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昨日晚間,韻達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關于近期網絡傳言的澄清公告”。韻達表示,網傳2000多個網點關閉為不實內容。至于“客服不受理”、“營收不盈利”、“公司要倒閉”等等近期網絡傳言,皆為不實之詞,是個別網絡賬號故意抹黑。
據悉,近期有大量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反映,自2023年1月起韻達即出現了派件異常,春節后這一情況非但未緩解,反而持續加劇。其中有用戶表示,韻達快件已經到達一個月,遲遲不派件,電話也打不通,投訴無果;還有用戶發消息稱,韻達最近的快件不是丟件,就是沒物流信息,還有不發件的。
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酵,韻達速遞發布聲明,春節后網點快件與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個別網點出現短期人手不足,造成所在區域派件出現延遲。最近已采取積極措施,截至目前,這些網點積壓的快件絕大多數已得到及時清理,近日將全部清 理完畢,對未能及時收到快件的客戶表示真誠道歉。
同時,韻達還強調稱,網傳2000多個網點關閉為不實內容。并表示據最新統計,韻達一級網點比去年同期新增了100多個,攬派末端新增了1萬多個,韻達網絡快遞服務從縣級全面覆蓋向鄉鎮地區不斷延伸。
不過,有相關記者根據韻達客戶發帖的數據統計,韻達派件異常涉及的區域包括浙江、江蘇、廣東、陜西、山東、河北、安徽、甘肅和上海等多個省份。
而且,根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稱,梳理韻達等多家公司去年的業績報告發現,頭部快遞企業中,只有韻達的網點數量出現下降。韻達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韻達快遞服務網點數量為32274個,而2022年半年報中這一數字為29844個,僅半年就減少了2000多個。因此,從數據上來看,關于網友的質疑和吐槽,其實并非子虛烏有。
但是,基于目前國內快遞行業正處于競爭激烈的大環境,各大頭部快遞巨頭基本都面臨“糾紛多”的相關問題,比如用戶所寄的物品無法提供價值證明,并且沒有辦理保價手續,導致后期發生用戶所寄物品損壞而產生的的價格索賠糾紛。以及年前因人力派送緊張,各大快遞站點大都出現了因人力緊張,造成快遞派送遲緩等。
所以,由此來看韻達快遞也情有可原。不過,國內快遞企業在經歷了此前快速擴張、價格戰等階段之后,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服務比價格更加重要。那么,再回顧韻達快遞“倒閉”傳聞,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用戶關心的除了派送速度之外,更重要的難道不是平臺和企業的服務態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