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1.5億港元貸款,國美積極自救
黃光裕自掏腰包給員工發工資了。
12月8日,國美零售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黃光裕全資擁有的公司Shinning Crown與公司簽訂貸款協議,Shinning Crown同意向國美零售提供1.5億港元貸款。
(資料圖片)
該款項為黃光裕之前減持國美零售的股票所得,黃光裕希望通過這筆貸款,來增加國美的流動性資金。
也就是說,國美很有可能會用這筆錢來解決員工部分工資問題。
不僅如此,在12月7日晚的分部總經理會議上,國美電器決定在全國30個區域砍掉不盈利的小店,保留盈利的大店,同時放開加盟或者類加盟的形式,并聯動抖音本地生活中心一起發展門店直播業務,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國美員工討薪事件引起熱議。
當時,近百名國美員工前往國美總部進行討薪。在討薪談判現場,員工與保安還發生了肢體沖突,隨后由警察進行了調解。
對此,有員工表示,討薪員工包括在職的和已離職的人員,目前包括補發及償還薪資等在內的很多方案尚未確定。
(截自微博)
而國美方面表示,公司內部的人資部門已建立了與員工的溝通機制,近日將正式出臺解決方案以妥善解決員工薪資問題。
實際上,國美拖欠員工薪資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今年9月份,有國美員工表示,員工公積金從5月開始斷繳,自8月份以后便停發了工資。
上個月,國美電器還要求員工簽署承諾函,希望員工理解并承諾,自2022年10月起,公司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可能延時發放員工工資。
由于欠薪波及甚廣,不僅包括北京總部的員工,還包括各省市門店員工,人數多、金額大。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造血能力的國美只好主動尋求輸血渠道。而此次黃光裕賣股票向國美注資1.5億港元,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傳統家電賣場轉型艱難
有人乘風而上,就會有人被巨輪碾壓。
2021年年底,國美旗下家裝公司打扮家開始陸續裁員。
今年2月份,國美又開啟了第二輪裁員,把每月人力成本從近2000萬縮減至300萬元。
2022年下半年以來,國美線下門店大規模關閉。
以寧波為例,目前國美電器在全寧波范圍內的門店都已處于臨時閉店狀態,涉及數量為29家。
同時,許多消費者反映在國美電器門店付款后,不發貨、不退錢等情況頻頻出現。
欠薪、裁員還關店,黃光裕出獄后不僅沒實現“18個月復興國美”的計劃,甚至直接把國美送上了斷頭臺。
曾經的“家電之王”,為什么成為了過去式,國美給出了一個答案:由于受到內外部復雜環境的重大挑戰和影響,公司戰略轉型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也就是說,轉型失敗,給國美帶來了“切膚之痛”。的確,自黃光裕出獄以來,國美便是一邊轉型,一邊燒錢。
讓我們看看國美是怎么轉型的。首先,推出真快樂APP。真快樂由國美APP升級而來,項目初期,國美砸了9.62億人民幣為真快樂做推廣,希望通過轉型直播、短視頻強化娛樂和社交功能,吸引更多的流量。
(圖源:真快樂)
但眾所周知,淘寶和拼多多瓜分著傳統電商平臺的市場,抖音、快手作為內容平臺,流量基數大,直播帶貨做得風生水起。
而真快樂APP既做社交,又搞娛樂,還要電商,每樣都沾點邊,卻每樣都做不精,這也導致它自上線以來一直不溫不火。
其次,啟動打扮家業務。2021年末,黃光裕收購了打扮家,開始進軍自營家裝市場。在一年半時間里,黃光裕給打扮家投了近2億元。
但是由于無法實現盈利,最終打扮家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
今年7月,打扮家全線業務暫停,同時員工也從高峰時期的六百人降至七十余人。
還有,布局折上折APP。去年8月,折上折APP開始試運行,它作為一個匯聚各種優惠、折扣信息的平臺,上線后毫無水花,更別說掀起什么折扣大變革了。
不過,國美走到如今這個地步,不能全怪黃光裕。畢竟線上電商崛起,傳統賣場轉型艱難,已經成了家電零售行業公認的事實。
曾經的家電連鎖霸主——蘇寧,也難逃此劫。
2010年,蘇寧的營收是京東的5倍;2012年左右,蘇寧的實體店遍地開花,巔峰時期達到1700家。
與此同時,線上電商開始一路狂奔,蘇寧盯上了這塊肥肉,開始建線上商城,謀求轉型之路。
但是蘇寧的轉型始終是燒錢換市場。
2021年,蘇寧易購實現營收1389.04億元,同比下降44.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432.65億元,扣非后的凈虧損為446.69億元,虧損幅度擴大912%。
在這種情況下,蘇寧不得不進行開源節流,開始關閉虧損的業務。
可是,蘇寧醒悟得太晚了,隨著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崛起,線下家電賣場逐漸衰落。
也是因此,國美和蘇寧都進入了線上增長乏力,線下營業受阻,整體運營艱難的階段。
直播帶貨難救國美
國美的危機還在持續發酵中。
2022年以來,黃光裕大舉減持國美零售股票。黃光裕夫婦的持股比例由2022年1月24日的59.94%驟降至最新披露的39.19%,累計減持股份62.35億股。
截至目前,黃光裕今年通過減持套現金額超20億元人民幣。
然而,在2022年上半年,國美虧損達32.97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加63.3%。半年間,賬面現金就從43.78億元驟減至24.09億。
目前,國美的總負債規模為585.68億元,需在一年內償還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達到了229.02億元。
顯然,國美已債臺高筑,此時,黃光裕想通過減持套現來償還國美債務無異于癡人說夢。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5日,國美宣布將在全國各地門店陸續啟動直播,并深化“全員推手”戰略,積極發展直播帶貨的新模式。
如今,國美正在推進全面轉型,通過推手和直播等手段徹底革新傳統的零售模式。
從國美角度看,直播對國美的業務轉型大有用處。
其一是找到新的增長點,一般來說,直播間商品折扣力度較大,銷量會比平常高;其二能為線下賣場引流,此次直播活動安排在各門店現場進行,或許能給線下帶去不少的人流量。
但是,國美是一家沒有直播帶貨基因的企業,“人、貨、場”優勢都不大,在這樣的背景下,直播帶貨能成為國美新的救命稻草嗎?這讓人十分懷疑。
更何況,今年以來,國美多次登上熱搜,但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評論區也是罵聲一片。
前幾日,國美又因拖欠貨款,被供應商申請破產清算,深陷破產傳聞。
雖然針對該傳聞,國美表示,未收悉任何司法機關作出的有關其公司被申請破產的法律文書或問詢談話。
但是,國美業內口碑嚴重下滑已成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多少供貨商愿意為國美提供貨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也就是說,國美既沒有貨,又沒有流量,還沒有口碑,直播帶貨很難發展起來。
目前看來,國美的自救行動浮于表面,暫未深入內里,但至少,國美還沒有放棄,依舊在積極自救當中。至于結果到底怎么樣,或許很快就會見分曉了。
作者 | 潘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