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征探君
黃光裕回歸兩年后,國美系似乎進入了更加艱難的處境。從被申請破產,到股份被凍結、持股被強平,到拖欠員工工資,國美能否走出泥潭?
【資料圖】
今年2月9日,國美零售(00493.HK)在港交所公告,2月7日,附屬公司國美電器收到法院所頒布的《民事裁定書》,駁回呈請理由如下:申請人未能提供任何有效的法律文書以確立國美電器與申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以及國美電器是否應就各供應鏈公司欠付申請人的指稱款項負上法律責任仍存在爭議。
此前,國美零售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國美電器近日收到法院破產清算申請,申請人主張追討貨款470.6萬元,但這些債權債務并未有生效法律文書予以確認。
據天眼查顯示,僅國美電器就被執行了4.32億元;同時國美控股持有的上市公司中關村(000931.SZ)股份也被強平了1.03億元。
根據中關村公告,黃光裕已經失去了國美零售控股權。黃光裕能帶領國美系“東山再起”嗎?
01
一邊減持一邊“放貸”
2月3日,中關村發布公告稱,黃光裕對其股東國美電器的母公司國美零售持股僅有10.79%,并稱國美零售已無實際控制人,黃光裕對國美電器不再構成間接控制關系。
中關村在公告里表示,國美控股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中信證券強制平倉,被動減持數量為1562.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07%,被動減持總金額為1.03億元,減持獲得資金全部用于歸還國美控股在中信證券的融資。
而后在關注函回復中,中關村表示,國美零售董事會成員及其全資附屬公司國美電器執行董事均未發生變化,國美零售執行董事黃秀虹為黃光裕胞妹;黃光裕仍是國美零售第一大股東,根據安排在未來12個月內,黃光裕持有國美零售比例有可能提升至20%以上;黃光裕是國美控股實控人。所以中關村判斷國美控股與國美電器仍為一致行動人,黃光裕仍為中關村實控人。
按照中關村的說法,黃光裕“失去”國美零售控股權只是暫時的。
國美零售出現實控人“空窗期”與黃光裕、杜鵑夫婦的持續減持不無關系。從2021年9月27日開始,黃光裕、杜鵑夫婦持續減持國美零售股票,截至2023年1月11日,其持股比例已經從62%下降到10.79%。
黃光裕、杜鵑夫婦減持所得款項很大一部分又無償借給了上市公司使用,從而形成對國美零售的債權。2022年12月8日、12月14日、12月22日、12月30日以及2023年1月6日,黃光裕向國美零售提供免息、無抵押貸款,金額共計7.8億港元。
債轉股也成為了國美零售償還債務的一種方式。今年初,國美零售通過債轉股的方式償還了一筆廣告費。國美零售結欠寰亞國際未付廣告費4.16億元,公司以0.1023港元/股的價格向寰亞國際發行了合計40.63億股新股份,債務資本化完成后寰亞國際持股比例升至10.21%,與黃光裕的持股比例十分接近。
為了提升持股比例,黃光裕仍在力推債務資本化議案。據國美零售公告,黃光裕最新的一筆債務資本化議案是將名下Shinning Crown和國美管理借給國美零售的共7.8億港元貸款,以及國美零售欠國美管理的1.1927億元人民幣供應商結款,認購為國美零售新發行的股份。
但由于涉及關聯交易,該議案還需等待董事會的通過,以及聯交所上市委員會的批準。如果達成,黃光裕在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將回升至25.66%,同時寰亞國際的持股比例將降至8.51%。如果未能在3月31日前達成,則議案將失效或終結。
02
黃光裕難救國美?
