,與金融、科技精英們一起感受金融島的神秘感和環島的優越自然風光,體驗技術交易市場的數字沖擊。
龍湖之水 縈繞新興金融生態圈
四面環湖,樓宇林立,無人車24小時環島出行,這獨有的風景只有金融島才能一飽眼福。在建島之初,金融島就被譽為河南的“陸家嘴”,是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3.7公里長的運河與南側鄭東新區CBD相連,形成一個“如意”形金融總部區域,是鄭東新區建設的點睛之筆。
金融島也堪稱是完美的建筑藝術博物館。它的獨特之美,就在于建筑藝術與湖光美景的碰撞,外環的22棟100米高的建筑,加上內環20棟60米高建筑,構筑起了新興的金融生態圈。這里的金融寫字樓、城市生態景觀、文化建筑設計均通過國際招標確定,單體建筑全部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建筑設計大師按照國際5A級標準設計,達到國內綠色建筑和美國LEED金級建筑標準。
在內環島內,隨處可見身穿時尚潮服的網紅們拖著行李箱在擺pose,也有一群穿著職業裝的職員來回穿梭,建筑工人不時傳出的鋼筋與機器的聲響成為靜謐環境中的最大的樂章,像是在催促時代前進的號角。
坐擁美麗湖景,一覽東區風光。在中國光大銀行鄭州分行的辦公區里,樓下的湖光景色可以一覽無余,遠處的“大玉米樓”直入眼底,這里成為光大銀行職工們的最佳觀景點。光大銀行鄭州分行是今年4月18日首批入駐金融島的“島主”,整個辦公樓融合了銀行、保險、證券、信托、期貨等金融全牌照業務,光大銀行鄭州分行辦公室祝捷提起入駐新辦公樓時的感受也感慨道:“金融島一天一個樣、一周一個樣,這里的辦公環境高大上,不僅有24小時無人公交車,科技感滿滿,清水平臺和湖心設施更加完善。島內夜景也很好看,很神秘,很有新鮮感,這里也是網紅打卡點,從我們入駐到現在已經有200多次的客戶參觀。從樓里可以看整個金融島。”
在光大的辦公樓內,還能看到智能機器人、智能體驗區等先進科技。日常上班的間隙,祝捷也會跟同事們一起在樓下的草坪中拍照打卡,去湖邊的清水平臺健步走,體驗工作之外的自然愉悅。
浙商銀行也成為金融島的一個亮眼的名片。同時入駐的還有平安銀行、中國人保、工商銀行、中信國際等。
不僅僅是國際化的區域金融中心,這里也是金融豫軍的集聚地,中交(鄭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葛喬對記者表示,“金融豫軍”集中度非常高,過去幾年,整個金融島的發展,也是“金融豫軍”崛起的過程,金融島內入駐的法人機構非常多,如河南投資集團、中原資產、中原銀行、中原信托等。未來將能夠帶動中原經濟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一磚一瓦 勾勒城市優美的線條
現代建筑的崛起,一磚一瓦都是時代的印記,是城市建設者的功績。金融島還沒建設前,還是一片沙灘,寸步難行,而經過多年的規劃建設,才有了現在的景象。
中交(鄭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瑞強就是金融島發展的見證者,“2012年的時候這里還是灘地,當時我們剛進來的時候兩個輪胎扎了三個釘子,條件還是非常艱苦的。現在成為婚紗照的打卡地、網紅打卡地,會感到驕傲。”
從平面圖紙到樓棟的搭建完成,金融島歷時8年多的時間,對于工程的艱辛,王瑞強深有感觸,“我們開創性地做了工作,包括提前讓物業進場,保持樓宇的安全,保持設備運行完整。在光鮮的背后有很多具體的工作支持。”
如今的金融島已經可以媲美國際,不僅配備了完善的交通系統、強大的地下管網系統、高效的集中供能系統、優美的景觀系統等。還實現了5G通訊信號已基本覆蓋,自動駕駛公交系統已入島試運行,冷熱能源站也正在穩步推進。
從工程質量上,整個樓宇已經獲得了河南省優質工程獎項,其中,3、4號樓今年獲評“河南省中州杯”獎項。值得一提的是,“中州杯”獎是河南省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綠地連接水系 讓商業生機盎然
錯落有致的建筑群體圍繞著湖中心依次排開,連接建筑與湖中心是大片的綠地、親水平臺和碼頭,這個環島3公里的水系與綠地也讓周邊的商業顯得更加生機盎然。
離湖中心最近的一排低矮的四層樓宇已被銀泰商業收入囊中,建筑面積達11.6萬方,這里未來將是集合時尚潮玩、名品奢尚、餐飲、運動旗艦店的商業綜合體。
銀泰商業入駐金融島也是被島上的水體資源和綠地資源所吸引,用銀泰商業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的話來說,“鄭州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城市,營商環境也不錯。金融島這邊的環境和地理優勢,太難得了,項目的水體不僅是中原地區,在南方也是罕見的,是非常好的自然資源。”
這片綠地和水系成了香餑餑,銀泰商業還籌劃將在碼頭上做連橋,連接環路,利用露天的平臺做新品發布會,在自然的綠地上,也可以做飛盤活動。比如新能源車展,在其他商業體中只能做靜態展,而在金融島上可以做環島試駕,體驗感更真實。中庭湖面未來還可以做水上活動,做集市、做咖啡節等。
裕豐園董事長王偉也將餐廳開在了離湖中心最近的位置,只為了讓島內的消費者體驗到豫菜的文化,“我們也是金融島內首家豫菜的代表,也是一張名片,我們將通過菜品突出河南的文化。”
