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aiiqm"></s>
  • 
    
    • <sup id="aiiqm"></sup>
    • <sup id="aiiqm"></sup>
       

      安踏的資本收購啟示錄1天天報資訊

      發布時間:2022-11-16 15:47:01  |  來源:騰訊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節點財經,作者|五洲

      提起安踏,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國內生產運動鞋服的國產運動品牌“ANTA”,少數人會將高端運動時尚品牌“FILA”(斐樂)納入其中。

      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安踏還擁有許多國際頂級運動品牌。如知名日本滑雪品牌“DESCENTE”(迪桑特)、韓國高第一戶外品牌“KOLON”(可隆),加拿大頂級戶外運動品牌“ARCTERYX”(始祖鳥)、法國高端戶外品牌“SALOMON”(薩洛蒙)等。

      而這些大眾并不熟悉的高端品牌,卻是安踏成功上位,甚至超越阿迪達斯(中國)與耐克掰手腕的關鍵。

      今年上半年,安踏營收實現約260億元的營收,收入體量是同期耐克中國的1.1 倍、阿迪達斯中國2.13倍,李寧的2.1倍,為歷史上收入首次超過耐克中國。

      而在這260億元的營收體量中,除了主品牌安踏占比的約52%外,剩余部分均由斐樂及迪桑特、可隆等品牌貢獻。考慮到后者更高的毛利率,高端品牌實際上是安踏的利潤大頭。

      讀者或許好奇,這么多國際頂級運動品牌,安踏是如何納入囊中的?

      答案是“買買買”!

      據節點財經統計,自2009年-2019年,安踏總共斥資超220億元用于收購外國運動大牌,其中花費最大的一筆是2018年底對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的收購,收購代價高達27億歐元(安踏持股部分),占所有收購金額的97%。

      正是這種大手筆的資本運作,讓安踏在短短30年內從一家運動鞋服代工廠一躍成為國內最大,國際化涉獵最廣的國產運動品牌。

      安踏的豐富收購經驗或許能給同行一些啟示。

      本文將試圖回答三個問題:

      1)為什么收購是國產運動品牌實現上行的有效路徑?

      2)大多運動品牌的收購以失敗告終,安踏對斐樂的收購為何如此成功?

      3)安踏斥巨資收購的亞瑪芬體育達到預期了嗎?

      收購,品牌上行的捷徑

      “以當今中國公司的品牌運營能力,在30年內做出一個始祖鳥或威爾遜,可能性幾乎為零,而通過收購,并以中國市場為潛在增長空間,則可能完成一次脫胎換骨。”

      這是安踏領銜的投資財團最終以46億歐元完成對亞瑪芬體育的收購后,安踏董事長丁世忠向媒體吐露的收購初衷。

      丁世忠的說法或許能代表國產運動品牌對“海外收購”的普遍心聲。

      在這一行業共識下,每隔幾年,國內運動行業就會發起一起重磅級“收購”。

      據節點財經統計,2000年以來,由李寧發起的重大收購至少有5起,其中最著名的2008年對意大利運動品牌樂途中國獨家制造及代理特許權的收購。

      同期,安踏發起的收購超過6起,不僅包括2009年從百麗集團手中獲得斐樂大中華區的代理權,還包括2018年底對亞瑪芬體育發起的年度大收購。

      其余特步國際于2019年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K-Swiss ”、“ Palladium ”和“Supra”三個中高端專業運動品牌。

      就連已經技術性破產的貴人鳥也曾在2017年拿下美國網球裝備品牌“PRINCE”在中國及韓國擁有的商標資產所有權。

      國產運動品牌熱衷海外收購,而且普遍收購的都是中高端運動品牌。在節點財經看來,一方面與國產運動品牌的歷史底蘊淺,現有品牌上行難度大有關;另一方面還在于國產品牌希望借助收購國際大牌進軍海外市場。

