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央視發布的紀實訪談節目《云頂對話》先導片中,53歲的雷軍稱自己在37歲時就實現了財務自由,此后便開始了為期3、4年的退休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是他們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相關資料圖)
都說40歲是人生的分水嶺,先前享受被金錢包裹的雷軍此時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理由也是讓人直呼凡爾賽:“除了有錢,我一事無成”。或是為了使內心得到一份坦然,2010年他決定創業,在北京四環保福寺銀谷大廈的一個普通房子里,小米正式成立。
在節目中,雷軍詳細講述了小米的10年歷程,包括對如今挺進造車圈的見解,于是乎不少網友也借此調侃:一事無成雷布斯。
而就在節目播出的幾乎同期,雷軍卻卸任了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一職。消息一出,輿論瞬間炸鍋,截至目前雷軍本人并未做出回應,但也有網友認為,雷軍此次卸任或是要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造車上,那事實果真如此嗎?
37歲實現財務自由
30多年前,一本《硅谷之火》點燃了雷軍內心的火苗,踏上了創業征程。大三憑借著幫人開發軟件成為百萬富翁;大四創辦三色公司;28歲就成為金山總經理,身價過億;37歲以金山CEO的身份帶領公司完成上市,在經過幾年愜意的退休生活之后才創辦小米,再次投入到商海浪潮中。
對于常人來說,無論是哪一項成就都值得炫耀一輩子,可這些在雷軍看來,僅讓自己實現了財富自由,沒有一項能說得上是偉大的事業,而小米的創辦也是基于自己的初衷: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用“自家”的技術去影響世界。
卸任只為造車?
的確,雷軍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僅用5年時間,小米便一躍升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而就在小米走得越發順暢之時,卻爆出了雷軍的“卸任”風波,眾多網友紛紛在小米官微下留言,公關部經理王化也第一時間作出回應:“屬于正常的管理行為”。
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雷軍便陸續退出了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業內人士為此猜測,此舉或可視為雷軍專注造車的信號。
與此同時質疑之聲也撲面襲來:作為一家沒有造車經驗的公司,雷總此舉是否過于冒險?加之近些年眾多強企紛紛跨界造車,雷總是否趕了晚集?要知道早在10年前特斯拉就出世了。
面對著諸多猜測,雷軍坦言,如今手機時代的流量紅利已經過去,伴隨著的是新能源汽車紅利時代的到來,倘若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那就一定得跟著風走,顯然新能源就是如今的大勢。
而縱觀這兩年互聯網大佬們的來來往往,不難發現跨界已是當下常態,例如與雷軍有著同樣造車夢的許老板,還有砍一刀的黃崢與字節的張一鳴,雖然他倆不像雷軍那般對造車情有獨鐘,但也同樣踏入充滿創新的跨界路——研究生命科學。
去年9月,無償捐出1000億的黃崢跑去當了科學家,致力于推動生命科學、農業食品方面的前沿探索;今年5月,張一鳴緊隨其后辭去字節CEO一職,參與到了“大腦疾病”等項目的探索中。大佬們看起來“約”好的行動,其實也是潛意識中的無形默契,只為早日實現生命與時間自由!
而年輕人們的想法,老一輩們早在多年前就秘密布局,這之中便包括有著不老神話之稱的港富李嘉誠。為能給自己爭取更多時間,李嘉誠動用了許多方法來延長生命,其中最為他驚嘆的,莫過于他17年偶然接觸到的一種名為“柏澳斯”的人體內源物。
“我感覺自己年輕了不止20歲”!從2017年到2020年,據消息曝出李老在此物質的研究投資已超2億,并將其引入名下200多家富豪所居住的別墅區診所中。與此同時,清北、劍橋等知名學府也展開各項相關研究,證實“柏澳斯”類物質能改變細胞的內源性結構,對機體的各項老化指標起到逆轉作用。或是基于此功效,才讓它在初初面世時便被炒到一克百萬的高價,也讓不少富豪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
而作為發現者的戴維也因常年補充“柏澳斯”物質的關系,現年50歲的他顯示生理年齡僅為31歲,除此之外,體內的細胞狀態、肺活量、膽固醇與血壓狀態都與年輕人相當,生存期也相繼被拉長30%。可想而知,如果人人都能享受到這一科技,也能變相解決一些壓力,因為健康老齡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效益最好的途徑。
而隨著技術的迭代更新,這一想法也逐漸變成了現實,如今在京-D等渠道“柏澳斯”類物質已變得尋常可見,根據平臺消費趨勢顯示,主力軍大多為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可見這兩年大健康領域發展速度之快。
“撬動整個汽車業”
“與其說是有野心,不如說是被市場逼的”。53歲的雷軍之所以轉身造車,完全來自于行業壓力下的意外。
如今進軍汽車領域的他也立下了將撬動整個汽車業的豪言壯語,但根據過往的經歷表明,并非所有的玩家都能成為市場青睞的幸運兒,畢竟跨界造車這件事,“翻車”的案例比比皆是,至于雷軍在這造車的“亂世”中能否成為英雄,相信時間自會給出答案。
關鍵詞: 除了有錢 一無所有53歲雷軍隱退江湖 被逼造車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