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2000余字,需要6分鐘,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后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螞蟻集團被罰71.23億元!
螞蟻集團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已經推出了包括支付寶、花唄、余額寶在內的眾多金融產品。
【資料圖】
7月7日,證監會發布了一份文件,針對螞蟻集團過往年度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對其處以71.23億元的罰款。同時,要求螞蟻集團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并且補償消費者的利益。
消息一出,螞蟻迅速回應,表示完全接受。
當天收盤時,阿里在美股就漲超了5%!
從2020年的暫緩上市、要求整改開始,已經三年了,罰款才終于落地,而且沒有傳聞中的100億那么多。
比起“晴天霹靂”這一說法,罰款落地對于螞蟻集團而言更像是一顆“定心丸”,似乎預示著,長達三年的整改即將結束,已經初步達到監管的要求了,可能會在未來傳出重啟IPO的聲音。
螞蟻為什么被罰
在2020準備上市期間,螞蟻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且上市審核的速度非常快,10月就公布了上市發行方案。
然而,就在上市前三天,在剛剛公布了發行價和掛牌時間之后,上市就被叫停了。
那么螞蟻到底干了什么呢?其實就是運用次級貸的資產證券化業務來套利。
螞蟻先從銀行借貸,將貸款作為自己的本金,通過花唄將本金借給老百姓,然后把老百姓的“欠條”放入資本市場,包裝成理財產品,承諾一定比例的利息收益,從而實現債權證券化。
隨后,在資本市場就會有人認購這批“欠條”的利息收益,等于又有錢到了螞蟻的手上,再次作為本金,開啟循環。
根據消息,螞蟻曾經將30億的本金就這樣滾成了3000億,加了100倍的杠桿。
這樣空手套白狼的行為,一下子就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次貸危機爆發時,銀行手里尚且還握著借貸者的房產作為實物抵押,而螞蟻這可是信用貸,沒有抵押物的,這其中有多高的風險,不言而喻。
之所以螞蟻沒有玩崩,除了自身有本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依然處在上行通道,財富的增量會覆蓋掉一部分的風險。
除了產品本身存在問題之外,股東結構也是暫緩螞蟻上市的重要原因。
根據財新網公布的螞蟻的股權結構名單,不難發現,新加坡、馬來西亞國庫、加拿大,還有四大金融系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股權,而國內背景股份寥寥無幾,其中,社保基金持股只有2.94%。
可以預見,一旦螞蟻成功上市,大概率會出現一幫投機者,借著輿論瘋狂把股價炒的很高,然后再在高位套現,最后留給普通投資者的,可能只剩一地雞毛。
一系列面對螞蟻集團的監管政策,以及一腳急剎車,都說明了監管層對于螞蟻集團的重視。
而如今,在平衡多方利益之后,螞蟻可能要卷土重來了。
螞蟻整改之路
根據金融監管部門在2020年發布的文件,可以看到,螞蟻的違法行為包括7類。
分別是違反支付賬戶管理規定;違反了清算規定;違反了信息保護規定;違反了防范電信網絡犯罪有關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交易;違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規定。
簡單來說,整改方向包括了四個方面:第一,提升交易透明度;第二,根據法律規定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第三,保護個人數據隱私,合規合法地開展個人征信業務;第四,對違規貸款進行嚴格整改。
2021年,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金融部門先后三次約談了螞蟻集團。
直到去年,整改措施才愈發明晰。
今年1月,螞蟻集團的股權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馬云在螞蟻的投票權從53.46%下調為6.2%,這意味著,馬云已經不再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了。
同時規定,阿里巴巴或任何其他股東均不控制螞蟻集團,加強與阿里巴巴集團的隔離。
螞蟻IPO的特殊意義
螞蟻自2014年成立以來,累計發放貸款2.1萬億,而這其中大部分是信用貸。
之所以螞蟻能玩轉信用貸,是依托了“阿里巴巴”、“支付寶”等產品提供的大數據。
如果能得到一個人的消費習慣、資金流水、親緣關系等數據,就能對這個人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并且形成用戶畫像。
螞蟻就是利用了多年以來積累下來的海量數據,給每一個使用“支付寶”的人都畫一個像,通過用戶畫像,給每個人提供最易接受的理財產品或者理財規劃。既提高了成功率,也減少了風險。
同樣地,螞蟻也可以用收集的數據為每個小微企業畫像,通過獲得每個小微企業的資金流水、管理人員等數據,就可以對這個企業的價值進行分析和評估。
這是其他任何金融機構都難以做到的,而且極有利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這就是螞蟻這個IPO的意義所在,在迅速且大量地積累財富之后,如果能好好利用手里的工具,將一部分資金投入到高價值但是缺錢的小微企業中去,能極大地促進這些小微企業的發展。
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作者,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