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
文|奇偶派
一年前的萬象大會上,百度移動生態重點發布了X+Y的戰略布局,“橫向開拓用戶規模,縱向深耕行業垂類”,推進整個生態向服務化、人格化升級。
奇偶派:百度移動生態戰略,從外部的客觀數據和公司整體內部的感知上來說,曉黎自己有什么感受?
平曉黎:移動生態整個戰略,如果說感受的話,第一個是整體戰略確定以后,我們的戰略定力是堅定的,戰略執行是持續的,走過這兩年,我們對大勢的戰略判斷也被證明是正確的。
在具體戰略執行上,我們進行了很多局部的調整和變化,我們的移動生態主要以搜索+信息流為雙引擎的基礎上,確定了“X+Y”,以內容和服務為核心載體,我們的平臺和垂類也在共同的發展。
從客觀數據上看,搜索+推薦的雙引擎都有不錯的表現,搜索是非常成熟的產品,仍然保持了年度兩位數(17%)的增長。而信息流方面,在賽道非常擁擠,短視頻競爭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我們仍然保持了視頻分發30%、視頻時長42%的增長。
從結果看,我們的戰略判斷力和執行力都不錯。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講,這一年多我們看準就做,有前瞻視角,堅定信心,中間遇到困難波折,就用解決問題和交付答卷的心態應對。
搜索外,百度APP更多還在做服務
平曉黎:針對搜索而言,所謂的“用完即走”是用戶需求滿足問題。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讓用戶在這里搜十遍也沒有搜到想要的結果。我們提升的是滿足率,不是說滿足之后,用戶就不來了。用戶滿意度在提升的時候,自然用戶留存度也就高了。這是我們做搜索的用戶邏輯。
大家可能會覺得搜索不像刷短視頻那么高頻次。但是搜索的場流,其實留存率是非常高的,是一個特別剛需和持久的需求,證明它的用戶滿足率很高。
同時,我們在搜索場景里也有提升用戶留存時長的辦法。
比如,用戶搜家里花園如何裝修,這種問題確實沒辦法做到首條搜索結果就滿足,它不像搜姚明的身高,第一條顯示結果搜索就結束了,花園怎么裝修這個事情要看比較多的東西,所以要搜比較多的內容。
我們現在還有一個理念,搜這種東西的人,一般家里在搞裝修,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深層次理解和挖掘,我們可以推點裝修相關的搜索結果,這樣用戶留存時長自然就提升了。
這兩年,我們百度APP的服務業務增長速度非常快。
以這個為出發點,我們這兩年與京東、淘寶、美團、攜程在供給端合作,讓這些有能力的服務者,通過小程序把各種服務接進來,先滿足好用戶體驗。在體驗比較好的情況下,用戶自然進行購買。
為什么會有比較高的復購率,我認為主要是我們以廣泛連接、閉環服務為第一導向,逐漸建好服務基礎設施后,用戶有比較便捷的體驗。用戶粘性強了,慢慢積累,用戶的服務體驗和復購規模越來越大。
今天我講到一個概念“服務搜索PV(頁面瀏覽量)”,我發現這類比較明確獲取需求的PV原來是開始往下走,現在又開始提升,這說明我們百度APP的服務體驗做得更好了,用戶體驗和復購就來了。
平曉黎:除了健康和汽車等,我們大部分都沒有自己做服務,我們肯定還是引入外部服務更多。為什么不自己做?我們做服務的原因和出發點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同時百度作為開放平臺的特點,都決定我們不會更多自己下場做各品類的服務,絕大部分是通過平臺生態來提供服務。所以很早的時候,我們就選擇智能小程序這些開放生態提供服務,目前還是堅持這種邏輯。
接下來我們可能會重點推一些吃喝玩樂休閑的服務場景,為什么推這部分呢?因為吃喝玩樂的場景比較分散,又有地域化,這部分需求在百度上不能忽視,我們想把這部分的服務體驗好好做一做,但是更多還是引入外部來承接這部分服務。
問:在用戶的內容消費服務上,百度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平曉黎:內容消費我們確實有幾個觀察。第一,以前用戶對偏娛樂性內容消費更多,現在對能提供價值的內容更感興趣。一種是職業教育、三農致富這些對工作學習有價值的內容,比較受歡迎。另一種是生活勵志、處世哲學、財經投資這種內容,用戶也蠻喜歡的,這部分消費有增長。
第二,內容驅動的用戶線上購買行為增長很快。比如說數碼和美食這些內容,在我們這里做得很不錯。數碼測評內容做得好,就會有很多人想到數碼產品的購買。美食內容做得好,就有線上購買和線下消費的需求。這些,都是自然而然從內容到消費的服務承接。
問:當前互聯網無疑走到了視頻時代,用戶的注意力都在往視頻轉,很多創作者也都往視頻類轉型,百度在這方面有哪些舉措?
平曉黎:視頻是用戶獲取信息的載體,根據觀察,我們認為還是圖文和視頻缺一不可,兩種載體都有不同的的表現形式和不同的用戶群體。
當然,視頻對我們來講,確實是要加強的地方。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我們百度APP的視頻增速更快。
首先,產品界面上做了改變,百度原來的橫版視頻比較豐富,豎版視頻相對少一些,但是今年我們的豎版視頻增加了。我們把橫版視頻和豎版視頻進行了融合,通過短小融合、純靜態的方式在信息流中分發。
我們做了這個動作之后,我們的內容生態了很大變化,分發漲了非常多,用戶愿意在百度APP花更多時長。
對于創作者,我們也在進行更精細化的運營,我們對視頻特點進行分析,對作者也進行分級,把這些顯現給我們的創作者,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經營自己的帳號。
同時,我們在技術上做了一些改變,可能是大家感知不到的,其實在整個推薦過程中,我們建立了一套關注模型,非常有效地識別優質內容和作者,通過帶試探性的預測,把創作者的隱性粉絲找出來,這使整個推薦體驗得到大幅度提升。
百家號創作者商業化和百度商業體系完全打通了
問:百度的創作者整體生態分布是什么樣的?商業化情況如何?有沒有可供創作者接單的商業平臺?