國美的興盛與時代發展緊密關聯。在國美成立初期,黃光裕踩中了電器銷售由國營主導向代理模式轉向的風口,主打薄利多銷和直供模式,國美乘勢崛起。
在國美電器借殼上市后,黃光裕吞并了多家區域性家電銷售商,建立起了更加強大的銷售網絡,成為電器零售的龍頭之一,更是三度成為胡潤百富榜首富。
在2008年入獄后,黃光裕依舊通過書信的方式遙控著國美的經營。但在這期間,家電零售已經變了天地,淘寶、京東、拼多多為首的電商平臺崛起,再一次沖擊了家電零售模式,家電品牌們也紛紛做起了自己的線上渠道。
2017年,國美的上市主體由“國美電器”更名為“國美零售”,標志著國美由單一電器零售向全品類商品零售業務的拓展。出獄后,黃光裕提出“要用18個月讓國美重新回到原來的市場地位”。
在黃光裕的帶領下,國美零售加速向全品類商品零售業務的轉型,打造線上“真快樂”、線下“國美家”、供應鏈開放平臺“共享共建”、家居平臺“打扮家”、物流配送平臺安迅物流以及酒類供應鏈“國美窖藏”六大平臺。
然而,黃光裕的豪言壯語未能如期兌現。過去一年里,王俊洲、張德炬、王巍等核心高管陸續出走,更為國美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黃光裕許諾了新的“三年之約”,在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并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為了盡快讓國美零售走出泥潭,黃光裕開始減負。去年以來,國美零售采取了剝離非關聯或虧損業務、裁員、縮減門店等措施。有媒體報道,國美“真快樂”公司僅去年4月至8月就開啟了三波裁員。財報顯示,國美零售在2022年上半年關閉門店562家,新開門店192家,凈減少門店370家。
盡管如此,國美零售的虧損不斷擴大,預計2022年全年歸屬于母公司擁有者應占經營虧損將比2021年同期擴大35%至65%之間。
在債務上,國美零售也壓力山大。截至2022年6月30日,國美零售總負債規模達到585.67億元。其中約247.75億元是計息借款,公司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24.09億元。
國美的路,似乎越走越難。
03
押注直播帶貨
去年11月,國美宣布將以直播帶貨為重心,將在全國門店陸續啟動直播模式,全面往直播電商方向轉型。為了造勢,國美還開展了多次大型直播活動,比如“雙12”期間,國美與美的、海爾等家電品牌聯合直播帶貨。
今年1月,國美線上電商平臺“真快樂”改名“國美”,品牌色也回歸國美的紅色,標志著國美正式回歸家電零售主業,新版APP也有了新的定義——電器潮人的選擇。有媒體報道,“新版APP將全面聚焦家電主業,以專業、低價、娛樂、分享、服務為特色,為不同年齡群體提供最新最潮的家電產品和服務體驗”。
為了盡快提升流量,國美APP推出了分享商品和賣貨賺傭金雙重功能,主打推行私域分銷制度——全民推手,鼓勵國民內部員工及社會人員帶貨,賺取傭金。
去年底,國美電器董事長黃秀虹首次走進直播間,親自露面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了國美重要一戰。
今年1月,黃秀虹發布講話稱,2023年,國美首先將在幾個重點方向上理清,包括把線下門店繼續做好,同時也要賦予門店新的含義。其次,國美布局將是線上線下并重,各占50%。第三,直播將是未來推動公司發展的重要發力方向。未來國美將打造電器類垂直類電商平臺,并以直播、短視頻、元宇宙等新業態和技術為發力點,帶動新的利潤增長。國美APP的新功能將于上半年陸續上線。國美電器今年將加強銷售考核、直播轉化。
顯然,直播帶貨成為了國美在零售領域東山再起的押注點。國美的數千家門店以及多年的供應鏈體系,是國美進行門店直播的底氣,但國美的轉型直播面臨著很多難題。
家電品牌可以借助抖音、快手等大平臺進行直播帶貨,而國美作為家電零售渠道商,目前的主陣地只有自身孵化的國美APP和小程序。
國美APP的用戶基數遠低于快手、抖音等,也沒有培育出具有號召力的大主播,僅靠國美自身的直播平臺,很難向新的零售方式轉型。一方面要與其他平臺競爭,一方面又要面對家電大件、低頻的消費習慣,直播帶貨對國美帶來的幫助可能沒有想象中大。
國美能夠靠直播帶貨翻身嗎?
作者?| 陳香羽
來源?|?征探財經(ID:teccj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