      對于第一點,國產運動品牌由于成長歷史短,大多數定位在主打性價比的大眾市場上,難以在中高端對耐克及阿迪達斯等外資形成威脅。

      而運動鞋服行業在舉辦北京奧運會,及人均GDP的持續攀升的催化下,快速迎來消費升級時代。

      此時,實現品牌上行不僅關乎到運動品牌在未來賺更多錢的問題,甚至成了決定公司生死的關鍵。

      從后視鏡角度看,安踏通過對斐樂的成功收購以及對主品牌安踏的渠道改革完成品牌升級,李寧則在“國潮”機遇下,實現自有品牌的升級。而剩下的特步國際、361度、匹克等則被遠遠拉開距離,貴人鳥之流更是直接淡出市場。

      而對于已經完成品牌升級的頭部品牌,如安踏與李寧。在此之后的收購考量,除了獲得國際大牌的國內運營權之外,在國際市場搶占一席也是其主要目的。

      安踏對亞瑪芬體育的收購就是如此。在安踏管理層看來,通過收購當地高知名度品牌實現國際化營收,要比把“安踏”牌產品賣向世界難度低得多。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上一輪國產運動品牌的收購潮中,僅有安踏一家通過收購斐樂大中華區代理權實現騰飛,其余品牌的大多數收購則石沉大海?

      斐樂的成功,安踏做對了什么?

      “斐樂的成功,在國內,甚至放眼全球運動服飾界都是現象級的存在”,有體育圈業內人士如此評價斐樂在大中華區的表現。

      根據安踏財報,今年上半年,斐樂業務實現營收107.8億元,占安踏集團總收入的41.5%。2021年全年,斐樂營收首次突破200億元至218億元,這一體量僅比同期李寧的總收入少了8億元。

      也就是說,按單品牌收入排名,斐樂能排進國內前五(包括耐克與阿迪)。

      要知道,2009年,安踏從百麗集團剛接過斐樂時,負責運營斐樂大中華區業務的Full Prospect 與 Full Marketing上一年合計虧損超3900萬港元,可以說安踏起到了妙手回春的作用。

      在節點財經梳理來看,斐樂成功的關鍵在于重新確立了“高級運動時裝”的定位,這在很大程度要歸功于斐樂的總操盤手姚偉雄。

      在安踏收購之前,斐樂其實就已開創了運動時尚的先河,尤其是在韓日市場(2007年斐樂被韓國人Yoon收購)。斐樂在日韓市場以運動時尚品牌的面孔出現,將目標消費人群鎖定在年輕人身上,產品主打性價比。

      姚偉雄領導下的斐樂與之前的最大不同在于“高級”二字,大中華區的斐樂不再將主力消費人群定位在年輕人身上,而是35-45歲的成功人士與商業精英上,尤其是分布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的這部分群體。

      這樣的定位一方面補充了國內高端運動時尚市場的空白,另一方面還避開了與當時如日中天的耐克與阿迪達斯在一線城市的正面競爭。

      成功摸索到“高級運動時裝”這一定位后,姚偉雄對斐樂從產品、營銷、渠道、子品類拓展等一系列層面進行了改頭換面的創新。

      產品上,斐樂兼顧“運動美學與潮流時尚”,其最明顯的變化是增加了與知名設計師的聯名款合作,如與知名華裔設計師 Jason Wu的多次合作。

      營銷上,斐樂除了采用常規的影星代言人外,還頻頻亮相各大時裝秀,如意大利AC米蘭時裝秀等,來保持與時尚潮流界的同步。

      渠道上,斐樂的門店采用全部直營的方式,直營既保證了品牌的高端定位,也帶來了較高的毛利率。

      品類拓展上,斐樂旗下除了斐樂品牌外,還有三個子品牌,分別是2015年成立的斐樂 KIDS,2017年成立的斐樂 FUSION以及2018年成立的斐樂 ATHLETICS。分別瞄向不同的消費人群。

      如此,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造就了斐樂運動品牌收購史上現象級的成功案例。

      不過,目前令市場擔憂的一個問題是斐樂收入端肉眼可見的放緩跡象。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斐樂的同比增速下滑至0.5%,再往前追溯,自2020年開始,斐樂的增速就直線暴跌到20%左右。

      分析人士稱,斐樂的高速發展已經遇到瓶頸,其重回高增長的難度不小。原因在于“無論品類拓展還是渠道覆蓋,斐樂均已發揮到了極致,加之高端運動時尚細分市場已經過了市場缺失階段”。

      藍海變成紅海后,斐樂還能否實現高增長,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亞瑪芬體育是否兌現預期?

