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未來朝著量產又邁進了一步?
(相關資料圖)
北京時間3月1日,新京報記者自法拉第未來獲悉,法拉第未來股東批準了增加A類普通股的授權股數到16.9億股的提案,以及允許根據公司與一家名為“Yorkville?Advisors”的關聯公司之間的股權信貸額度發行股份的提案,可發行超過公司A類和B類普通股19.99%的股份。
接近法拉第未來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法拉第未來股東的批準,意味著法拉第有可能得到1.35億美元融資。法拉第未來此前表示,如果融資到位,汽車將如約量產,這也是支持法拉第未來實現長期戰略目標的關鍵一步。
法拉第未來上述提案在特別股東大會時投票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立即得到反應。盤后股價大漲,每股股價大漲7.6%。
隨著新車量產不斷邁進,市場對售價也有著諸多傳聞。對標法拉利與邁巴赫的法拉第未來被傳國內售價超過200萬元。3月1日,法拉第未來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定價尚未正式公布,不方便就售價接受采訪。不過在2019年時任法拉第未來CEO畢福康表示,新車售價或將超過140萬元。
宣稱即將籌集到所有必要資金
對于公司有望落實融資,法拉第未來全球CEO陳雪峰顯得頗為高興。
"法拉第未來想要感謝所有法拉第未來股東,投票支持通過這些關鍵提案,這是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一個重要步驟",陳雪峰表示,"投票結果表明了法拉第未來股東對公司新的頂層治理結構、新董事會和新管理層的最大認可。我堅信法拉第未來的全球團隊以及我們卓越的產品和技術能夠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成功。"
法拉第未來表示,上述提案現已得到公司股東的批準,有助于支持法拉第未來 91 Futurist 的開始生產和交付及公司其他戰略目標的實現。這也有助于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并有助于達成本輪融資的重要里程碑。
2月14日,法拉第未來(FF)舉辦FFIE全球投資人溝通與特別股東大會投票網絡會議。此次大會上,陳雪峰宣布,法拉第未來最近宣布簽署了1.35億美元可轉換擔保票據融資承諾的最終協議。
2月9日,法拉第未來宣布,收到融資承諾中第一筆5000萬美元的全額首付款。據公司表示,在某些特定條件滿足的情況下,該公司預計在2月17日前收到剩余的2500萬美元。
但是上述數據在此次會議中再度更新。陳雪峰表示,公司已經收到了6000萬美元(扣除現有融資500萬美元后還余下5500萬美元),此外,在滿足某些條件的情況下,公司在2月底還會收到2900萬美元(扣除現有融資400萬美元后還余下2500萬美元)。
此外,1.35億美元融資承諾中,還余下5500萬美元會在滿足某些條件后到賬。陳雪峰此前就表示,一旦部分融資承諾被如期執行,法拉第未來預計將為FF 91 開始生產籌集到所有必要資金。
此外,為了給公司增加一些靈活性,法拉第未來簽訂了一份可以通過發行股份籌集最高3.5億美元的股權信用額度協議。
記者了解到,法拉第未來計劃在提交年度報告10-K表格后舉行一次財報電話會議,并在不久之后舉行年度股東會議。其間,公司計劃提供有關公司進展的更多信息。
法拉第未來的目標是在投資人資金如期到位后,于2023年3月30日在位于加州漢福德的法拉第未來工廠開始生產旗艦電動車產品法拉第未來 91 Futurist。
按照預定計劃,在投資人資金如期到位后,法拉第未來工廠制造的首批車輛將于4月初下線,并于4月底前向首批用戶交付。
在不久之前的2月13日,賈躍亭通過微博對未來車主喊話稱,首輛最新的FF 91準量產車運抵上海,將進行本地化測試驗證,這是FF中美雙主場、雙基因戰略重要一步,也是FF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正式開端。
據了解,法拉第未來的量產一共有7個里程碑,他們已經完成了前6個。
2022年2月,公司稱首輛FF 91準量產車打造完成,這標志著FF的第四個生產制造里程碑——批量制造用于最終工程驗證和認證的FF 91預量產車(即準量產車)順利達成。FF將按計劃于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FF 91的量產工作("SOP")。
遲到多年,優勢不再
即將在4月到來的是一款豪車。
記者注意到,法拉第未來將新車定位為“下一代極智科技奢華的智能互聯網電動車”,法拉第未來 91 Futurist對標法拉利、邁巴赫、勞斯萊斯和賓利,新車擁有1050匹馬力,EPA認證續航里程381英里,0-60英里(百公里)加速為2.27秒。
實際上,賈躍亭今年2月21日也在微博上表示,要把品牌打造成為“智能電車時代下的‘法拉利+邁巴赫’。”
作為一款主打豪華純電市場的車型,市場對法拉第未來的新車價格有諸多猜測。記者注意到,多則消息稱新車在美國售價在25萬美元至28萬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為170萬元至195萬之間,再結合稅費,預計新車在國內售價會超過200萬元。
3月1日,法拉第未來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定價尚未正式公布,不方便就售價接受采訪。
但法拉第未來需要面臨的顯著問題是,手持200萬購車至今的消費者有哪些理由選擇這款車 ?
早在2012年,特斯拉在主駕駛與副駕駛座位之間放了一塊17英寸的豎式中控屏,一時間掀起了智能汽車的大屏幕浪潮,當時頗為新潮,不少車主紛紛打卡拍照。
到了2019年11月,法拉第未來首次公布了FF 91的內飾,多達11塊屏幕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但是法拉第未來設置的中控屏幕為15.4英寸,儀表盤為11.6英寸的屏幕。此外,車的四個車門處分別有屏幕調整座椅位置,車內后視鏡也采用流媒體屏幕為10.1英寸。
法拉第未來最大的屏幕位于車頂和后排中央通道,其中車頂的屏幕達到27英寸,遠遠超過特斯拉的尺寸。
(法拉第未來官網的車輛內飾圖)
然而智能汽車從2019年發展至今,屏幕越配越多,越來越大。
例如福特EVOS就配備了27英寸觸控屏,是一款長度超過1米的貫穿式大屏幕。前不久上市的智己L7配備了三塊屏幕,其中主駕駛和副駕駛的兩塊屏幕不僅支持獨立升降,而且拼接起來可以成為一款尺寸達到39英寸的一體式屏幕。此外,中控臺下方還配備有12.8英寸曲面設計AMOLED超算中樞屏。
造車新勢力拜騰旗下的拜騰M-Byte也擁有大屏,甚至因為配備了一款48英寸的中控屏,被部分網友戲稱“把電視機裝進了汽車里”。
相比之下,法拉第未來在2019年引以為傲的屏幕優勢已經不再像此前那么凸顯。
例如法拉第未來的0-60英里(百公里)加速為2.27秒,但特斯拉Model S Plaid搭載了三臺電機,百公里加速可以達到2.1秒。
這或許也意味著,法拉第未來的配置本來具有優勢與獨特性,但延遲量產多年,行業已有不少車企以更低的售價、更高的具體配置超過了這款車。
盡管賈躍亭“下周回國”的承諾始終沒有兌現,但法拉第未來的回國計劃或許已經不遠了。就在2023年春節前后,法拉第未來發布了一幅春節海報,上面寫著“回家”字樣。
按照法拉第未來計劃推進的中美雙主場戰略,公司將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進行生產和銷售。但中國能拿得出上百萬購車的消費者還能接受法拉第未來嗎 ?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