即將到來的國慶節,金融島也將迎來首屆美好生活節,可以看到“湖上森林”、“谷中林蔭道”等美景,而且以節氣搭美景,沿著內湖沿線設置了以24節氣為主題的園林景觀。湖心設計的節慶水上舞臺與一流的整體燈光相結合,將呈現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
新技術崛起 科研力量也能“點石成金”
毗鄰金融島的鄭州技術交易市場,位于10公里外的龍子湖智慧島,與金融島交相輝映。作為最新成立的交易市場,鄭州市技術交易市場于2021年12月24日正式揭牌運營,最大的特色就是可讓科研成果實現“點石成金”。
到底什么是技術交易市場?鄭州技術交易市場運營推廣部總監劉學增做出了具象的解釋,“技術交易市場就是為供需雙方架起的一座橋梁,讓信息對稱、令要素融通,高效實現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
進入鄭州技術交易市場,一面超大屏幕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各類技術交易數據不斷跳出。“這是一面可實時更新數據的大屏,多類別技術交易信息均能‘一屏可覽’。”劉學增介紹道,從這塊大屏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省乃至全國的技術交易數據,包括合同類型、知識產權構成、技術領域分布等信息。經過近年來的產業調整,鄭州在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的技術輸出不斷擴大,技術輸出最多的區域是云南和青海省份。
“我們的工作不是單純去建設一個市場,更多是要搭建一個生態體系。”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總經理賈燕琛告訴記者,這是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相比國內其他交易市場的一個主要區別。
去年12月揭牌的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擁有一項“后發優勢”,即由鄭州市科技局和啟迪科服集團合作共建。“這是國內全新的一種政府與企業合作共建的運營模式。”賈燕琛解釋,政府的參與保證了交易市場的公益性和公信力,企業負責具體的市場化運營。“除此之外,我們的交易模式也進行了創新,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曬團隊的研發能力,由企業自主選擇匹配團隊開展定制化的服務。”
自運營以來,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深入推進技術轉移生態體系建設,創新推出技術能力交易新模式,吸引38家省內外優質服務機構線下入駐,累計服務企業3000余家,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及河南省科學院、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等30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
在賈燕琛的辦公桌上,有一張列有全年線上服務的計劃清單,已經達百余項,可她還在繼續添加……“希望未來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能有新的突破,同時協作其他省份,形成中部創新樞紐”,談到對未來的愿景,賈燕琛充滿信心。
值得關注的是,在鄭州技術交易市場內還活躍著一批特殊人群,他們就是被稱為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探路者”——技術經理人。
“通過線上+線下、理論+實操、培訓+培養的方式,6個月內開設2場技術經理人初級班和1場實操訓練營。截至目前,我們的隊伍已經壯大到了700余人。”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技術經理人服務部總監賈佳介紹道,他們將作為“關鍵因素”,推動科技成果加速向產業和生產力轉化。
同時,賈佳還帶我們參觀了科創直播間。與其他市場不同,鄭州技術交易市場把各類活動搬到了線上,通過互聯網傳播速度快、用戶覆蓋廣、形式靈活多樣的特點,讓“雙創”展現出新的魅力。“這里的直播間擁有一流的設備和團隊,是市場面向各類科創主體推出的特色服務。”賈佳說。
目前鄭州技術交易市場已推出的科創小貼士、路演八分鐘、“黑科技”直播帶貨等欄目,為不同需求提供了一個線上展示、推廣的新媒體窗口。
在記者進行采訪的同時,中科譜光(鄭州)應用科學技術研究院團隊也正在參觀鄭州技術交易市場。“平均每周都有4—5家企業和科研院所來我們這邊參觀了解。”賈佳說道,忙碌的場景反映了鄭州技術交易市場的火爆。
從一紙規劃、一張藍圖、一片工地到風景如畫、宜居宜業科技之城,鄭東新區北龍湖金融島、龍子湖智慧島等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拔地而起,為更多創新創造打開“筑夢空間”。
總策劃:石大東
總統籌:張子明 程玉峰
總執行:劉春蘭 李韜 陳君健 陳鋒
執行:安學軍 王紹禹 王海萍 王長善 方靜 王攀 薛軍 楊瑩 王河寧 王琳
正觀新聞記者 趙柳影 馬燕 袁芳 金鑫/文李新華 尹金凱/圖劉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