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產業服務聯盟優勢,加強成員單位凝聚力,“2023產業服務聯盟座談會”6月27日在江蘇南京舉行。來自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實體企業、軟件公司等企業代表針對如何進一步發揮聯盟作為“資源共享、信息暢通、合作共贏”平臺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并表示未來將在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奮發有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弘業期貨(001236)董事長周劍秋在會上表示,期貨及衍生品市場要在“推動全要素及商品流動,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服務實體企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開展‘保險+期貨’,服務鄉村振興”“形成國際定價權,護航經濟國際化發展”等方面精準發力,切實擔負起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代重任。
據了解,作為第三屆產業服務聯盟輪值理事長單位,弘業期貨在不斷加強期貨市場和產業經濟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持續開展以套期保值助力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以風險管理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以“保險+期貨”模式創新助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實體經濟。
(資料圖片)
目前,期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發展模式都已悄然改變。周劍秋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各類期貨經營機構更需要緊貼市場,提質增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集合行業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布局,以服務實體和國民經濟為己任,抓住新時代賦予的新機遇,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第三屆產業服務聯盟輪值理事長,周劍秋帶領弘業期貨在綠色金融方面持續創新,廣泛開展產業調研活動,大力推動期貨行業舉辦首屆“綠色金融服務實體·助力鄉村振興大會”,促進實體產業綠色轉型、服務鄉村振興。
“產業服務聯盟在第三屆理事長的帶領下,影響力、創新力不斷提升,未來仍將大有可為。” 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在會上表示,從產業需求來看,在各行各業"內卷"嚴重的背景下,上、中、下游的企業對于價格敏感度非常高,因此,企業對于利用期貨和衍生工具的需求是普遍性的。此外,在期貨業新法新規出臺后,期貨行業環境出現相應的積極變化。基于此,馬文勝認為,產業服務聯盟未來的發力點應在服務實體產業的基礎上,引導期貨經營機構從“拼價格、爭規模”邁向“增價值、得規模”階段,進一步提升期貨業服務實體產業的能力。
當前,國內外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越來越多實體企業開始關注和使用期貨市場工具,但國內機構尤其是產業主體中復合型人才無法與實體企業日益增長的風險管理需求相匹配。記者了解到,在這種情況下,產業服務聯盟從理論基礎和實踐運用兩方面發力,充分調動衍生品領域的專業資源,協助產業企業盡快“武裝”起來,使更多產業企業能夠逐漸建立起適合自身特點的現代化的風險管理體系和經營管理體系,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黃運成在會上表示,隨著市場對期貨認識的逐漸加深,期貨市場的規模不斷拓展,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有效提高了深度和廣度,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越來越獲得認可。未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空間仍然廣闊,其中,作為我國實體經濟“基本盤”的上市公司,對風險管理也有很大需求。
“后疫情時代,各產業均面臨一定挑戰。在供應鏈沖擊迎來改善的同時,需求并沒有同步改善,各產業企業面臨供求失衡的市場風險,對于期貨工具、衍生品市場的需求空前。當前也是期貨為產業企業服務迫切度最高的時期。” 上海求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智宏表示,基于此,產業服務聯盟將緊緊圍繞產業企業的關鍵問題做好相關服務。
此外,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產業服務聯盟新成立的兩個機構——產業服務聯盟研究院、產業服務聯盟調研部在服務產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體來看,據總編輯陳邦華介紹,一方面,以調研部為基礎,組織有深度的產業調研活動,為產業和機構之間提供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通道,并增強產業服務在各領域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通過研究院著力提升聯盟各會員單位的市場研究和品種研發能力,以研究能力促服務提升,以企業需求定研究重點,方便向實體企業提供更加適應其需求的定制化風險管理方案。
產業服務聯盟研究院院長顏樹萍介紹,未來研究院將繼續秉承“立足產業,服務產業”的宗旨,推動期貨及衍生品對實體經濟的服務,為實體企業提供衍生品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服務。“一方面,要了解企業在衍生品應用方面的難點、痛點,搭建起衍生品行業與實體企業之間的橋梁,協調期貨公司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投資咨詢服務。另一方面,實體企業在參與衍生品交易過程中往往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我們要協助產業企業做好衍生品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服務。”她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