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四季養生知識_春夏秋冬四季養生小常識 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四季養生知識_春夏秋冬四季養生小常識 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
四季養生知識(春夏秋冬四季養生常識)
中醫講究隨時養生,養生的首要法則就是順時養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規律。
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是歷代中醫總結出來的“治未病”的做法?!翱床》啦 ?,修行在此!
一、春季養肝
春季養肝一整年。所有前幾代的衛生學家都非常重視在春天保持你的肝臟健康。
“春過肝,天人相應?!睆奈逍衼砜?,四季之中,春屬木;人體五臟中,肝也屬木;所以要春氣養肝,肝才會旺,才能防病養生。
喝點菊花茶。
菊花能祛風、清熱、平肝、清肝、去火。用菊花和桑葚喝茶。桑葚具有養血柔肝、補腎潤肺的作用,能收到養肝潤肺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菊花會使肝臟失去營養,實際上會傷肝,所以最多喝一個月菊花茶。
側睡,養肝氣。
肝經位于人體的兩側。側臥時,無論是左側臥還是右側臥都可以滋養肝氣。
因為人側臥時,血液自然會進入肝經。"肝主血。"血液一進入肝經,人體就能安靜入睡,開始一天的造血功能。
吃點蒲公英吧。
肝火過旺,則有毒。可以吃點蒲公英,疏通肝經,去火消炎。喝茶可以治喉火等。也可以從悠游資源網取30g(干)蒲公英,浸泡,煎煮取汁,用100g梗米煮粥。
或者將鮮蒲公英莖葉(100g)洗凈,瀝干蘸醬,微苦可口,清香爽口。
二、夏季養心
夏天,天地之間的空氣使萬物繁盛,身體的新陳代謝也加快,出汗也多。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跋臍馀c心氣相通”“汗為心液”。所以這個時候養生的重點就是養心護心。
1喝三葉茶
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介紹,夏至養心,清暑。首先推薦夏至三葉茶,即荷葉、竹葉、薄荷葉。
夏天可以用三片葉子(每片3-5g)或其中任意一片(荷葉5-10g,竹葉5g,薄荷葉5g)泡茶,有非常好的清心降火、養心解暑的功效。
2粥里放點酸棗仁。
酸棗仁是寧心安神的好食品。在粥里放一些有助于維護心臟。從藥店買些酸棗仁,每次煮粥加二三十克。對于睡眠不好的人,也可以放一些蓮子一起清心安神。
3安靜地坐著,理清思緒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心屬陽,靜屬陰。在陰陽平衡的基礎上,養生需要寧靜制動,用寧靜、友誼和資源 *** 滋養心靈。
每天睡前 *** 一會兒,保持頭頸直立,盡量緩慢地用腹部深呼吸。在調整呼吸的同時,要積極配合對美好事物的想象,放下一天中所有的煩惱。堅持可以起到養心的作用。
三、秋季養肺
屬于秋金,主肺,所以秋天適合養肺。肺主正氣,可以實現水和液體的代謝。然而,在秋季,干燥的氣候和氣體的交換容易影響肺的功能。尤其是秋季,天氣越來越冷,肺部脆弱,肺部疾病高發,養肺尤為重要。
1多吃白的
中醫認為食物的顏色與五臟有關,白色食物入肺。正是因為白色食物有補肺的作用,所以秋季宜多選擇白色食物。
白色食物,如菜花、白菜、白蘿卜、蓮藕、蓮子、冬瓜、白蘑菇、白蕓豆、豆腐、白芝麻、百合、白芍、山藥、銀耳、牛奶等。,秋季食用,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③。
拍拍手。
這種保健方法簡單易行,非常適合沒有時間的“懶人”。經常 *** 雙手,對身體有好處,尤其對養肺有好處。
張開雙手十指,手掌拍100下。以手心微微發紅發熱為宜,拍照后搓搓手。
3喝水進呼吸道。
經常喝水對肺有好處。秋冬季每天要比其他季節多喝至少500毫升的水,以保持肺部和呼吸道的正常濕度。也可以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在杯口處吸入,每次10分鐘,每天2 ~ 3次,直接將水“攝入”呼吸道。
第四,冬季滋腎
人們都知道“冬天進補,春天打虎”。
冬季是一個“閉藏”的季節,腎主藏。也就是說,冬季進補是以腎為中心的。適當的補腎養腎,腎精會更飽滿,來年身體會更好,病會少一些。這也是中醫防病的思想。
1只睡眠足
睡眠是腎臟保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良好的“午夜睡眠”。
中醫指的是“午夜睡眠”,即午夜(晚上11點至凌晨1點)和中午(晚上11點至下午1點)是補腎最需要的睡眠時段。
中午12點左右,室外陽光最充足。此時午睡可以養腎中之陽;夜里12點左右,外面的殷琦最充足,睡眠可以滋養腎中的殷琦。
2揉揉耳朵
中醫認為“腎始于耳”,腎與耳形成陰陽。要補腎,緩解疲勞,可以試試揉耳朵。
雙手捂住耳朵,自下而上包好,轉回來。揉耳朵的時候,一定要慢慢轉,用力轉。三十圈左右,你會發現疲勞感瞬間消失。
吃點栗子。
板栗有益氣健脾、補腎強筋的功效。
中青年人適合吃一些能補血強腎的栗子粥。將10個栗子和適量大米一起煮成粥,或者將栗子風干磨碎,然后在喝粥時加入④(這相當于生栗子)。
關鍵詞: 春夏秋冬