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信息學奧賽_信息學競賽介紹篇,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片)
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簡介)
為了在正在中學學習的青少年中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為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供動力和新思路,為有才華的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并通過競賽和相關活動培養和選拔優秀的計算機人才,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托中國計算機聯合會舉辦全國青少年計算機編程競賽,即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
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代表了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更高水平,不同獎項的學生將獲得升學優惠政策。
信息學奧林匹克運動會時間表
I .全國各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
由中國計算機聯合會全國各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組織,是面向全國青少年的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和普及活動,旨在向正在中學學習的青少年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為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供動力和新思路;為有才華的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通過競賽和相關活動培養和選拔優秀的計算機人才。NOIP是由各省市特派員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組織的。全國統一大綱,統一試卷。
Http://www.noi.cn/,官方網站
比賽內容:
形式:聯賽采用全國統一試卷命題和評分標準,比賽時間統一。分為初賽和半賽兩個階段。
初試內容,少量計算機基礎知識;少量算法概念;大量偏數學的計算機問題;看了很多節目,在悠游資源網上填空;考試形式為筆試或機考。
復賽是編程比賽。參加過初賽并達到復賽標準的選手可以參加復賽。分組:分為普及組和提高組。集團一般接受中小學生和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報名;提高群體對中學生和中專生的接受度。
時間:
初賽:每年10月中旬的周六下午。
半決賽:每年11月中旬的周六和周日舉行。提高兩天小組半決賽,普及一天小組半決賽,同時參加。
獎項:普及組、推廣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加聯盟是參加NOI的必要條件。
關鍵信息:
滿足清北等高校自主招生對“學科專業”的要求。
提高省級一等獎:清華蔡穎班資格;明確北賽營資格;雙一流大學自主招生資格
提高省級二等獎:清北寒假學校;雙一流大學學科夏令營資格;有的高校有資格自主招生;省屬高校綜合評價資格
提高省級三等獎:雙一流大學夏令營資格;省屬高校綜合評價資格
二、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省隊選拔賽
(以北京隊為例)
為了選拔北京隊,參加CCFNOI,我們特別組織了北京隊選拔,包括:集訓,北京集訓隊畢業測試,北京隊選拔測試。
培訓:4月6日、4月7日、4月13日、4月14日
北京集訓隊結業考試:4月20日
北京隊選拔測試:4月21日
報名條件:NOIP改良組復賽成績在規定分數線以上的京籍選手可自愿報名。主辦方將根據主辦學校的合格機器數量和申請人的NOIP改進組復賽結果,從高到低錄取學生。最終錄取名單以公示結果為準。
選拔制度:北京隊球員的選拔是按照球員總成績從高到低的排名進行的。分數的計算方法:選手總成績=NOIP2018改進組半決賽成績的30%+北京集訓隊完成測試成績的30%+北京隊選拔測試成績的40%。(因為NOIP分數是600分,其余分數都是300分,所以計算時NOIP分數會是0.5,權重平衡)。如果多名選手總成績相同,則按照CCF《NOI省隊選拔規定》中的相關說明進行排序。
三。全國青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
簡介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NOI)是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中國省級代表隊更高水平的比賽。每年各省選拔5名A隊選手(其中一名為女選手)和數名B隊選手,另外還有C、D、E類選手(C類為對CCF有重大貢獻的個人或單位,D類為成績未達到省隊的優秀選手,各省分配名額,E類為成績達到省隊的初中選手)。中國計算機聯合會在計算機普及較好的城市組織競賽。A隊最終成績5分加,ABC的選手可以參加頒獎,而DE的選手不參加頒獎,只有成績證明。在這次比賽中,記錄個人得分和團體總分。
比賽內容:
學生組成:NOI選手都是省隊成員,由NOIP選拔。
比賽規則:NOI的比賽分為兩場,每場比賽持續5個小時。之一次和第二次試驗是由計算機編程設計的,兩次比賽之間應該有一天的間隔。另組織團體賽,即節目賽,其成績計入總分計算。成績前50名進入國家集訓隊。
時間:七月/八月
類型:非交互式計劃問題、交互式計劃問題和答案提交問題。
獎項:金、銀、銅
關鍵點:
國家金牌和國家集訓隊(50人):走清北。
全國金牌和部分銀牌位居前列:北大數學才藝班考試資格;清大簽約減分
全國銀牌銅牌:清北自主招生資格,復旦,上海交大等一流大學報名降分。
四。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冬令營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冬令營(簡稱冬令營)是中國計算機聯合會每年寒假期間開展的為期一周的培訓活動。在前一年NOI出生的國家集訓隊的50名成員中,有15人將成為中國國家隊的候選人。非國家集訓隊員也可以自愿參加,獲取比賽經驗。
比賽內容:
組成:NOI前年出生的國家集訓隊,50名隊員是正式隊員,其他都是非正式隊員。
時間:一月/二月
比賽規則:比賽分為兩個環節,每個環節5個小時,之一、第二環節由電腦編程設計。
活動內容:冬令營為期8天,有6個冬令營活動日。活動內容包括:講座、討論、國家集訓隊員交流、計算機實踐、CCF中小學計算機編程教學競賽、冬令營測試、社會活動等。
選擇方法:
強化訓練:4天,每天組織一次考試,標準分15分,總分60分;
作業:1次,10分
冬令營考試:1次,按標準分數30分。
總分100分以上,前15名的學生是中國國家隊的候選人。
獎項:正式選手不參與評獎,非正式選手和超額選手共同頒獎。分為金牌、銀牌和銅牌,獲獎人數和分數由CCF確定。
5.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國家隊選拔賽
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精英競賽(CTSC)
由中國計算機聯合會每年春天舉辦,從15名候選人中選出4名中國國家隊成員。非國家隊候選人也可以自愿參加,獲取比賽經驗。
比賽內容:
構成:中國國家隊15名候選人是正式隊員,其他隊員是非正式隊員。
時間:五月
競賽規則:
之一天和第二天將進行計算機考試,考試時間為5個小時。
比賽期間,參賽者必須回答三個問題。第三天是答辯面試環節。
選擇方法:
集中訓練:之前集中訓練的成績折算成25分。
冬令營考試:往屆冬令營成績20分。
考生命題互考:每3名選手5次,占5分。
作業:1次,10分
CTSC考試:兩次考試,每次按標準分值20分,共40分
一共100分以上。CTSC根友友資源網根據以上結果進行排名。前六名進入論文答辯和口試,從中選出四名國家隊隊員。
獎項:
前四名將代表中國參加IOI奧運會,其中10%為金牌,20%為銀牌,30%為銅牌。
不及物動詞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
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每年由不同的主辦國輪流舉辦。中國團隊4名成員由中國科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中國計算機聯合會帶領團隊到悠游資源網。
比賽內容:
學生:4名國家隊隊員。
時間:七月/八月/九月
比賽規則:兩天計算機編程解決算法問題。比賽采用C++作為編程語言。
獎項:金、銀、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