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行上海閘北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境外電信詐騙,為客戶守住了錢袋子。
2月24日下午,客戶鄭先生前往農行上海閘北支行營業室辦理銀行卡開戶業務,并索要銀行swift code。在了解客戶辦卡用途時,客戶表示自己中了彩票,獎勵金額高達170萬美元,現在急需辦理一張銀行卡來收取對方匯款。巨額獎金、彩票等典型的詐騙關鍵詞引起了銀行工作人員的高度警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銀行客服經理安排其他同事繼續輔導客戶填寫業務單據,自己則向內勤行長報告了此事。為確保客戶賬戶和資金安全,該行第一時間報警,并與客戶溝通,進一步了解詳細信息,同時等待警方到來。
據了解,客戶于近日收到了全球彩票中心的郵件,通知其中了17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需要客戶提供個人銀行卡賬戶及swift code以便對方公司匯款。銀行工作人員隨即提示客戶這極有可能是一起電信詐騙,希望客戶務必提高警惕。
不多久,民警趕到網點現場了解情況,對客戶描述的中獎信息及該筆匯款業務也表示存疑,在核實客戶信息后,將其帶回派出所協助調查。
2月28日,農行上海閔行貴都路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假冒武警部隊”的電信詐騙。
2月28日下午兩點左右,農行上海閔行貴都路支行接待了一位神色慌張的客戶。客戶王先生表示著急轉賬,并向大堂經理黃瑛展示了一張電子轉賬回單截圖,該電子回單上顯示名為“上海市武警中隊財政科”的賬戶給王先生的農行賬戶轉款38500元,但備注顯示:“預計2至24小時內到賬”,這一點立刻引起了大堂經理黃瑛的警惕,便細問王先生事情原委。
原來王先生是附近一家面館的老板,近日有一位自稱是武警部隊的工作人員添加了王先生的微信,說是要在王先生這給部隊訂餐,但除了王先生這的餐食外,部隊還需要另外訂一批自熱火鍋。對方給了王先生一個所謂供貨商的微信號,請王先生幫忙聯系接洽。對于王先生來說,這是一筆大生意,而且附近的不少單位確實經常在他這訂餐,他猜測可能這筆生意是轉薦而來的,沒多想就添加了供貨商。供貨商起初表示無貨,后又說終于來貨了,表示貨源緊俏,催王先生趕緊付款。王先生立馬聯系部隊工作人員付款,對方便發了這樣一張電子轉賬回單,表示錢已經轉給王先生的農行賬戶了,但是最早要下午4點多才能到賬,讓王先生先幫忙先墊付一下錢款。此時,王先生雖心生疑竇,他從未碰到過這種要墊付的情況,但實在又不想損失這筆大單,舉棋不定之下,王先生還是決定到農行來匯款。
聽完王先生的描述,大堂經理更是判定這極有可能是一起電信詐騙,馬上將此事匯報內勤行長并撥打了報警電話。騙子就是利用微信偽裝身份并假冒匯款進行詐騙,大堂經理提醒王先生一切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騙風險,任何要求匯款的行為都要慎重,切勿掉進電信詐騙的圈套。王先生經過勸解篤定了內心的猜疑,放棄了匯款,避免了資金損失。民警到場了解情況后,表示當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套路繁多,市民應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3月5日,農行上海金山張堰支行成功阻截一起電信詐騙,為客戶成功挽回3000元資金損失。
當天上午10點30分,客戶吳先生來到農行上海金山張堰支行辦理匯款業務。網點見習人員張珂接待后,對其進行“四問一告知”安全提示,當問及匯款用途時,吳先生問道匯款后如對方未兌付承諾,匯款是否可以撤銷。客戶的話語引起了張珂的警覺,進一步了解得知,吳先生先前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個自稱是抖音運營培訓機構的微信賬號,對方聲稱自己可以提供“抖音直播帶貨培訓”課程,但需要客戶先繳納“學費”,2月28日,吳先生通過微信向對方轉賬2990元,但之后并未收到任何回復,為了能得到所謂的“培訓”,客戶打算來銀行再交3000元的“學費尾款”。