      在嘗到收購斐樂的甜頭后,2019年3月末,安踏聯合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歸屬Lululemon的創始人Chip Wilson)、騰訊組成的超級財團完成對芬蘭最大運動品牌亞瑪芬體育的收購。

      在這筆斥資46億歐元的交易中,安踏獲得了57.95%的份額,方源資本占股 21.40%, Anamered Investments持股 20.65%,騰訊通過對方源資本占股5.6%。

      收購后,投資財團繼續聘任亞瑪芬體育原管理團隊負責業務的獨立運作。且根據相關財報準則,收購后的亞瑪芬體育 并不會并表進安踏財報,而是作為一項對外投資單獨以權益法列出。

      節點財經統計了亞瑪芬體育被收購后的財務表現。整體而言,亞瑪芬體育表現難達預期。

      其一,亞瑪芬體育的營收停滯現象并未出現較大改觀,2019年-2022年,預計亞瑪芬體育營收年化增速不到3.5%。

      其二,亞瑪芬體育仍未走出虧損,盡管虧損率在收窄。

      最后,從EBITDA的角度看,收購后的三年半,亞瑪芬體育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分別為7.05%、8.3%、12.02%、7.38%,除了2021年因出售健身業務Precor獲得大漲外,其余年份表現平淡,僅為同期耐克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說,不論是從營收增長還是盈利提升方面,亞瑪芬體育均無亮眼表現。

      而除了寄予國際化的厚望,安踏當初收購亞瑪芬體育還看重其多個戶外品牌在國內市場的滲透。

      根據亞瑪芬體育年報,2020年,公司在中國市場實現15億元的營收,占總收入的比例約8%,較2018年的5%提升3個百分點,基本實現了安踏當初定下的兩年2億歐元的目標,但距離競爭對手耐克、阿迪達斯的20%仍然較遠。

      也就是說,在國內的增長方面,亞瑪芬勉強過關。

      有券商分析師預計,亞瑪芬體育將在未來2年內扭虧為盈,但考慮到當初安踏43%的溢價收購成本,這筆仍在拖累安踏利潤表的交易實在談不上達到預期。

      如此看來,收購代價僅為亞瑪芬體育約1/50的斐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真是可遇不可求。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曾在2015年-2017年連續收購的多個高端戶外品牌,如滑雪品牌DESCENTE(迪桑特)、戶外品牌KOLON(可隆)等在收購后均獲得了亮眼增長。

      節點財經梳理,2018年-2021年,安踏主要包含冰雪、戶外運動的“其他所有品牌”收入體量從約13億元增長至近35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40%。但礙于此部分業務比較小眾,想要復制斐樂的成功基本沒有可能。

      整體而言,安踏的收購是成功的。一方面,借助斐樂的成功運作實現了品牌升級,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安踏將業務從“專業大眾”一個類別成功延伸到“運動時尚”及“高端戶外”三大領域。

      但值得警惕的是,安踏耗費巨資收購的亞瑪芬體育進展并不樂觀,疊加亞瑪芬體育旗下的多數品牌與迪桑特、可隆定位重疊,業務互補效應并不及斐樂之于安踏。

      而無疑,安踏多元的收購經歷為國產運動品牌提供了豐富樣本。

      關鍵詞: 安踏的資本收購啟示錄 阿迪達斯 fila 亞瑪芬體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

      国内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嫩草影视在线观看,天天久久狠狠伊人第一麻豆,波多野结衣视频免费看
    • <s id="aiiqm"></s>
    • 
      
      • <sup id="aiiqm"></sup>
      • <sup id="aiiqm"></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网站 |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夜来香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chinese国产xxxx实拍|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yy6080欧美三级理论|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h视频| 动漫人物桶机动漫| www永久免费视频| 爱爱视频天天干|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97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二区| 欧美激情高清整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免费v片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AAV| 禁忌2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观看|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777奇米影视四色永久|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国产女人嗷嗷叫|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奇米影视777色|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亲密爱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 99re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