平曉黎:從整個創作者生態分布看,百家號生態創作者是金字塔型,頭部作者相對較少,但他們占據絕大多數的流量,腰部作者更堅實一些,長尾比一些偏UGC的平臺來說少一些。百家號平臺的創作者生態是更PGC的。
度星選平臺就是創作者商業化的接單平臺。百家號做這個挺早的,最早叫品牌故事,剛開始做內容營銷,不成體系化。視頻起來之后,廣告主對這種形態認可度很高,去年我們推出了度星選,今年做了升級。
我跟百家號很多創作者聊,他們不僅是接到了更多廣告,他們很多內容的上下產業鏈也越來越成熟了。確實需要度星選這樣的平臺,百度正好有這種機會,我們連接的觸點非常多。這些與創作者、廣告主、產業鏈連接的機會,能不能更好地整合出來,今年我們會進一步挖掘。
問:過去一年,百度APP多元化收入作者的數量增長300%,是哪種多元收入?在當前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多元收入作者數量大幅增長?
平曉黎:作者收益除了平臺分潤以外,還有商單、站內電商帶貨、付費專欄、付費訂閱、用戶贊賞、問一問等豐富的形式。目前,汽車行業的廣告商單上漲非常多,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這個比較好的賽道。
問:在百度商家生態層面,不是每家商家都有那么大規模,如何幫助不同規模的商家壯大?
平曉黎:我重點說說中小商家,我們在連接這些中小商家的時候,他們的數量很多,規模不一定很大。但對他們來說,百度是性價比比較高的渠道。
我們給用戶的不是唯一選擇,同樣是訂酒店,也不是全都提供的是一家的服務,還有很多家,我們秉承的理念是給用戶最適合他的選擇。有人偏向價格優惠,有人偏向綜合服務更好,用戶的選擇可以是非常多的。
我們做服務的時候,一定是聚合了多家服務方,通過一種更好的方式讓用戶進行綜合比較,這樣不僅大商家能夠在百度上都有訂單,中小商家也有生存空間。
數字人成本越來越低,很快開放給創作者
問:這兩年的內容創作新玩法,都非常強調AIGC,通過AI幫助我們更好地創作內容。那么除了創作,內容分發、粉絲運營和商業變現,AI對這些方面能有什么幫助嗎?
平曉黎:今天講的比較多的是AIGC,AI生產內容,在寫文字這件事情上的應用已經比較多了。
這一年多,AI作畫發展非常迅猛,大家有機會體驗的話,可以看到AI作畫的水平真的可以達到一個美術生的水平,這部分應用還不是很多,我們把這些產品進行了公測,把它加入了百家號后臺,讓創作者可以用。
還有AI制作視頻,過去這段時間,我們開放一部分AI圖文自動轉視頻的功能,不少媒體創作者都用了,這很好地幫助一部分非常擅長寫文字的,不擅長做視頻的創作者。
更重要的是它解決了時效性非常強的新聞的視頻制作問題。通常,這類新聞第一時間出來的只有文字,視頻不太容易第一時間制作出來,現在有了這個功能之后,它分鐘級就可以從圖文生成視頻,這非常有利于時效性新聞資訊視頻的制作發布。
這方面的應用,現在已經越來越多了。
冬奧會的時候,大家看到很多報道都是AI寫出來的,創作者授權之后,啟用這個功能,如果中間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們也支持AI進行微調。
至于內容分發和運營,我們通過算法、建立模型、內容識別這些方式,更好地把內容推薦體驗做得更好,讓用戶和內容的互動,包括評論轉發點贊這些動作變得更多。創作者的漲粉率也比原來提升很多。
問:曉黎剛才講的AI作畫和AI制作視頻,會怎么落到創作者在百度的內容創作上?
平曉黎:首先是百家號平臺,我們會陸續上線AI作畫和AI制作視頻這些功能。我們會在百度APP增加一些入口,讓大家低門檻使用。這些功能歡迎大家多去體驗,給我們提建議。我自己體驗,感覺確實比以前好很多,技術確實在不斷的進步。
問:百度最近AI制作的數字人越來越逼真了,這種數字人成本需要多少?未來會越來越低嗎?
平曉黎:數字人,當然你花幾千萬可以做,花幾百萬也可以做,通常真人感的,逼真強的,成本就會高一些。我們跟媒體定制合作的數字人,現在成本已經沒有那么高。之前百度內部討論我們做數字人成本一定要降低。現在我們數字人生成的視頻內容,以前行業水平需要一個月時間,花費大幾百萬成本。我們要實現規模化,給更多人使用,至少要降低1/10的成本。
過去一年時間,數字人成本降的非常快,我跟技術部的同學們討論,他們是比較樂觀的,在未來兩三年時間,成本會繼續大幅度下降,效率會大幅度提升。當成本進一步下降的時候,我們會把這些能力開放給創作者,讓他們也能夠生成有自己特色的數字人,我相信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