在了解詳細情況后,張珂意識到客戶可能遇到了電信詐騙,于是立馬向身邊經驗豐富的同事尋求幫助,了解原委后,工作人員判斷這大概率是一起電信詐騙,并立即撥打了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張堰派出所電話。等候民警趕來的間隙,網點工作人員繼續耐心勸說吳先生不要匯款,但此時客戶仍不相信自己被騙。不久民警趕到,核實了相關情況,并斷定吳先生這是遇到了一起典型的針對中老年群體的電信網絡詐騙,民警詳細向客戶分析了此類詐騙分子慣用的伎倆和手段,并對其進行了防范電信詐騙教育,客戶這才認識到自己遇到了網絡詐騙。
農行上海市分行在日常工作中持續加強員工培訓,不斷增強反詐知識和能力,做好市民“錢袋子”的守衛者,切實履行金融為民、金融惠民職責。
在堵截電信詐騙之外,農行上海市分行始終保持警惕,斷卡行動始終深入落實“斷卡行動”工作要求,在新開賬戶、解凍等交易中做好政策宣導、客戶身份識別和盡職調查,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切實堵住風險敞口。
2月28日,一名年輕男子來到農行上海自貿區東陸支行要求開立銀行卡,大堂工作人員按規定對其進行盡職調查。該男子自述在某科技公司工作,并主動提供了工作證明,要求開立一類卡并開通掌銀。大堂工作人員在審核開戶盡調資料時,發現男子手持的月收入1萬元、崗位為銷售的工作證明為模板打印,重要信息均由圓珠筆手寫,且年收入12萬元的大寫金額不規范。男子年僅21周歲,供職企業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卻自述租住在浦東,每天早上8點上班,通勤方面存在不合理。有所懷疑的大堂經理遂詢問男子公司具體運營情況,男子聲稱主要為公司銷售電子產品,但無法說出具體細節,而通過軟件查詢到的該公司經營范圍與男子所說差別較大。
大堂經理借收集材料名義將存疑的收入證明和身份證件復印留存報告內勤行長,內勤行長則安排客服經理引導男子到柜面查詢掛失、凍結和開卡情況。客服經理發現該男子雖無掛失、凍結和開卡情況,卻在銀行系統中存在客戶信息,建立時間為2月19日,地點為外省市某網點,而客戶收入證明開立時間為2月20日,時間上存在明顯不合理。大堂經理與客戶進一步交流,發現其剛來上海,他行賬戶因存在刷單行為已被凍結。內勤行長將此可疑情況通知相鄰網點,在與相鄰網點聯絡時發現,該網點在同一時間也有一名客戶要求開立一類賬戶,且就職于上述同一家公司,租住地也在附近。對于上述情況,東陸支行員工推測客戶有團伙作案的嫌疑。內勤行長與網點行長立刻啟動應急預案,向轄區派出所報案。等待民警到來期間,廳堂人員以需要核實開戶資料為由,安排男子在網點休息區等候,保安人員則在門口巡視,加強警戒,公安民警迅速到達網點將男子帶走協助調查。
3月3日中午,一名年輕男子攜帶勞動合同至農行上海嘉定唐行支行申請開立一類卡用于單位發工資,經大堂經理初審時發現該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與最后蓋章處的單位不一致,客戶神情緊張、支支吾吾,表示敲錯了,這一可疑表現立即引起了大堂人員的警覺,隨即報告內勤行長孫艷。
經內勤行長核實,發現多處疑點:勞動合同填寫的字跡潦草并有多處涂改,非正規人事所填寫,詢問客戶表示自己填寫;勞動合同蓋章處的企業非勞動合同封面上的用人單位,并且勞動合同一般應加蓋公司公章,該份勞動合同加蓋的為合同專用章,也無法人或授權人簽字;詢問客戶單位詳細地址,客戶表示是在奉賢,合同上都有填寫,讓網點自己查看,無法說出具體的單位信息;勞動合同上客戶填寫的通訊地址為嘉定小區,孫艷通過網上地圖搜索發現該小區位于松江區,對于為何不選擇就近網點辦理,客戶堅持表示由于居住在附近所以來唐行支行辦理銀行卡,但無法說出具體的居住地。隨后,網點通過企查查比對發現合同涉及兩家單位均為2023年2月新注冊企業。
網點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告知客戶耐心等待需后臺進行進一步核實信息后再為其辦理銀行卡,另一邊立即聯系屬地派出所請求協助查詢,沒過幾分鐘派出所民警到達網點,再次詢問該客戶居住地、工作單位和場所等信息,客戶均無法明確回復,并且表示從居住地到上班的地方只需要半個多小時,而實際情況起碼需一個小時,隨后民警把客戶帶回派出所作進一步核實。(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